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哈喽,这里是Clip设计夹,今天分享的是「设计改版指南」。
现在很多品牌和产品都热衷于升级设计,初衷大多是想让品牌与时俱进、让产品更好用。但实际情况呢?不管是小米花200万升级logo,还是大厂APP改版升级,用户们总会有各种评论——翻翻社交媒体或应用商店,满屏都是“新设计丑爆了”“还不如老版” 之类的吐槽。
其实从品牌LOGO到产品APP设计,只要一改动,大家第一反应往往是持怀疑态度。哪怕团队前期把设计规划做得再周密,用户该不喜欢还是不喜欢。那这是什么原因呢,咱们一起聊聊~
01 用户为什么抵触改版?
抵触改版的核心原因主要有三个维度,咱们一个个介绍。
① 从心理学角度看
人们天生偏爱熟悉的安全感。在熟悉环境中,已知的规则和模式能降低决策压力,带来可控感。
熟悉度偏差
简单说就是“再好用的新东西,也不如熟悉的旧东西”。这是大脑的一种“偷懒”习惯——处理熟悉的事不用费太多劲,所以我们会默认熟悉的选择更安全、更舒服。尤其面对变化时,这种偏差会更明显,让人忍不住依赖原来的使用逻辑和界面布局。
禀赋效应
这本来是经济学概念,放到产品里也特别贴切——人会觉得自己拥有的东西更值钱。对用户来说,常用的APP产品早就不只是工具了,更像自己的电子资产。一旦重新设计,用户心里会有种“丢了东西”的失落感,自然会抵触。
② 从行为角度看
改变设计=打破习惯。用户体验专家雅各布·尼尔森说过一句话:人们不想花时间学习,只想花时间做事。这句话精准点出了用户对设计变更的不满——改设计本质上是让用户“打破旧习惯、学习新规则”,而这两件事都很难办。
常用的APP用久了,用户基本不用动脑就能操作,比如“点底部按钮进首页”“左滑删消息”。但设计一改,比如底部按钮挪到顶部、主屏幕能直接用的功能藏进了汉堡菜单,用户就得重新寻找和记住这个操作,让原本简单的操作变成了刻意寻找,增加使用麻烦。
用户不想学新设计新事物,可能并不是懒,而是背后有三个行为逻辑在“拖后腿”:
自我决定理论:人在能自己掌控的事上,才更有动力。比如熟悉的UI界面,用户可以随意操作,完全自主;但新界面会把这种掌控感夺走,用户得跟着新规则走,失去了对APP的控制自然没动力学习新设计。
动机理论:人都偏爱即时回报。重新设计可能长期来看更好用,但短期得花时间去学、花精力取适应,这就是短期的损失。对比之下,当下的麻烦远比未来的好处更突出,所以用户自然会有抵触情绪。
避免失败倾向:谁都不想在使用APP时总是出现错误无法完成操作。用新的APP界面时,用户总会担心原来一眼找到的功能现在找不到了、按错了怎么办,所以宁愿使用熟悉的旧版本,也不想升级新版本。
③ 从商业角度看
先看看苹果iOS 26的更新介绍:新面貌、全新设计、全新设计元素、图标大焕新…宣传里都是“全新”“个性”这类词——其实很多品牌重新设计,核心目的是吸引新用户。
对企业来说要赚钱就得拉新,所以会用“亮眼的新功能”“颠覆性设计”吸引新用户。新用户本来就是第一次用,不用适应旧版本,反而觉得新鲜;但老用户不一样,得花时间重新学、重新适应,相当于多了一道使用门槛。所以老用户会吐槽“改得乱七八糟”,甚至要求回退到旧版本,本质上是和品牌的“拉新目标”冲突了。
02 五个步骤步做好设计改版
重新设计不是简单的改一改图标风格、调调按钮位置,而是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落地,每一步都得考虑用户感受。
步骤①:先想清楚改版原因
在决定重新设计前得先明确:你的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重新设计要实现什么目标?
比如苹果的设计不管怎么更新,始终围绕“创新”“易用”“细节控”这几个核心——iOS 的大版本更新,哪怕界面变了,用户也会觉得“这很苹果”,因为它没偏离品牌的核心体验。
所以第一步不是怎么改,而是为什么改,确保设计改版和品牌价值、用户的核心需求对齐。
步骤②:从用户研究开始
减少抵触的关键是基于这些反馈做设计,既能解决老问题,又能让用户觉得我的意见被官方采纳了,加深参与感和荣誉感。
比如京东APP的15.0大改版,采用逐步放量来进行改版,京东内部一直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具体改哪儿、怎么改,都必须站在用户视角。
根据内部小伙伴透露: 京东APP改版从1%对外开放时就启动了用户建议收集,会快速根据用户的建议反馈、以及数据表现进行调整迭代。这期间,很多用户给出很有价值的建议或反馈。从升级改版效果上看,多数用户在新版App上都比之前停留更长时间了,较好提升了用户体验。
步骤③:考虑功能使用频率
不是所有设计都能随便改,需要考虑这个功能或界面“用户用得多不多、重要不重要”。
比如Spotify之前在底部导航栏加了个“AI创建播放列表”的按钮,看似是个小改动却引来一堆吐槽。因为底部导航是用户每天点几十次的核心区域,早就形成了肌肉记忆,突然加个按钮,用户很容易点错,还得重新适应布局。
所以设计改版前要先考虑:这个功能用户每天用几次?是不是核心操作?用得越频繁、越核心,改动时越要谨慎。使用频率越高,重新设计时收到的负面反馈可能性就越大。
步骤④:改版也要保留“熟悉感”
重新设计不代表要“一刀切”,把原有的设计全部推翻,而是保留一些熟悉的元素帮用户快速适应。
比如推特改名“X”后,虽然图标从蓝鸟变成了X,主色调也成了黑白色,但发布按钮还是沿用了原来的蓝色,核心的界面布局也没大改。老用户打开APP不会觉得完全陌生,能更快接受X这个新品牌。
除非是彻底换赛道的大改版,否则尽量保留用户熟悉的识别点,比如常用按钮的颜色、核心功能的入口位置,减少陌生感的冲击。
步骤⑤:给用户选择权
用户抵触新设计很多时候是因为没得选。如果能让用户自己决定用旧版还是新版,抵触改版的情绪就会少很多。
像支付宝个人中心的改版,首次进入新页面会有一个“页面布局全新升级”的提示,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开始体验”或者“稍后体验”。在新版页面的右上角仍保留“返回旧版”的入口,方便用户返回旧版熟悉的页面中。这样一来,愿意尝鲜的用户就可以体验新设计,哪怕暂时不用新版,也不会抵触更新,毕竟选择权一直在用户手里。
03 改版后用户不喜欢怎么办?
不是所有的重新设计都能一次成功,改完后用户吐槽也很正常。关键是先判断吐槽主要集中哪些方面,再针对性解决。
① 如果吐槽集中在界面很陌生
用户刚接触新设计,原来的使用习惯被打破,自然会觉得麻烦。但只要设计本身没问题,随着时间推移,用户慢慢养成新习惯,这种吐槽会越来越少。这时候不用急着改回去,给用户一点适应时间就行。
② 如果吐槽集中在某个特定功能
这类问题不会随着时间消失,反而用户用多了吐槽会越多。这时候要赶紧收集反馈,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比如把藏得太深的功能挪出来或者恢复常用的操作路径,别让一个小缺陷毁了整个改版效果。
最后
不能指望通过一次改版把所有的旧问题解决掉。设计改版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就像很多大厂APP会搞A/B测试,快速试错后再优化调整。所以说改版完成不是结束,而是根据用户反馈持续优化的开始!
慢慢来比较快,如觉得有帮助,
请点个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谢谢!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微信公众号:Clip设计夹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