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哈喽,这里是Clip设计夹,今天分享的是「加快做决策的设计技巧」。
在产品设计的常规逻辑里,“延长用户使用时间”往往是核心目标之一。从算法推荐到趣味互动,大部分设计都在努力让用户多停留。但设计的本质是服务需求,而需求从来不是单一的:对于内容类产品,“久留”是价值;但对于像打车、点外卖、订酒店票务等服务,“快速决策”才是用户的核心痛点。
今天就来聊聊如何通过设计帮用户快速决策,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01 加速决策的五种元素
心理学里有“快思考”和“慢思考”的概念:快思考靠直觉和本能反应,做出的判断偏情绪化;慢思考则是逻辑分析,决策会更谨慎、更深思熟虑。赶时间的用户大多靠快思考做决定,下面这五种元素能帮他们加速决策:
紧迫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决定
最小化选择:能用最少的操作或最简单的输入完成事情
缩短路径:简化操作路径,方便用户及时看到需要处理的内容
即时反馈:对用户的操作给出准确及时的响应
信息简洁:仅在该出现的位置展示必要的信息
这五个元素的核心都是“降低认知负荷”,也就是减少用户需要动脑处理的信息量。毕竟认知负荷越低,决策越快;要是信息太多导致 “认知超载”,理解起来费劲,决策速度自然就慢了。 接下来咱们看看这些元素的实际应用案例,搞懂怎么进行落地设计。
02 加速决策的5个设计原则
① 增加紧迫感
“错失恐惧”(FOMO,Fear of Missing Out) 表示怕被落下、被排除在外的感觉,商业里常用这招制造稀缺感,让用户觉得“不选就亏了”。 大家可能都经历过订机票或酒店时,页面上弹出“立即预订,不然价格要涨/马上售罄”的提示。这就是在强化紧迫感,用稀缺性鼓励用户快点下单。
设计方向↓
1.1 数量提示
比如预定酒店时,在酒店卡片上展示“直降xx元”、“低价房仅剩1间”等提示说明,营造低价房马上就没的紧张感。类似的还有特价商品“仅剩x份”,目标小区的房源“仅剩x套”都是利用数量不断减少的提示,从而引导用户快速下单。
1.2 倒计时提示
倒计时用来提醒用户在限定时间内作出决定,常用在限时秒杀、限时抢购、优惠马上截止等强调时间性的活动中,营造出时间有限、优惠即将结束的紧张感。
② 使用默认选项和一键操作
根据希克·海曼定律,选项越多,用户越难下决定。所以与其给出所有选项,不如聚焦用户真正需要的,效果反而更好。
设计方向↓
2.1 提供默认选项
把对用户最重要、最实用的选项设为默认。比如打开视频APP,首页会展示上次没看完的电视剧看到了第几集,引导用户继续观看。听播客的过程中如果退出了再进入播客,页面上提示上次播放的位置,用户可以选择是否自动续播还是重新播放,再给用户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保留了自出选择的权力。还有在提交商品订单时,默认勾选优惠券抵扣、积分抵扣等优惠选项,方便用户快速提交订单。
2.2 一键完成操作
能让用户只需要点击一下就完成任务。比如输入密码时从密码库中一键选择保存好的密码,省去了输入密码和忘记密码再找回的麻烦;输入手机验证码时,验证码会在键盘上悬浮展示,点击一下即可完成输入,提高操作效率。
除了上面两个场景外,支付时的自动跳转也很典型——点击“立即支付”自动打开支付软件,接着用Face ID或者输入支付密码验证就能付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必要的交互,特别方便。
③ 缩短操作路径
快速导航就是用户不需要费力,一看就能理解、随手就能操作的界面。把操作路径缩到最短,用户就能用最少的操作找到需要的信息。
设计方向↓
3.1 简单快捷的手势操作
通过用户熟悉的的手势操作来找信息、做决定。比如职位详情页左右滑动就能查看不同的职位详情,省去了返回职位列表、滑动列表、再点击列表看详情等一系列的操作。交友软件的滑动交互也非常经典,用户轻轻一滑就能匹配好友,不需要浏览复杂的个人资料。
3.2 输入内容自动补全/搜索发现
在搜索内容的时候提供搜索建议,比如输入地址时为用户提供更精确的地址建议,或者在输入网址链接时,根据历史搜索记录自动补全链接;还有根据搜索记录自动推荐一些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都是提高操作效率的好方式。
④ 实时反馈
用户操作后能马上得到反馈的界面,也能加快决策速度。
设计方向↓
4.1 提供加载动画、完成图标、震动反馈等多种反馈
比如苹果的Face ID功能,验证时不仅会震动,还有验证前、中、后的动画效果,最后还会显示成功或失败的图标。
4.2 实时反馈操作结果
在Nike的注册界面中,会把密码的四个要求展示到页面上,用户每满足一个要求就会自动在要求上打一个对钩,真正做到实时反馈;网络慢的时候,用骨架屏的方式进行界面预加载提示,这些设计能让用户立刻知道操作有没有成功,从而快速做出决定。
⑤ 信息整理&分步呈现
设计方向↓
5.1 信息可视化设计
·突出重要信息,把同类信息放在相同的布局里。
·用直观的“图标+文字”组合辅助理解。
·只显示关键信息,并使用“查看更多”来减少附加信息。
不必要的元素越多,用户越容易漏掉重要信息,还会产生决策疲劳。例如在滴滴的打车界面中,只展示用户最关心的车费和预计到达时间,方便即时对比;通过图标+文字的排列组合,在选项较多的情况下,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对于内容比较多的筛选条件,可以考虑优先展示最常用的选项,将不常用的选项收起来。
5.2 分步操作
如果需要呈现的内容比较多,还可以考虑采用分步的形式,让用户一步一步来,而不是一次填完所有信息。分步操作能大幅度减少用户每次需要处理的内容,缩短页面停留时间。
比如选购汽车时需要选择很多的配置,就可以采用分步操作一页只做一件事 (One Thing per Page),每次只显示一个操作项,把选配置这个复杂的流程变得简单易操作。
最后
对于匆忙的用户来说,用户体验应该超越简单的界面,成为一个有助于快速做决定的场景。设计时一定要帮用户用最少精力、最短时间做出最佳选择。尤其是需要即时反馈、信息清晰的场景,体验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满意度。
慢慢来比较快,如觉得有帮助,请点个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谢谢!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微信公众号:Clip设计夹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