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题图来自USERTESTING
美国当地时间17号,在线研究平台Usertesting完成上市,股票代码直接使用了“用户”一文的英文——USER。在起名字这件事情上,纽交所一直比较任性和人性,今年6月份客户体验管理平台Springklr在纽交所上市时,也直接使用了客户体验管理的通用缩写——“CXM”。就凭这一点,以后只想用自己最中意名称的初创企业上市时,纽交所是当仁不让首选,当然前提是能上得了。
能挣到今天这个名称也是实至名归,它们是第一家大规模利用在线录屏技术进行可用性测试的企业,实现了体验测试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场景的突破。虽然在线录屏技术并不是很什么高精尖的技术,但是将其应用在可用性测试领域,并将视频分析结合起来,通过SaaS方式为企业和用户体验专业人员提供服务,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测试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测试的成本,是一次名副其实的行业应用突破。
成立于2007年,最开始的5年里主要提供项目式的研究服务。从2012年开始,开始转向提供面向企业的订阅式服务,也是侧重于提供平台和工具,而不是项目制的研究和咨询。从一开始起,Usertesing给自身的定位就是赋予每个组织所需的突破性视角,利用人性化洞察来提供真正卓越的客户体验。并率先推出了基于视频的企业级SaaS服务平台,使企业能够看到和听到真实用户在使用各种网站、APP、概念原型、广告画面或品牌时的体验。
图:Usertesting的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Usertesting已经从最开始一个单一的在线可用性测试工具拓展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在线洞察平台,他们称自己的平台为“人性化洞察平台”(Human Insight Platform),而不是业内常说的“客户洞察平台”(Customer Insight Platform),因为目前其平台不仅仅是为企业里的客户研究、客户体验、产品、营销等前端团队提供服务,而且还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培训、IT、客户服务部门提供面向员工、合作伙伴等方面的测试和研究。已经不只是局限在在“Customer”范围,而是拓展到更广泛的、所有跟人相关的“Human”范畴。
图:Usertesting面向前端部门的洞察服务
图:Usertesting面向后端部门的洞察服务
在平台架构和功能方面,Usertesting提供的洞察服务已经非常多样,其平台大致包括四个部分:底层是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块,主要负责客户数据的采集、隐私和安全宝库,以及机器学习功能;中间层是核心层,主要功能包括测试的规划和设计、样本招募和排期、测试实施、视频采集,以及样本组管理和奖励;最上层是应用层,包括对数据的分析和洞察、可视化和分发,以及团队协作功能;第四个模块是与外部平台的对接和协作,包括第三方的设计平台(如Adobe)、沟通平台(如Slack)、项目管理平台等(如Jira)。
图:Usertesting Human洞察平台架构
在经营业绩方面,Usertesting预计2021年的业务收入可达1.4亿美金,年度增长率为44%,比2020年30%左右增长率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客户总量超过2000家,客户留存率达到90%,平均客单价超过10万的有249家,凭借平台出色的稳定性和专业性,Usertesting是很多大品牌在进行用户研究的指定平台。Usertesting自身也非常看好Human Insight这一市场,预计总的市场规模可达410亿美金,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图:Usertesting的经营状况一览
上市的发行价为14美元,融资2.27亿美元,目前市值为约为20亿美元,总体体量偏小,而且今年以来客户洞察和体验管理领域已发生多起并购,Usertesting未来的不确定还很大。
自2014年以来,Usertesting每天都会发布《用户体验行业报告》(2018年其改名为《客户体验行业报告》)。关注公众号UXTOOLS ,在UXTOOLS公众号后台回复“USER”,可获得Usertesting招股说明。
END
原文作者:UXTOOLS | X-MAN
原文链接: "USER"的胜利:在线体验测试开山鼻祖Usertesting完成IPO,股票代码“USER”
公众号:CJM Studio
本文由 @CJM Studio 整理发布于UI中国,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