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建筑学专业之大学生
0.0°
2015-03-19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原作者: 原作者 举报 1303 3 7 3

建筑学学生很普遍的陋习

建筑学专业之大学生

作为一名普通高校大学生,对目前大学生对待学习生活最具有发言权。虽然我不是所谓的专家,有些言论可能不够权威,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现状。强烈的责任感驱使我写下这篇文章,希望与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产生共鸣。

我是学建筑学专业的,建筑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学习它的学生既要有感性思维,也要有理性思维,因此学好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和医学专业一样,建筑学本科是五年制,研究生是三年,时间似乎很长,但是其实没有多少时间留给我们去浪费。可是我所看到的似乎不是整天忙碌着翻阅资料,安静的坐在那里构思,日益增厚的草图,体块不断的推敲,夜以继日的赶图······取而代之的是LOL(一种游戏),是睡觉,是电视,是恋爱,是旷课瞎混。生活简直是一团糟,没有计划,整天无所事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这样,不知道他们是否考虑毕业后自己学到了什么,将来自己能干什么。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有这样的感觉——中国大学生已经病入膏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手机,因为网络。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人类确实从中获取很多便利,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陋习。比如手机,大学生上课,由于课堂比较松,所以下面很多学生不听讲课取而代之的是玩手机,夜里很晚了不睡躺在床上继续玩手机(是不是很像19世纪一群吸食鸦片的中国人?)。我们今天似乎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给予我们的帮助似乎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由于它的存在滋生了有些大学生的惰性,做设计不着急,因为有网络,百度,E拓,一搜全都有。

这里可能是教育体制问题,中国的大学不像国外的大学,人家是易进难处,咱们中国呢,正好反过来,这样就造成大家在高中都拼命的学习,到大学到了真正学习专业技能时又不好好学习。

我专业课老师给我们讲课时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很正确,不过似乎有的学生理解有问题。在大二刚刚接触设计时他说:“你们要学习那些大师的作品,不要在那里空想,借鉴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同学们似乎抓住了他那句“借鉴也是一种学习”这个片段了,在做设计的时候上网一搜搜出一个类似的设计,自己对其中的某些地方进行修改,这样就成了自己的了;做效果图时又百度一些图片进行自己“作品”效果图的样子;有时候老师要求用SU拉出体块,他们有的不想做就花钱在网上买一个模型······我想老师的本意绝不是这样,他的意思是平时多去学习那些大师的作品,深层次的研究。不能单单的形式主义或者功能主义。平时多留心注意积累,积累到一定的量必然会导致质变。

和国外建筑专业一样,一个设计一般是七到八周。但我看到的似乎变了味儿。其实如果这八周好好利用的话能设计出来一个很有深度的作品,我们呢似乎最后一周或者是最后三天才开始紧张起来:我的设计还没有做完,我得赶图了。然后就在QQ,微信,微博等发表自己的言论,说建筑学有多么苦,建筑学要怎么怎么的去熬夜赶图。或者是用手机拍深夜自己在那里赶图的画面发表出来,用来告诉别人自己是怎样怎样的用功,建筑学老师有多变态。作为建筑学学生我告诉你这是假象,如果这八个周你好好利用你不需要熬夜赶图也能把设计做的很好,也能按时教你的设计作业。所以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计划,自己明天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夜里躺在床上后悔今天什么事也没做。

抛开民族情结不说我其实蛮敬佩日本人的,日本人的那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当我们还在为2012年王澍的获奖而自豪时,13 14年建筑普利兹克奖的得主都是日本人(伊东丰雄,坂茂)。日本建筑在世界建筑界的影响远远超过中国建筑。又一次和同专业一个学长交流说的日本建筑比中国建筑在世界上影响大了他似乎有点不高兴。反驳我说在怎么说日本建筑的祖宗在中国,不管怎么出名它的根还是在我们这里······我没有继续反驳他,在心里只是暗笑。他这种想法和清朝政府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有什么区别?结果是自欺欺人罢了。建筑史其实就是历史,按照他的逻辑将来中国人去寻找自己的根很可能得去日本,因为那里的可以看到我们古代类似的建筑,这是多么悲哀啊。

日本改革是在我们之后(洋务运动,失败了,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他们迅速成为世界强国。近现代世界著名建筑师日本能罗列出很多,比如:丹下健三,黑川,山崎石(美国国籍),安藤忠雄,叽崎新,藤本壮介,坂茂等。中国能拿出来的就那两三个,梁思成?他主要还是搞理论学术的,吴良镛算一个,王澍也算一个。中国设计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需要我们去拉近甚至抹去。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教育制度我们暂时改变不了,所以只能从我们自身做起。一老师除了传到授业解惑以为还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对待不按时完成设计或者设计不合格的不能留情面。二 学生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三 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意识,不要把设计当做一种职业而是把它当做一种生活。四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浪费时间,要清楚社会竞争很残酷,好好珍惜眼前时间,尽可能多的学习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进步,只有这样中国才会出现更多优秀设计人才甚至是建筑大师。

更新:2015-03-19

收藏

3人已收藏

  • 2

    作品

  • 0

    粉丝

  • 0

    关注

  • THE GAIN OF TRAIN
相关标签

    猜你喜欢

      2015-03-19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原作者: 原作者 举报 1303 3 7 3

      建筑学专业之大学生

      0.0°

      你确定要举报建筑学专业之大学生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9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7
      3
      3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