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读书笔记之 《U一点料》
0.0°
2017-04-22 好文转载 经验/观点 原作者: 未知 举报 2077 1 2 0

我把这本书比作一个大讲坛,书中每一名演讲者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书中有非常优秀非常棒的设计方法论,内容包罗万象,在这里我主要总结我感触最深的书中三章内容,在这里要感谢作者的无私付出,让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


开篇


现今中国互联网发展速度极快,可以说是野蛮生长,用户体验设计也越来越被重视,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明白,让用户产生极致愉悦的用户体验对商业成功几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就是用户体验设计师们的贡献。那么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中,设计师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结构和能力呢?如何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呢?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明确设计师的使命和任务?用户体验团队的使命和任务概括为:在公司中作为职能部门,需要站在用户角度思辩业务,通过服务内部客户进而服务我们的最终用户,用设计专业帮助业务成功,与业务一起成长。

用户体验设计师天然地要解决用户问题、为用户提供价值,但设计师也不能脱离我们的业务,我们的『客户』不仅仅是我们上线后的最终用户,也应该包括我们的内部客户,即我们工作上下游所有的岗位(产品经理、运营、前端、开发工程师等),我们应该通过服务内部客户这架『桥梁』进而服务我们的最终用户。


五导家——设计师的Think-flow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先思考几个问题:在一个项目中设计师究竟想了什么,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价值几何?设计真的就是『随意思考,随性设计,随机结果』吗?当公司要求我们必须清晰阐述我们岗位的工作方式,论证工作价值的时候,我们能做到吗?要如何做?

五导家是一种关于设计工作思考过程的方法论,包含一个以目标用户为源头的的五步思考路径,以及相关的方法和原则。当面临复杂、系统化的问题时,设计师可以通过五导家思考路径提升思考效率和质量。当然五导家也并不是什么能给设计师或行业带来革命性改变的大招,它只是对设计工作中基础内容的提炼和基本规律的尝试性总结,然而,最基本的往往是最重要的,就像乔希.维茨金说过的『让我们攀上高峰的不是奇招,而是孰能生巧的基本功』。


第一步:明确业务诉求

『业务诉求』这个概念,因为太常被提及,已经越来越模糊甚至符号化了。真正的业务诉求是什么?一个数字?一份功能需求文档?还是业务伙伴说的『我想如何如何』?

我们认为完整而明确的业务诉求应该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精准定位的目标用户(市场划分);主张为目标用户带来的核心价值(对目标用户的实际意义);价值变现方式(收入模型);价值的实现策略(主要落地办法)。

精准定位的目标用户是一切思考和行动的源头,一切没有精准定位的目标用户的思考和行动都是无的放矢、自作主张。如果说精准定位的目标用户是帮助我们明确了标靶,那么主张为目标用户带来的核心价值就是标靶正中心那颗红心。有用户价值,就有用户价值的变现,就是所谓的收入模型(价值的变现方式)。追求用户价值的收入变现是所有商业公司的天然使命,可以说这就是商业和资本的最终目的。有用户价值,也就应该有支持该价值实现的行动策略(价值实现策略)。如何你要追求一个女神(目标用户),你和女神说你能给她带来更好的生活(主张为目标用户带来的核心价值),让她做你的女朋友(价值变现方式),你每天风雨无阻地给女神买早餐,每天送她礼物(价值实现策略)。


第二步:洞见用户需求

洞见用户诉求能够帮助我们从用户角度思辩业务诉求,丰满和完善业务诉求中所主张的用户价值,补充和优化我们的行动策略。它包含三部分内容:场景故事;用户当前的主导诉求;用户的潜在诉求。


第三步:定义业务目标,聚焦设计目标

所谓的业务目标,就是业务诉求经过用户诉求的思辩和完善后的升级版,其在表达形式上是对完整的目标用户价值、完整的价值实现策略和完整的价值变现方式这三个内容描述的整合,可以概括为:业务目标=(用『某策略』给目标用户带来『某价值』,以实现『某变现方式』)。

当业务目标清晰之后,我们的离设计目标也就不远了,设计目标是我们岗位的核心和聚焦之所在,同业务目标一样,设计目标的表达形式也可概括为:设计目标=(用『某设计策略』给目标用户带『某价值』,以助力『某变现方式』)。


第四步:设定衡量设计目标的数据指标

由设计目标可以演绎出的东西不少,其中最直接、最有指导意义的就是数据指标。数据指标能为所有参与角色形成一个具体的关注焦点,建立一个统一的坐标体系和判断标准,直接反应方案效果与目标价值之间的差距,成为后续迭代优化的思考源头。所以设定数据指标非常重要。具体内容下面一节会详细诉说。


第五步:根据设计目标构建设计方案

设计目标中的设计策略是构建设计方案的源头,明确设计策略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挖掘决定策略实现的关键因素,之后再由关键因素衍生出最终的设计方案。比如你最女神,你把送礼物当做实现策略之一,那么礼物是否贴心、是否体现诚意、是否有品味品质,绝对是送礼策略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


数据在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用数据验证用户体验的质量)


其实很多设计师从来不看数据,觉得数据对设计没什么作用,或者说没有数据一样可以把设计做好,其实不然。商业产品需要理性的设计,数据是理性化设计的一种,可以帮助感性的设计师提升设计正确率。数据能够帮助设计师在设计前发现问,设计中判断思路,设计后验证设计。

用什么数据评价产品的用户体验质量,这是由产品设计的目标决定的,设计目标决定用户体验质量的数据指标。

从设计目标如何推导数据指标,Google的用户体验团队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目标(Goal)——信号(Signal)——指标(Metric),简称GSM模型。

目标是指设计目标,即通过设计能够实现的目标,不是用户体验目标也不是产品目标;信号是指设计目标实现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指标是对用户现象的量化,将用户现象数据化。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要设计一张能提升睡眠质量的床,那目标、信号和指标分别是什么呢?目标:通过床的设计提升用户睡眠质量。信号:在床上比以前更容易入睡,进入睡眠前的翻转次数比以前减少,用户觉得好推荐给他人使用等。指标:从开始睡觉到入睡的时间,入睡前身体翻转的次数,在所有购买者中,通过他人推荐购买的用户比例等。

根据『目标——信号——指标』的推导过程,总结了评价产品用户体验质量的所有指标,我们发现都可以从用户当前和长远、行为和态度来评价。对于一个产品只关注当前的用户行为、态度是不够的,用户再次回访或推荐新用户,对产品来说也非常重要。


用户体验周期的五个阶段

从总体上来说,用户体验周期可以分为『当前』『长远』两个阶段。

『当前』阶段中,用户和产品的关系可分为3过程:触达(用户带着自己的目标来访问网站,可以是新用户也可能是老用户)、行动(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感知(操作完成后对产品的主管感受)。

『长远』阶段,用户与产品的关系有2种表现:回访(用户再次使用该产品)、传播(推荐其他人使用该产品)。


用户体验质量的5度模型

对于用户体验周期的5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是不一样的,触达、行动、感知、回访、传播这5个过程对应的核心目标分别是吸引度、完成度、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度。

吸引度:是指操作前,产品能不能吸引用户过来使用、能不能吸引用户产生相应行为,相关的用

              户体验数据指标有知晓率、到达率、点击率、退出率等。

完成度:是指操作过程中,用户能不能完成产品目标对应的操作,以及完成目标过程中的操作

              率,主要用户体验数据指标有首次点击时间、操作完成时间、操作完成点击数、操作完

              成率、操作失败率、操作出错率等。

满意度:是指完成操作后,用户产生的主管感受和满意度,主要用户体验数据指标有操作容易

              度、布局合理性、界面美观度、表达内容易读性等。

忠诚度:是指完成一次使用后,用户会不会再次使用该产品,主要用户体验数据指标有30天/7天

              回访率、不同平台的使用重合率等。

推荐度:是指用户会不会将该产品推荐给其他人,主要用户体验数据指标有净推荐值。


打造触动人心的设计


视觉设计师做东西时经常凭感觉、灵感大发,设计出让人震撼的作品,但不能保证这种状态会持续,经常会遇到瓶颈。还有当许多人问你设计思路和设计背后的故事时候,不知该如何诉说。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流程化的设计方法,以一种有理有据的设计思路,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稳固设计质量。

古人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社会中搞技术越多,我们就越渴望高情感的环境,用设计的软来平衡技术硬的一面。我们感知事物是五感(视觉、味觉、听觉、嗅觉和触觉)通过神经元把信息碎片传递给大脑,大脑整理这些信息碎片又重新通过神经元传递到『五感』表达出来。所以要触动人心,需刺激大脑!


触动人心的设计方法核心

CORE设计方法模型:采集(Collect)、组织(Organize)、反应(Reaction)、评估(Estimate)。

采集:尽可能多地收集目标用户的所感所想,形成同理心。

我们要做触动人心的设计,必须充分了解用户内心的所感所想,了解的越充分越接近用户的痛或者他们的渴望,越能刺激用户的内心,达到我们的设计目标。


组织:通过记忆形成过程的剖析研究从而推导出情感节点。

在采集环节收到用户的所感所想,在这个环节进行再加工。尽可能多地组织一些大家共有的情感节点予以设计呈现(切记不是使用非常小众的个体情感节点)。

在整个设计方法中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我们通过对记忆的研究并结合一些数据资料,推导出了6个可能引起用户普遍共鸣的情感节点:时期(学生时代、童年之类的特殊经历时期)、地点(故乡、家,大多数人都认为家是一种情愫,从每年的春运就可见一斑)、环境(这也是个很好的切入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触景生情)、人物(孩子、父母之类)、事件(浪漫的、喜悦的、悲伤的)、文化(通常与节日相关,引起普遍的情感共鸣)。举个例子:赵薇导的《致青春》票房大卖,其实就是收集了很多的大家的情感节点,如学生时代(时期)、大学校园(地点)、同学(人物)、浪漫的爱情(事件)等,引起了大家怀旧潮。


反应:用户的所感所想与记忆中的情感节点相结合产生的情感载体。


评估:情感载体准度和强度的筛选获得触动人心的方案。

我们所找到的情感载体并不都是可用的,方法模型的最后是我们需要对刚才获得各种情感载体进行评估,这个环节中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三境』验证法来评估和筛选情感载体。什么是『三境』呢?三境就是我们诗词中所说的『物镜、情境、意境』,它们分别对应『抄』现实、唤醒、向往。物镜是指使用『抄』现实的手法将基于目标用户的经验和行为场景予以还原。情境那就更高一级了,我们在设计中科院通过某些情感节点将用户的过往记忆唤醒,达到触动人心的目的。意境是最高层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一种向往,一种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更新:2017-04-22

收藏

1人已收藏

  • 4

    作品

  • 4

    粉丝

  • 2

    关注

  • 一些logo作品
  • 读书笔记之 《破茧成蝶-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成长之路》
  • 读书笔记之《简约至上》

    猜你喜欢

      2017-04-22 好文转载 经验/观点 原作者: 未知 举报 2077 1 2 0

      读书笔记之 《U一点料》

      0.0°

      你确定要举报读书笔记之 《U一点料》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2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2
      1
      0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