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刘伟专访 | 北京平房的孩子,建立了国内首个用户体验硕士方向
0.0°
2020-04-22 原创文章 人物访谈 举报 812 1 1 0

刘伟老师

北京平房胡同儿里长大的“蔫儿淘”孩子,留学深造时雪中送报的“卖火柴的小男孩儿”,有一颗想要引领国内UX教学体系的决心。



北京平房胡同儿里长大的“蔫儿淘”孩子,留学深造时雪中送报的“卖火柴的小男孩儿”,有一颗想要引领国内UX教学体系的决心。




01  自身经历&大赛结缘



大赛君:首先请您自我介绍一下。


刘伟老师:

我是北京平房胡同儿里长大的,属于蔫儿淘那种孩子。表现在热衷拆手表,做军舰模型,画变形金刚(用自己的画儿换别的小朋友帮写语文作业),梦想着外星人有一天能把我抓去做实验。


逻辑性很强的孩子以后很可能成为数学家,喜欢跑跑跳跳的孩子以后很可能成为运动员。成为设计师也是这样,是每个人骨子里的性格决定的,而不是别人为你选择“该走的路”。


我经常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做规划和努力。顺着这个思路慢慢长大,2000-2004年学了工业设计,2004-2006年赶了第一波留洋学习交互设计(全额免学费),2006年进了心仪的外企,2008年跳槽加薪,2009-2014年继续留洋拿到了TUDelft的博士(这回不一样了,全额工资,UX方向首位华人),2014年回国选择去了一个洋气的单位任教(博士期间就下好了决心引领国内UX教学体系),2016年回北京拜了心理学大宗师并建立了国内首个用户体验硕士方向(BNUX),2019-2020年得空儿造访了斯坦福大学设计研究中心。


期间得到了一些虚名,比如:美国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自1947年司徒雷登在华推进此项目以来首位出身设计学的学者),北京市归国华侨(全家中国国籍杠杠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用户体验设计70人。


对学生,“严是爱”是我的信条,“直言”是我的画风,会得罪少数,但是“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了解更多:www.linkedin.com/in/liuwei



大赛君: 作为今年的新晋评委,您与国际用户体验设计大赛的缘分是如何建立的?是什么吸引您加入到大赛评委的队伍中?


刘伟老师:

其实,从2007年就开始参与UXPA大会了,UXPA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专业、热情和期愿打动了我,因此在这期间还担任过大会设计教育分论坛主持人,协助过戴力农老师整编大会文集。


自2014年以来,每年带领和鼓励学生们参加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和UXDA大赛,获得了一些奖项,目的是让学生们将真实项目实践成果进行梳理转化,尽早培养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和业内的专家学者多接触多对比多学习,非常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今年北师大有幸加入UXPA高校联盟,这些年来一直得到鑫姐的支持,想为大赛出一份力,所以接到邀请自然就来啦。




02  实践与用户体验



大赛君: 您致力于推动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的科研与教学,促成了国内外高校与校企的合作,并且积极带领学生走访参观国内外企业、学校,汇报成果,请问这些实践对于学习体验设计的重要性是什么?给学生带来的价值有哪些?


刘伟老师:

每年面对新生我都会说:在这里的学习体验中至少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自我进化,一次为说走就走的异国旅行。这和我本人的经历息息相关,在丹麦洋插队的时候,“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和项目制培养方式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所谓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学习不能只是从书本上啃知识。所以尽管是个穷学生,日子过得很苦,但还是用打工挣来的银子假期跑遍了大半个欧洲,去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异域风光,记录路上的所思所想,美其名曰”情境调研“哈哈。



不过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看得多了就会对很多事物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也坚定了很多自身发展和规划的决心,有些段日子即使每天要打好几份工也会觉得很有价值,尤其怀念在大雪纷飞的冬夜拉着沉重且将要报废的送报车、走在没膝盖的羊肠小路上、头发冻成冰棍儿、隔窗看丹麦人家烛光晚餐,感觉自己是个卖火柴的小男孩儿的情境。


现在学生们的生活绝大多数衣食无忧,有着想学习的冲动,但不一定有着坚定的意志,更有少数把时间花在无聊无畏的事情上,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希望同学们能多珍惜读研这短短2-3年最后的学生时光(毕业了工作要好几十年呢,可怕吧),多走走多看看再多想想,这也是我尽力去协调各国高校和企业开展实践行的初衷。


一个人的成长不在于年龄,而在于经历,看得多了,经历的多了,视野也会更开拓。无论是对于他们的学习用户体验、或是谋求未来职业发展、或是追求想要的生活状态,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内心一直坚信的,希望学生们也能持有这份信念不断向前,若干年后暮然回首:这一切是有意义的。


大赛君:您曾提到“我们可以从功能、科技和设计三个方向去关注用户体验,以它们为核心,企业也可以从用户界面、商业策略、交互风格等方面不断进行完善”请问这三个方向是如何对产品的用户体验产生影响的?设计又占有多大的比重呢?


刘伟老师:

作为教育者,更推荐从心理、设计、科技和商业四个维度组成用户体验,设计学领域对于用户的研究更关注定性,不可量化,心理学的加入正好弥补。心理学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得到的用户反馈和分析结果可佐证,更有说服力。科技帮助学生对概念设计进行实际产出,通过商业转化实现一个完整流程的学习与实践。




03  用户体验硕士课程体系核心与竞争力



大赛君:北师大心理学部成立了国内第一个用户体验硕士方向(BNUX),建立了国内首个以学生为中心的用户体验硕士课程体系,特点是什么?核心能力和竞争力是什么?如何构建这个课程体系的?


刘伟老师:

用户体验是一个高度跨学科的领域,要求BNUX毕业生一定是全面的、应用的、复合的人才,他们掌握心理、设计、科技和商业基本理论,探索和运用新方法、流程和工具,从而解决生活、工作和出行情境中的切实问题。


在家靠父母,出门儿靠朋友。以上愿景得到了北师大领导、学界和业界顶级专家们的首肯,他们毫无保留地、以各种形式支持着BNUX,真心感激。也正是他们的热情态度和专业素养始终鼓舞和坚定着我做个“学术自由自主的老师“的决心,而不是庸庸碌碌地忙于发论文、评职称、赚外快、潜规则等等。在这里多说一句,混个好人缘儿很重要,跟哪些人在一起混更重要。



课程体系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总结:跨学科招生+高学费高成功转化率+真实的校企合作项目+多元的跨学科课程+丰富的国际平台资源+努力(头秃)的两年。


最后一项是支持学生们变得优秀的进阶方法,你有多大的提升空间取决于你的主观能动性(Be Proactive),毕业时需要能够学会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系统的研究方法,还能掌握不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做低保真高保真原型、拍摄剪辑视频、做产品路演,还有国内外顶尖企业的真实项目经验……这是非常真实的,也是非常忙碌的。

了解更多:公众号BNUXers




04  设计思维&案例分享



大赛君:您以参访+课程+实践的形式培养学生,还编写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部的《用户体验核心课丛书》,在课程体系的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如何运用设计思维与设计行动开展用户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


刘伟老师:

设计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作为一种方法论,一般用图形化的模型来概括总结,可以帮助同学们或实践者以更加标准化的原则来指导实践。教育领域最常用的设计思维模型就是由斯坦福大学提出的,国内外许多教育机构会在此基础上迭代出符合自身特色和需求的设计思维模型并进行开发和实践。



BNUX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搭建了符合中国情境下的跨学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发展建设过程中,设计思维作为创新教育的培养途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设计思维就像是一艘船的龙骨,不同的龙骨会对船体产生不同的后续影响,可以帮助团队在此基础上优化研究流程,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搭建和完善。


大赛君:关于人和物的交互问题,您提出“要设计实用的产品,让用户感到友好而美妙”,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和案例可以分享?我们应该如何去设计?


刘伟老师:

很多美好的设计并不复杂,关键是能否真的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经常会举一个例子:如何让生病的小朋友愿意做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扫描仪(MRI)噪声大,有闪烁灯光,小孩子们经常会被吓哭,不能在里面安静的躺好,怎么办?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我们除了让孩子乖乖适应别无他法。


但真的没有办法了嘛?其实不然,故事设计师(Story Maker)将MRI贴上图案,做成海盗船的样子。给孩子做扫描前,为他赋予水手的角色,并讲述一个隐藏自己不要被海盗发现的背景故事。



在这个情境中,所有的噪音和灯光在孩子看来都变成了和海盗斗争的战场,孩子们都变成了坚定不移的水手,不再被灯光和噪声吓到乱动。能够将原有的缺点转化为优势是这个设计最有童趣的地方,也让人印象深刻。好的设计不是用技术和金钱多堆砌,而是在合适的情境对合适的人群进行合适的设计。




05  交互模式&用户体验书籍分享



大赛君:您曾出版过《交互品质:脱离鼠标键盘的情境设计》一书,介绍了办公场景中,新的交互模式如何进行创新情境设计的方法和流程的,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又涌现出了新的办公模式,是否带来新的交互模式出现?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到设计中?


刘伟老师:

交互模式的演化不断向人们的本能趋近,自然的交互模式所带来的学习成本远小于人为设计的交互模式,符合人本能的交互模式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市场占有量,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华为等公司折叠屏手机的出现会带来多任务处理的革命,而5G、VR/AR、AI等新技术的普及更是对手势交互甚至是头部、腕部、身体各处的多模态交互(Multimodal Interaction)都赋予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每一个小动作和小习惯可能都会被融入在交互模式当中。


已存在的交互模式需要明确更细分的情境和目标人群对此进行细化和展示,体现更多的微交互和突出品牌特质的“小心思”。对于尚处在探索阶段的交互模式,我认为技术是工具,不要完全被目前的技术壁垒套牢,产业都是朝向未来布局的。


大赛君:您出版过很多非常优秀的关于交互设计的书籍,您能给大家推荐几本用户体验相关书籍吗?


刘伟老师:

强烈建议阅读学习经典的英文原版书,中文翻译版本的准确性实在不敢恭维,存在着大量译者不理解且自行演绎的内容,会把读者带偏。



老刘卖瓜,推荐北师大用户体验团队推出的《用户体验核心丛书》,其中《用户体验经典案例》和《用户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工具书》已出版,其他几本也在陆续出版中,还有今年要出版的《同理心设计思维: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这本书聚焦于培养小学生的同理心思维方式,并依据中国情境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化课程体系设定及配套教学工具包设计。



在国内外相关比赛中担任评委工作的时候发现,过去一味突出的技术和功能已经不再让人感到新鲜和创新。相反,好的故事吸引注意,好的体验让人难忘。UXDA作为用户体验领域面向学生群体的高水准大赛,是检验和评估学习成果的最佳渠道。期待大赛吸引更多领域的专家,帮助正在踏入这个圈子的学子和初学者打开眼界,让他们了解优秀的前辈(切忌见到高人就拜为“大牛”、“…之父”等等)和强劲的对手(同行是冤家也是朋友),取长补短,树立信心。期待以评委的角色和同学们多多交流分享,也期待大赛能够从赛制、主题、人员、奖励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已经有了一些设想,后续与组委会交流探讨。


TO参赛团队:

三个字:同理心。学会以人为中心,学会换位思考,这句话不是口号,而是要贯彻到参赛团队的每一步的行动中。从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到产品迭代、演讲展示,每一步都和同理心息息相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往很多参选团队设计的方案很不错,技术也很扎实,但是路演的表现力不理想,往往成绩很不理想。


换个角度去思考,参赛团队是否考虑过一个潜在用户或行业专家在聆听的时候,最想听到是什么?为什么听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为什么会觉得这个作品没有意义、没有创新点、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这些问题想过对应的解决策略吗?……换位思考,理清逻辑,讲好故事,做一个有同理心的团队,不要只做一个技术高超的团队,加油!——刘伟老师寄语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更新:2020-04-22

收藏

1人已收藏

UXD Award

针对用户体验的设计大赛

  • 6

    作品

  • 2

    粉丝

  • 1

    关注

  • 以评促学与以赛代练结合,UXDA携手雅思与你一起走上国际舞台
  •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设计师,欧老师带你“画图讲故事”
  • 参加比赛获得大厂offer?大赛还能积累作品集?
  • “用户体验至上”的平安证券UED负责人,教你系统化的体验流程

    猜你喜欢

      2020-04-22 原创文章 人物访谈 举报 812 1 1 0

      刘伟专访 | 北京平房的孩子,建立了国内首个用户体验硕士方向

      0.0°

      你确定要举报刘伟专访 | 北京平房的孩子,建立了国内首个用户体验硕士方向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1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1
      1
      0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