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差异感(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感觉_连载19)
0.0°
2017-04-20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1530 2 7 0

一张白纸上,如果有一个黑点,就会非常容易被人注意到。这个时候,黑点就是前景,而整个白纸成了背景。人们常常会聚焦在前景上,而忽略背景。在社会活动中也是这样,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个差异化的点会迅速成为前景,其他的点都被忽略掉了。人与人之间相处,有一些点(例如吵架了、或者某个显著的优点、优雅的一颦一笑)会被放大,其他的点则成为背景,不被人们所注意。


在互联网产品中,同样有类似的现象。类似淘宝这样的网站,大量的商品形成了背景,大量的噪音,只有少数商品会以各种方式被注意到。在应用商店里,数百万应用之间,同样只有少数应用能够被发现。而这些产品,除了平台本身所给予的流量曝光资源(如推荐、榜单等)之外,本身就有一些特质,决定了产品能容易吸引用户的眼球。


产品本身的差异化是产品所必需的,但是在此之外,感观层面的差异感也非常重要。用户需要能够感知到的差异,在感觉上调动用户的好新奇和注意力。


在应用商店里,图标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经过精心设计的图标,往往能够吸引用户执行下一步的动作,例如查看更详细的信息,或者直接开始下载安装。每一层的信息展现都包含了一层漏斗,只有一部分用户能够进入到下一个层级去。例如在一个应用列表里,用户不会一个个都点击进去,而只会进入某个更吸引注意力、或者说经过判断可能符合自己需求的应用详情中,用户的行为流被逐步过滤和分散了。这时候,增强图标的差异性,通过颜色、图形、效果让图标显著的突出出来,就很有必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图标本身给了用户暗示,精致的图标、让用户印象深刻的图标,都会吸引用户进一步探索,或者让用户对品牌有更好的认知。


应用的截图同样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位朋友给我看他们的截图,我先请他想想,从信息传递的角度,上面的信息是不是传递出了足够的差异性,让用户有区分度。然后,从视觉的角度,请他在众多竞争产品中找出自己的产品来,这时发现一眼看上去,根本无法区分出来,所有这一类产品的截图介绍仿佛都是一个样子。


想象一下,无论是图标还是截图,不就正对应现实当中门店的招牌么?如果要增加用户在千篇一律的招牌中找到店面的概率,就要根据品类和周围的环境,做出差异化来,图标和截图也是类似。采用和同类产品有区分度的颜色,特征明显的图形,看起来很精致的效果,甚至是取巧的构图,都可以达成类似的目的。例如,Apple 的 App Store 里,搜索结果可以显示两张截图,一些产品就利用这一点,将一张完整的大图片,切分成两张图片作为截图,这样用户在搜索结果中,看到的就是一个相对其他产品更有冲击力的界面截图。类似的策略还有很多,关键在于从周围的事物、竞争产品中跳跃出来。


在现实世界中,商家会非常注意在感观层面上传递出差异感。各个品牌的 VI(视觉识别),各种宣传内容都希望不断强化差异,塑造自己在用户心中的识别度。信息产品同样如此,界面的视觉、主色调的使用、配图的风格、交互方式、主体的交互架构,一方面要准确传递信息,提升效率,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通过差异来拨动用户的心弦。当然,这样的差异感应该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塑造,而不是为了不同而不同。


网易云音乐这样的产品,本质上的差异化(或者说竞争力)是更全的曲库、更好的音质、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推荐算法,但是在感观层面上,用户在第一次使用时,播放界面转动的唱片,同样会给用户不一样的心理暗示,在早期能够让用户有意愿更进一步的体验和尝试。(顺便说,举到的这些例子,都是在当时的时间点和竞争环境下,尽管今天很多情况都已经变化,原本有创意的事物可能已经变的非常普遍,然而我们在探究背后的原理时,仍然到代入到当时的环境下。)


差异感能够为产品带来额外的红利,以更低的成本获取用户流量(关于红利和流量,我们将在「杠杆」一章中详细讨论)。媒体会因为产品本身所能被用户感知的差异化,对你的产品做出更多的报道,因为媒体吸引用户的眼球,本身就需要各种有差异的内容。如果产品能够为媒体提供子弹,双方的需求就可以匹配起来,获得低成本的推广资源。


和产品相关的 KOL(例如明星、网红等),同样有可能因为产品在某些细分点上的差异感,而自发的传播产品,特别是在产品中的差异点能够增强 KOL 自身的差异感时。例如很多能够产生有趣内容的工具和社交产品,能够表现自身创造力和特点的产品等,都容易引起 KOL 的互动,因为这些内容同样能够让 KOL 在他们的受众中表现出有趣和有差异的一面(这往往是潜移默化的,甚至不需要刻意)。人们需要识别度,而识别度可以通过差异感来体现,还可以让渡、转移和增强。如果产品能够让别人具有差异感,就有了传播的着力点。


感观层面的差异感,在产品的各个方面都有可能产生,例如视觉、交互、文案,或者新的玩法。很多时候当我们抽象出来,产品的功能、包含的信息等可能并没有新的变化,但是却可以通过形式让用户感觉到新鲜。通过有「预谋」的新鲜,产生差异感,最终实现我们希望用户能够感知到的效用。

----


马力,设计师、产品经理,最美应用创始人,创新工场早期成员,豌豆荚创始成员、IBM用户体验设计师。最美应用每年评估上万个互联网产品,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互联网的运营和推广等,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高校里担任兼职导师,一直努力推动高校的设计专业领域教学。在知乎是用户体验和产品相关领域的优秀回答者,出版《产品设计师技能书》,撰写连载文章《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如何思考》、《设计师入门之路》等,希望以专业的力量帮到更多人。


更多内容请见:

优先级(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连载1):http://www.ui.cn/detail/228663.html

层次(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连载2):http://www.ui.cn/detail/228673.html

视觉的亮点与轻重(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连载3):http://www.ui.cn/detail/228982.html

交互的主线与支线(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连载4):http://www.ui.cn/detail/228987.html

功能的保健与激励(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连载5)http://www.ui.cn/detail/229056.html

用户的核心与圈层(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优先级_连载6)http://www.ui.cn/detail/229477.html

临界点(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临界点_连载7)

http://www.ui.cn/detail/229479.html

门槛(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临界点_连载9)

http://www.ui.cn/detail/229517.html

路径依赖(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临界点_连载10)

http://i.ui.cn/ucenter/990692.html

隐喻(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临界点_连载11)

http://www.ui.cn/detail/230045.html

更新:2017-04-20

收藏

2人已收藏

  • 104

    作品

  • 2488

    粉丝

  • 0

    关注

  • M2 课程升级| 产品、交互设计师的入门与提高
  • M1 课程升级| UI 设计师的入门与提高
  • ⾮科班出⾝,能不能来互联网做设计?
  • 从建筑到交互,她转行时的心路历程也许能帮你走出迷茫

    猜你喜欢

      2017-04-20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1530 2 7 0

      差异感(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感觉_连载19)

      0.0°

      你确定要举报差异感(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感觉_连载19)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4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7
      2
      0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