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临界点(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临界点_连载7)
0.0°
2017-04-20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1828 4 6 0

做产品的过程,本质是在和用户的心智进行交互,我们在不断努力尝试推动用户沿着期待的轨道和方向上走。既然是在推动,就一定存在一个点,用户可能过去,也可能不过去,需要我们以产品设计的方式提供推力或者拉力,这就是临界点。


临界点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让用户决定注册产品开始使用的?往往就是多动那么一下手指、多学习思考一小下,用户就从门口溜走了。临界点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的作用,和用户的主观心理(感觉)和客观因素(绩效)等有关系。


常常惊讶于一些产品(特别是移动产品)能够在用户看到的第一个界面,放一个大大的登陆或者注册框在上面,任何好东西都没给用户看到,就让用户先来注册。以前在一个设计中,给一个公司的同事讲过一个故事:如果有一天你在街上找人问路,那人说“给我5毛我才能告诉你”,尽管你不情愿但还是给了他5毛,他拿了钱告诉你说“经过查询我发现自己不知道”。在实际的设计中,用户付出的并不仅仅是金钱的费用,他们的精力通常是成本,这时用户就会去盘算到底值不值得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微信诞生前,美国的 Kik (同样是一款移动端的即时通讯产品,类似的还有 Whatsapp)早期用户数得快速上升,据说因为增加服务器不得不空运。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会有快速的增长?因为他们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不动声色的利用手机的通讯录,自动快速帮用户匹配好友。在那个时候其实是有争议的,并没有明显的征求用户同意。但是这个做法的确帮助用户跨越了临界点。试想如果它需要让用户一个个自己通过昵称、帐号来添加好友,如果能够完成冷启动?后来一系列的聊天应用都使用这样的策略。今天看来理所当然的设计,在初期都可能会是新的探索和尝试。

Image title



一个注册的流程、一个对话框、一次点击… 这些小地方就很有可能会是用户的临界点,设计的价值往往也就在这些地方,小改动往往会有大变化。


通常我们要特别注意优先级高的任务/界面里,是否会存在临界点的问题。如果优先级最高的任务里,用户难以跨越我们的门槛,就很难保证产品的成功。这是一个细腻的工作,有时作为设计师&/产品经理,你可能不得不为了一个小细节和开发团队讨论/争取很久,因为别人会觉得这个细节不值得投入工作量,但你知道这可能会决定能否帮助用户跨越他们的临界点。


临界点也会存在于很多产品的使用场景当中。为什么我们会选择 Kindle 来阅读?毕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都能用来读书。当然我们可以说 Kindle 是(电)纸,不像手机屏幕看书久了眼睛不舒服,会相对好点。尺寸也不错,拿手里方便,对于男性,还可以装在牛仔裤兜里。但是更有意思的,是它对用户临界点的反向应用。往往就是那么一小下,内心中的临界点,就有可能会被翻越或者停止在那里。当你面对各种诱惑时,你的内心会不断有声音说:刷微博看看?玩会游戏?看看视频,就几分钟… 然而在使用 Kindle 时,你没有太多的选择,没有太多诱惑,容易沉浸,只能阅读,以及做和阅读相关的事。这就是单纯。当然你也可以再拿出手机来,伸伸手而已。但就是这样需要伸手,需要拿起来收下去,你的心思就会止在临界点前。往往只是会嫌稍微麻烦一下,用户的行为模式就可能会改变。

Image title



在价格、内容、功能、交互、视觉等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临界点存在。我们最关注的是在这些里面对用户行为的推动,而推动背后是行为数据,是点击量、转化率等等。每一个临界点都有具体的情境、都依赖于具体产品和具体模块的实际情况,最终我们可以通过数据不断观察和修正,但是我们仍然有很多经验性的原则可循,后面陆续会讲到。


优先级(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连载1):http://www.ui.cn/detail/228663.html

层次(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连载2):   http://www.ui.cn/detail/228673.html

视觉的亮点与轻重(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连载3):http://www.ui.cn/detail/228982.html

交互的主线与支线(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连载4):http://www.ui.cn/detail/228987.html

功能的保健与激励(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连载5)http://www.ui.cn/detail/229056.html

用户的核心与圈层(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优先级_连载6)http://www.ui.cn/detail/229477.html

--

更新:2017-04-20

收藏

4人已收藏

  • 104

    作品

  • 2488

    粉丝

  • 0

    关注

  • M2 课程升级| 产品、交互设计师的入门与提高
  • M1 课程升级| UI 设计师的入门与提高
  • ⾮科班出⾝,能不能来互联网做设计?
  • 从建筑到交互,她转行时的心路历程也许能帮你走出迷茫

    猜你喜欢

      2017-04-20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1828 4 6 0

      临界点(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临界点_连载7)

      0.0°

      你确定要举报临界点(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_临界点_连载7)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17年04月08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6
      4
      0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