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不会画原型图的产品经理,就像不会看图纸的建筑师——想法再好,也无法让团队理解。原型图是产品从想法到落地的第一步。很多新人误以为画原型需要专业设计功底,需要昂贵的软件,需要几个月的学习。真相是: 你只需要30分钟,就能掌握原型图的核心逻辑,立刻动手画出第一个原型。本文不讲复杂理论,只讲实战方法——让你看完就能上手,画完就能用。
很多新手一上来就打开软件开始画,想到哪画到哪。等到画了几个页面后才发现逻辑混乱,不得不推倒重来。其实,真正高效的原型设计,在于“思考”而非“动手”。开始画之前,先想清楚三个问题:1)这个功能要帮用户解决什么问题?注意,"做一个登录功能"这种是错误回答,它是描述,不是目标;正确的回答应该是:"让用户快速登录,不用每次都输入密码"。2)用户的操作路径是什么?最好能用一句话描述完整路径,比如:"用户打开APP → 点击微信登录 → 跳转微信授权 → 返回APP进入首页"。3)核心页面有哪些?列出3-5个关键页面,比如:登录页、首页、个人中心等。为什么这一步很重要?因为画原型的时间成本很低(2小时),但开发的时间成本很高(2周)。如果一开始方向就错了,后面再改,浪费的是整个团队的时间。
明确完目标后,也不要急着上手画,最好先用流程图把整体逻辑梳理清楚,避免画到一半发现逻辑不通。就像导航一样,先看地图,再出发。流程图中最关键的元素就3个:1)方框 = 页面/步骤(例:登录页、首页)2)箭头 = 流转方向(例:点击按钮后跳转)3)菱形 = 判断条件(例:是否登录?余额是否充足?)对于简单流程,一张白纸或白板足够,复杂流程可以借助在线工具绘制。记住,流程图的目的不是美观,而是让团队成员都能看懂逻辑。越早理清逻辑,你的原型就“越画越清楚”。
在原型图的早期阶段,手绘完全够用!不需要软件,不需要配色,不需要精美图标。你只需要用最简单的符号表达结构:方框表示内容区域,横线表示文字,圆圈表示按钮,叉号表示图片。手绘的优势在于速度快、门槛低、修改灵活。一个页面五分钟就能搞定,改动也毫无负担。很多新人不敢画手绘原型,觉得"太丑了,拿不出手"。但实际上,早期原型图的价值不在于美观,而在于沟通。一张“丑但清晰”的线框图,往往比一张“漂亮但混乱”的高保真原型更有价值。只要逻辑正确,哪怕是用圆珠笔画在便利贴上,也完全可以成为一次高效的讨论材料。
新手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我要先学会Axure,才能开始画原型。” 但真相是:80%的原型需求,用20%的工具功能就能完成,新手不需要一开始就学复杂工具。这里给大家推荐2款简单好用的工具,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1)摹客3摹客3是一款全新的AI产品设计平台,它最大的特色和创新是:支持原型设计和UI设计双模式,能让产品经理和UI设计师各自在最贴身、最熟悉的模式中工作,最大程度提升创造力和工作效率。更值得一提的是,摹客3不仅有在线版,还有离线版,也是国内唯一可以全流程离线使用的产品设计工具。它的所有操作均可在无网络环境下完成,包括文件创建、设计编辑、导出离线演示包进行本地演示、导出离线标注给开发查看等,全流程无需依赖任何云端资源, 所有的数据都存储在本地,避免了任何数据泄露风险。
使用地址:https://www.mockplus.cn/m3/offline
2)BalsamiqBalsamiq是一款专注于快速创建低保真原型的设计工具,它的界面风格像手绘一样,看起来简单却非常实用。对刚入门的产品经理来说,Balsamiq上手很简单,特别适合早期的概念设计和用户需求讨论。要注意的是,Balsamiq不能做高保真原型,如果你需要精细化的展示,就不能选它。但在头脑风暴和初期讨论阶段,它绝对是效率利器。使用地址:https://balsamiq.com/
这里给小白提个醒,就算你选好了工具,前3个原型还是建议你用纸笔。因为你需要"快速试错",而不是"追求完美",笔画得快,改得也快,不会因为"已经画了2小时舍不得删"而固执坚持错误方案。总之,不要让工具限制你的创意。如果一个工具让你花2小时研究怎么用,而只花1小时画图,说明工具选错了。
什么是交互?简单说,就是"点击A按钮,跳转到B页面"。交互让原型从"静态图片"变成"可以操作的模拟产品"。在展示、测试或开发交接阶段,交互尤为重要。当然,交互不必面面俱到,新手容易陷入"想做得完美"的陷阱,结果花3天做交互,反而忽略了业务逻辑。你需要先保证核心流程能跑通,比如“登录 → 首页 → 商品详情 → 加购 → 支付成功”。复杂的分支和动画可以先用文字标注说明,比如“点击此按钮后,会弹出确认对话框”。一个合格的交互原型应包含核心页面的跳转、关键按钮的响应和主要的错误提示。做到这些,你的原型就已经“合格”了。
1、追求完美,迟迟不敢动手几乎所有初学者都会陷入“完美陷阱”。他们会告诉自己:“等我学会工具再画”,“这张图太丑,不能给别人看”,结果就是看了十篇教程,却连一个原型都没真正完成。因为画原型是一个"边做边学"的技能。你不可能通过"看"来学会游泳,必须跳进水里才能学会。一定要告诉自己,你的第一个原型肯定是丑的、粗糙的、不完美的。这很正常。重要的是"迈出第一步",而不是"第一步就完美"。
2、把精力花在不该花的地方很多新手在需求还没明确的时候,就开始挑配色、找图标、调字体,把精力放在“外貌”上,却忽略了“逻辑”,最终做出一张漂亮但完全不实用的原型图。原型的保真度应当随着阶段递进:早期讨论阶段用低保真草图快速验证思路,需求确认后再做高保真设计。曾有一位新人花了三天做出像素级精致的原型,开会时老板一句“流程不对”让他推倒重来。那三天的努力,全成了无用功。所以记住这条原则:不确定的东西越多,原型越要简单。低保真阶段重在速度与验证,高保真才是最后的“打磨”。
3、只画“正常流程”,忽略异常情况许多新人只关注“理想状态”,比如登录成功、支付成功,却忘记了现实中,系统一半的时间都在处理异常。如果你没提前画出“密码错误”、“余额不足”、“搜索无结果”等场景,开发在实现时就会不断追问:“那这种情况怎么办?”结果就是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一个成熟的原型应该同时覆盖正常流程与异常路径。这不只是对开发负责,更是对产品体验负责。毕竟,用户最容易流失的,往往就是那些你没考虑到的“异常时刻”。
4、闭门造车,不找人反馈原型不是“自我创作”,而是“团队沟通”。很多新手画完原型后直接交给开发,或者自己觉得完美,不愿听意见。一旦别人指出问题,反而急于解释:“我本来就是这么想的。”要知道"你觉得清楚"不等于"别人能看懂"。原型图的目标是"让团队理解你的想法",而不是"自我满足"。正确做法是画完第一版后,立刻找1-2个同事(产品、设计、开发都可以),问他们:3个关键问题:1)"你看懂这个流程了吗?"2)"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3)"你觉得哪里有问题?"听完反馈后别急着辩解,及时修改,才能让原型真正成为“团队共识”的起点。
5、过度依赖工具,忽略思维训练工具确实重要,但它永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乔布斯在设计iPhone时,最初的原型是用纸笔画的,他把纸剪成手机的大小,在上面画出每个按钮的位置,然后拿在手里模拟操作。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的训练方式是:前3个原型全部用纸笔完成。等你能清晰表达逻辑,再用软件去“提速”。记住:一流的产品经理用三流的工具,也能画出一流的原型;三流的产品经理用一流的工具,也只能画出三流的原型。
1、建立组件库,让效率翻倍优秀的设计师不会每次从零开始画页面。他们会把常用元素(按钮、输入框、卡片、导航栏)收集成“组件库”,就像准备好积木,搭建新页面时直接拼装。组件库至少有三大好处:画图速度倍增、视觉风格统一、出错概率大幅下降。建立方法也很简单:完成第一个项目后,把常用元素整理成库文件,下次直接复用即可。2、学会标注,让开发不再“猜”原型的另一半价值在于“沟通”,尤其是与开发的沟通。所谓标注,就是在原型上说明尺寸、颜色、字体、交互逻辑。没有标注,开发就只能“凭感觉”实现,结果往往南辕北辙。你无需标注每个像素,只要清晰记录关键参数:
元素尺寸与间距
字体字号与颜色
状态或交互
好标注的标准是:别人能在不问你的情况下,把界面做对。3、给每个页面起好名字,管理更高效项目一多,页面命名混乱的问题立刻暴露出来。“页面1”“副本”“最终版”这样的命名,没人能分清哪个是最新版本。最好的命名方式是模块_功能_状态,比如:
登录_手机号登录_默认
首页_推荐流_空状态
商品详情_已售罄
如果页面多,还可以加编号前缀(如 01_登录、02_首页),保证排序清晰,命名清楚的项目,后期维护时能节省不少时间。
回顾整个流程,画原型其实是一场从“思维”到“表达”的训练。你要先弄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再通过流程图梳理逻辑,用草图表达结构,最后借助工具实现交互。最重要的是,别等“准备好”才开始,边画边学,是最快的成长方式。现在就拿起纸笔,花15分钟画出一个你熟悉的APP页面吧,比如微信朋友圈。画完后对比原版,看看自己漏了什么。不要想太多,立刻动手。这15分钟,是你成为产品高手的第一步。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