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微交互
0.0°
2025-07-11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21 0 0 0

什么是微交互?微交互(即Micro-Interaction)是一种相对微观的人机交互方式,包含于产品内,是用户在完成某个小操作的特定瞬间产生的交互体验。

细心观察,其实这类微交互遍布于我们生活中。例如:打开健康码/付款码时手机屏幕自动变成高亮、手机切换静音模式时伴随着短暂震动提醒和静音icon浮现、邮箱登录时自动补全@xxx.com结尾、密码输入时自动脱敏处理成*号、浏览下拉时内容以瀑布流形式无缝刷新、钉钉内出现相同消息会自动合并降低刷屏情况......我们通常可能不太会注意到它们,但却能明显感知到它们的存在。

微交互的存在,是因为它能满足人们探索事物时对认知反馈的自然需求。用户希望在操作之后的得到即时的响应反馈,以确认他们的操作结果。

一、微交互的定义与组成

历史上微交互最早的出现是工程师Larry在给文字软件设计程序时,开创性的加入了鼠标操作和GUI图形界面,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复制、粘贴功能键。复制、粘贴就是精心设计过的微交互,没有任何提示、自然而然的完成指令,一直沿用至今。

Dan Saffer在《微交互》书中第一次描述了微交互的概念——这些微小的细节通常服务这些基本功能:向用户传达一个交流反馈或动作结果;帮助用户完成一个单独的任务;增强用户的直接操控感;让用户的操作得到视觉化以避免误操作。

最常见的开关和灯,就是一个微相互作用事件。分解微交互结构,主要由触发器、规则、反馈、循环与模式四要素组成。

触发器:任何微交互的第一部分都是触发器,触发器是微交互的起点。清晰的交互感知,可以是用户启动或系统启动。手动触发器包含控件、控件状态、文本或图示标签;系统触发器则只要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就会自动触发。

规则:微交互启动之后,软件检测到满足某些条件参数并引发动作,这就需要一套规则决定微交互的工作过程。设计规则时,需要结合实际交互情况,考虑是否可以映射出某种通用规则,并尽可能地细化到可执行层面。

反馈:让用户知道发生了什么,帮助用户理解系统规则,在微交互发生时看到、听到或感受到的都是反馈。设计反馈时要考虑环境变化、持续时间、强烈程度、重复次数。

循环与模式:循环与模式是影响微交互的元规则。循环的核心是设定持续时间及出现频率,决定微交互随时间的推移如何变化,扩展微交互的生命周期。不同模式场景,则可以快速设定不同的交互状态。

二、微交互的作用

微交互正在成为产品设计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好的产品往往把产品功能和细节处理做到极致。产品功能能将用户吸引过来,而赏心悦目的细节则能留住他们。微交互区别于功能,功能是具体复杂的主体,微交互是简单明了的辅助。虽然微交互通常只起到附属的或相对次要的辅助作用,但只要被用户注意到就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微交互是决定用户印象的关键之一,优秀的细节设计使我们的产品从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微观交互与宏观功能完美契合是最强大的。

微交互的作用有三点:(1)辅助用户在预期的场景下使用产品,提供的即时反馈符合用户的本能预期,提高契合度和认可度;(2)促进用户按预期的使用方式使用产品,引导理解逻辑和规则;(3)提升愉悦感,增加用户黏性,培养产品价值观和用户忠诚度;

三、微交互的应用体现、设计指南

微交互设计要结合产品性质、结构模式了解你的用户和使用场景,才会更加精准有效。微交互可以围绕主功能插入到各式各样的地方,结合之前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整理归纳后在日常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按钮形态

按钮常常可以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信息传达的工具来使用,设计师需要关注它的颜色、形状、布局和特效,确保用户体验上的无缝。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区分按钮在默认、Hover、点击、不可用时状态下对应的不同形态。布局上,新规范中内容区统一主按钮在左,符合Z字阅读习惯和自然眼动轨迹;在模态框中主按钮在右,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视觉落点原则。

2、显示状态进度

产品界面需要向用户指明正在发生的事,实时展示状态及进度变化。渐进式的信息呈现,能够友好地维持用户对产品的信任。例如上传/下载进度条,能够让用户了解进度消除疑惑。

3、可视化输入

数据输入在任何程序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论什么语言文本输入的成本一直都很高。可视化显示能够帮助用户理解信息格式、输入建议,是否正确输入了信息。视觉输入建立了用户的信任,相对立体地推进这个过程。例如,自动补全(自动填充)能通过预测在一定程度上提前给用户正确的输入内容,提供便捷提升效率。

4、校对验证信息 

表单设计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对于出错信息的处理。表单,尤其是长表单,填写内容极易出错。这时我们能做的微交互就是结合实时验证,让用户在输入的过程中就发现错误并进行修改,不用等到提交的时候再回过来处理。例如输入框校验到内容错误会出现红色光标焦点定位并给出提示。

5、减少操作步骤

对于微交互而言,少即是多。很多时候,一步能做到的不要两步才完成,一个界面能完成的不要来回跳转才完成。避免过于复杂,有时剔除某些元素反而能使界面更加简洁高效。微交互应是小而简单的,可以使用被人忽视的东西作为传达信息的载体。例如改良后的日期时间选择框,在一个界面能同时操作完日期和时间,就比来回切换友好很多。

6、行为引导

微交互中的提示、执行、奖励构成了习惯闭环,在用户重复执行相同动作时无形中塑造成习惯。通过鼓励用户与产品交互,引导用户参与执行特定的交互过程。例如蒙层引导、气泡教程就是行为引导的重要载体。

7、适当加入动效

动效常常作为环节之间的过渡,让转场和流程更加流畅平滑、降低卡顿或等待的焦虑。功能性动画能够减少用户对于场景切换/状态改变的认知负担,防止发生变化盲视;愉悦性动画则让微交互过程更加有趣,柔和的传达为界面注入生气。例如趣味加载等待动画,可以礼貌地告诉用户何时完成加载,使用户保持参与降低跳出率。

8、情感化设计

在交互中融入温度,一定程度上能给用户体验过程带来更多的情感化反应。如果能以一个自然人的姿态来同用户交流互动,赋予产品人格化,提升体验效果。例如缺省图的应用,比直白的文字更为生动有趣:

四、设计微交互的工具

移动端:Xcode、Android studio;网页端:Framer、CSS动画;界面之间的交互,可以使用 InVision、Marbel;想设计更详细的交互可以使用 Principle、Adobe CC、Origami Studio、Protopie;想设计动效,可以使用 After Effects等。

见微,是对生活中痛点的洞察,发现设计中的小而美,重视日常中的微交互。霍洛效应——如果用户喜欢产品的某个方面,可能会放大以至于对整个产品都有积极的态度,反之亦然。如果能够善用这一原理,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能够事半功倍,真正优秀的微交互处处体现对需求的用心打磨。

作为一名设计师,应以用户为中心,认识到了解并作出好的微交互的重要性。伟大的设计都是全栈性的,从功能到微交互都伟大。“那些令人爱不释手的应用,和那些令人难以忍受的应用,差别可能就在于微交互上”——这句话也是Dan Saffer 说的。

最后,希望通过本文有限的探索,启发各位读者和设计从业者们创造出更多小而美的创意。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更新:2025-07-11

收藏

0人已收藏

  • 1

    作品

  • 0

    粉丝

  • 2

    关注

    猜你喜欢

      2025-07-11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21 0 0 0

      微交互

      0.0°

      你确定要举报微交互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6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0
      0
      0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