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第338期:【需求分析】需求蔓延全方位剖析
概述:字数:1487。耗时:3.5分钟。适合人群:资深产品经理,UX,项目经理。本篇主要介绍了需求蔓延的7种原因。并且介绍了应对需求蔓延的9种办法。
产品研发过程,更适用于自研产品,每个版本的需求都是自己提的。
项目交付过程,更适用于“标准化产品”对客的“定制化交付”,需求是客户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些需求内容。
01为什么会出现需求蔓延
1无法闭环业务:原来的方案有漏洞,而双方都没有及时察觉,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发现了。
2花小钱办大事:甲方通过一些模棱两可的要求先把乙方招进来,在正式实施时再提出各种各样的特色化场景和诉求。
3拿标过度承诺:在售前阶段为了拿标,做出一些超纲的许诺为自己增加中标的可能性。
4偏好了解不够:不同的客户在管理政策、实施政策上的要求也是不一致的。
5双方认知偏差:在需求分析阶段发现,双方对于统一问题理解角度和思考方式不同。6配套调研不足:现在很少有完全独立的系统建设,平台的构建,都需要和多个关联方进行对接、交互。
7新政策分歧大:从提出需求,到走完售前流程可能已经过去了很久。此时市场上的新政策、新动态都可能会对原有的需求产生较大的冲击。
02怎样看待需求蔓延
首先,蔓延几乎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需求蔓延也不全都是弊端,从产品成熟度的角度来看,面对不同的客户诉求,产生不同的应用场景,本身对产品的迭代发展也有补充。
03如何应对需求蔓延
1情绪上要先接纳:人都是感性的动物,当我们被情绪影响之后,会做出很多不可控的错误决定。而且也许原本在客观条件下能够解决的问题,带上情绪之后也就很难解决。
2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自己的专业性快速获得对方的信任,在对方提出一些漫无边际的想法时,能够敏锐的觉察并适当引导,这些都是对我们极大的考验。
3先解决首要目标:关键性问题优先解决,非关键性问题是否可以往后安排;而且每个功能在实施时都有多种解决方案,对于非关键场景的蔓延需求,我们也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实现方式。
4协商需求的置换:蔓延的需求工作量为100人天,我们可以在原始合同中找一些80人天左右的非关键功能,进行置换。当然如果你可以置换出120人天的功能,那我愿奉你为最强。
5于客户沟通情感:非正式沟通时向客户诉苦,起码让客户从感情上认可我们多出来的工作量,最不济也能为后期的合作赚点感情加成。
6可借外力助内功:或者客户A始终坚持要这样做,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客户A的领导、或者A的关联部门来配合,阐述其中的难点与风险等等,从而逐渐达成目标。
7做好沟通及同步:和领导同步,和项目组同步,和客户同步。定期、高频汇报因为蔓延将产生的风险,汇报我们的解决方案,汇报整体进度等等。
8避免费力不讨好:加班加点把超纲的范围做完了,但是由于进度、质量、或者完整性等问题,依然得不到客户的认可。或者当客户的不满传到公司、传到领导耳边,也很可能得不到内部的认可。
9争取攒个新需求:团队既有新的合同额,工期又能适当往后缓一缓。但前提是我们要对这些需求有充足的理解,别在实践的过程中被人问住了,届时尴尬的可不仅仅是自己。
04怎样尽量避免蔓延的产生
1售前阶段与客户的目标、过程,努力对齐
通过一次次的售前交流,尽量使得客户与我们对于产品/项目的场景、关键流程达成一致。
2售前到实施之间的交接要把握关键
针对交接所遇到的问题,制定了交接规范。在交接规范中提到了一定要将这些内容和实施团队的负责人、需求分析人员写清楚、讲清楚。
3让产品或方案更完善
一个成熟的产品或者成熟的方案,几乎把客户想到的问题都解决了,那也就不会存在需求蔓延的问题。
05产品研发过程的需求蔓延
我们的需求池是来自于各方角色,因此每个版本中的需求合理性,或冲突性,或完整性是不太好保障的。产品团队针对需求池的维护、筛选、以及每个迭代版本内容的完整性分析,都是至关重要的。
读后感:需求蔓延的情况在B端软件尤为突出,要么用户没有想好需求到底是啥?很容易把团队带入深坑,而且这个坑还避免不了,那么骆驼的选择索性跳下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