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第334期:【心理理论】用户体...2024设计之旅19
0.0°
2024-08-09 好文转载 经验/观点 原作者: 未知 举报 474 0 0 0

第334期:【心理理论】用户体验中的20种心理学效应

概述:字数:2260。耗时:5.6分钟。适合人群:产品经理,用户研究。本篇主要介绍了20种心理学效应,以及在产品和设计领域的简单介绍。

1. 不明确性效应:一种认知偏差,即个人在面对不确定或模糊的信息时倾向于选择已知的信息。这种偏差被认为是由对做出错误决定的恐惧或对未知事物的恐惧造成的。

在面向用户的产品设计中,我们应该倾向于让用户避免未知状态,通过添加明确的细节最大程度的减少用户的歧义,在用户进行决策的时候避免用户资讯不足的情况,从而提高产品的转化率。

2. 锚定效应: 当一个人在做决定时过于依赖他们收到的第一条信息,这个最初的信息,被称为 “锚点”。

在面向用户的产品设计中,我们应该营造出让用户占便宜的假象,通过优惠策略类似的方式,给用户营造感知假象,进而提高我们的总交易额。

3. 注意力偏差:它发生在个体对某些刺激物的注意多于其他刺激物。它是一种选择性注意的形式,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先前的经验、情绪状态和环境线索。

故而:当给用户多项选择时,用户在查看所有可能的结果时,他们倾向于关注一些看起来合理且熟悉的选项,而忽略其他不熟悉或挑战性选项。

4. 获得性启发:一种心理捷径,在评价一个特定的主题、概念、方法或决定时,依赖于某个人脑海中立即出现的例子。

用户在操作软件界面时,往往按照脑海中的记忆或是操作习惯进行操作,所以我们在进行界面方案设计时,通用的部件尽量不要创新,尽量避免与 “获得性启发” 相悖,做出与用户认知不想匹配的设计方案。

5. 效用层叠:一个自我强化的集体信念形成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一个明确的认知引发了连锁反应,通过在公共话语中不断增加的可得性,使该认知越来越可信。

6. 逆火效应:试图说服某个人改变他们的意见或行为,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使他们更加固守原来的意见或行为。

当一个人的思想维度和你不在一个层次上的时候,就算你把心掏给对方看,也无法改变对方的认识,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也无法改变一个人的固有认知。

7. 从众效应:人们做某事或相信某事主要是因为其他人在做或相信它,而不考虑他们自己的信念,常被称为 “羊群效应” 。

用于描述人们顺应更大群体的意见和行动的行为。它是一种群体思维,可以导致非理性的决定,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环境中看到,如政治环境、商业环境和社交媒体。

8. 信念偏差:当人们根据自己现有的信念或假设,而不是根据证据或事实形成信念时,就会出现 “逻辑自洽” 的偏见,进而导致不正确的结论和决定。

受 “信念偏差” 的影响,当周边的人都说产品好且说服该用户的时候,用户形成逻辑自洽就会认为产品好,进而做出有利商家的决策。

9. 偏见盲点:人们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偏见。属于一种倾向,认为自己的偏见比别人少,或者不知道自己的偏见。

10. 啦啦队效应:人们在一个优秀的群体中比他们个人显得更有吸引力。由于当人们在一个群体中时,他们往往看起来更对称,有更多的面部表情,这可以使他们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11. 选择支持性偏差:在回忆过去的决定时,倾向于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即使与事实不符,大脑也会歪曲记忆,让该决定看起来是正确的。这种偏见经常出现,因为他们倾向于记住他们决定的积极方面,而忽略了消极方面。会导致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做出同样的决定,即使这些决定不符合他们的最佳利益。

12. 集群错觉:一种视觉错觉,即一组看似不相关的物体或数据点被视为形成集群或模式,而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人脑在随机数据中发现模式的自然倾向造成的,有可能会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假设进而形成错误的结论。

13. 舒适区效应:“温水煮青蛙”,当你沉浸在每天追剧、游戏、玩乐的时候,殊不知很多人还在默默地学习,假以时日你终将被所处行业或公司淘汰。因为城市在不停地发展的,只是发展的快或慢,没有倒退或者停滞的可能,同理一家公司也一样,不发展就是在等待关门大吉。

14. 确认偏差:“确认偏差” 通常与动机推理有关,即个人有动机捍卫自己的信念,并寻找支持其立场的信息。我们总是趋向于看见我们想看见的,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当我们认定了一个观点,大脑就会持续、有选择的去寻找证据来证明我们的观点是对的,那些证明我们是错的观点,则选择忽略和无视。

15. 一致性偏差:人们倾向于坚持最初形成的意见,因而会过度强调可验证其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或不考虑与其观点不一致的信息。也就是说,人们很少会去尝试那些可以推翻自己之前假设的实验数据,而是往往重复之前的实验。

16. 对比效应:即发生在对某一特定刺激物的感知,和受到邻近的另一不同或对比的刺激物的影响。换句话说,由于与第二个刺激物的比较,对第一个刺激物的感知被扭曲或夸大。

17. 知识的诅咒:即拥有高水平专业知识的人,可能会努力以一种让那些在该学科中知识或经验较少的人,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解释概念或想法。

一个简单的示意一个通用的符号,他们可能很轻松就能明白什么意思,但对于理解能力相对较低的人来说,认识起来可能就不那么容易。

18. 诱饵效应:在面临选择,引入第二或者第三选项时,影响用户决策的现象。诱饵选项被战略性地设计成不如其他选项之一,使其对决策者的吸引力降低,同时使其他选项更具吸引力。

19. 默认效应:人们倾向于坚持默认的选项或选择,即使它不是最好或最理想的选项。设计在我看来是平衡业务价值和用户价值的润滑剂。当然,如果调和不了两者,设计师应该拥抱业务价值,毕竟商业价值是公司所有人的共同方向。

20. 面额效应:“面额效应” 存在两种说法:

当使用的货币面额较大,反而人们倾向于花更多的钱,因为人们认为大面额的货币更有价值,并不愿意将其分解成小的面额;

金钱额度相等前提下,小面额的货币总是比大面额的货币更容易消费;

读后感:在设计产品的时候,经常用到这些理论,但是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不太深究。有了这些理论依据,能更好的做设计。同时,也是很好的理论依据。不难发现产品经理需要的更多的综合技能。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更新:2024-08-09

收藏

0人已收藏

骆驼在南京

问道产品,学研探讨,广结善缘 v:371548113

  • 799

    作品

  • 62

    粉丝

  • 93

    关注

  • 364期【户型选择】小户型..2025产品之旅12
  • 499:阅读关于小户..2025产品之旅12
  • 363期【幽灵门锁】幽灵..2025产品之旅11
  • 361【中岛台】中岛台..2025产品之旅09

    猜你喜欢

      2024-08-09 好文转载 经验/观点 原作者: 未知 举报 474 0 0 0

      第334期:【心理理论】用户体...2024设计之旅19

      0.0°

      你确定要举报第334期:【心理理论】用户体...2024设计之旅19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9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0
      0
      0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