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第333期:【方法论】就靠产品,白手起家做增长!
概述:字数:1690。适合人群:产品经理和创业者。本篇主要介绍了业务增长的核心是什么?产品。并且概述了关键公式:增长=需求*方案*共识*体验*场域*效率*口碑*流量。它们是你的产品能被用户感知到的所有环节的总和。
对于任何一个公司和业务来说,增长是最硬的道理,甚至说,它是一家公司能一直存在的唯一理由。业务不能持续稳定地增长,往往是企业上下所有人最大的焦虑,也是战略问题经营问题组织问题暴露的起点。
那增长是靠什么呢?
最常见的想法当然是,靠资源。资源,通俗的理解就是钱,也包括等价的关系、合作伙伴等等。现在大家嘴上天天都挂着的“流量”这个词,就是基于这种思维方式产生的。我们能看到的几乎所有帮助公司做增长的服务,都是基于资源的置换。花钱买广告位,花钱买短视频的观看量,用资源置换品牌合作等等。
那除了靠资源,还有一种想法是,靠红利。历史整体是公平的,但是在任何一个切片上,是不公平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一定存在着“资源洼地”。互联网刚兴起时候的bbs论坛,到后来的门户网站,到搜索引擎,移动互联网,微博,VX公众号,抖音等等。几乎每一种渠道在刚出现的时候,都会有“红利期”。抓住红利,甚至是持续抓住红利,也可以带来增长。
这两种想法哪个对呢?其实都没有错,这是非常常见的两种增长方式。但它们最大的问题是,大部分人没有办法用这两种方式能获得持续的增长。
这是为什么呢?先说资源,资源对于所有创业公司都是稀缺的,那没有钱,我们就干等着吗?再说说,红利红利之所以称之为红利,就是因为它存在时间不会太长。能持续抓住每一个红利期的人,一定是少数,每个人都能抓住的机会,已经不是红利了。你回看历史,每一个渠道的红利期的确是非常明显的,但是谁又能准确预测到下一个红利呢?
既然增长是用户价值的核心体现,增长又是公司和业务最大的正义,那么,大部分公司的增长,除了资源和红利,有没有更加底层、更加可控、更能跨越商业周期的增长方式?
这就是我们这门课的核心内容:靠产品增长。
靠产品增长的这套方法和逻辑,既是对好产品背后共同规律的总结,是你打造任何新产品都可以直接使用的方法论,也是给所有的公司和团队,在迭代产品、优化业务、驱动增长方面,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
为什么是我来讲?
我也尝试将我总结的一些方法论用在各个行业的产品设计中,无一例外地收获了好评,尤其是那些已经被资源和红利折磨得找不到北的业务,往往能帮他们发现一条本就存在、但是却一直没有注意到的增长之道。
在和罗振宇老师,脱不花老师的交流时,他们也鼓励我把这些经验沉淀下来,让更多做产品、求增长的人能看见。罗老师说:“靠产品增长,其实才是真实世界中,最常见的增长方式。”对于这一点,我深以为然,真实的东西,就因为太平常了,反而不太容易被注意到。
你能获得什么?
如果你问我,这门课学完你都能收获什么,那我在这并不想罗列一大串的课程亮点,你最大的收获,是一个神奇的乘法公式。你没听错,咱这不是数学课,是想学“白手起家也能做增长”的课,所以,这个乘法公式,是一个全新的增长公式,掌握了这个公式,就掌握了用产品驱动增长的全部方法。那我也不卖关子,这个公式就是:
增长=需求*方案*共识*体验*场域*效率*口碑*流量
你可以看到,这个公式里包含了8个独立因子,它们是你的产品能被用户感知到的所有环节的总和。这也是我们整套课的学习路线,我将带着你依次抵达这八站,对这八个因子的内涵和行动方案逐一拆解。可以说,把这8个因子做好,即使没有时代红利,没有站在风口,你也可以白手起家,用产品撬动增长。要知道,所有能持续增长的好产品,从来做的都不是加法,而是减法,但是带来的增长效果却是乘法。
想要做好产品的八个环节,肯定是有可落地可执行的方法和工具的,让你可感知,也可行动。我对这些方法的要求就一个:操作易上手,人人都适用。
适合谁来学?
首先,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或者一个业务的负责人,我强烈推荐你加入这门课,因为在我日常的工作中,这套方法,帮助最多的就是创业者和业务负责人。我将帮助你梳理出最清晰的打造产品和驱动增长的路径,这套方法可以帮助你优化你现有的业务和产品,也能随时为你打造新产品送上一份少走弯路的指南。
如果你是一个产品专业领域的工作者,我将给你带来全局的视角,和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底层规律,让你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在专业上为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提升自己的价值,在职业发展中更进一步。
读后感:业务的增长靠三点,一,红利;二,资源;三,产品。最后一点很重要,能把这一点做好,估计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把这八个因子一起考虑在内,非常有必要。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