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2023设计师跳槽万字实记
23.8°
2024-01-27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4561 7 4 2

2023年普通设计师跳槽大总结,包含大厂国企、私企面试问题、线上线下面试体验、测试题、心态变化,也可以说是从“跳槽到放弃”实记。


本篇文章算是自己2023年工作方面的大总结,整体内容以2023年7-9月【投简历面试】的过程记录为主,也可以说是从“跳槽到放弃”实记。


文很长,总字符在1,1000以上,有时间的话可以看完,时间有限的朋友可以挑感兴趣的看一下,里边包含了大厂国企、私企面试问题、线上线下面试体验、测试题、心态变化等多方面的个人真实体验,其中可能会有对大家有帮助的地方,当然,个人样本仅供参考,也欢迎你们一起探讨不同的观点。





第一篇  开始

平和   2023.7.17 周一


目前情况

普通二本,美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在职状态,已婚未育,28岁,坐标北京,从事UI设计,工作4年。


刚毕业时来到北京,拿着几个月天津实习经历,进了一家不到10人的创业公司呆了一年。后来经过当场上机测试入职了现在800人左右公司,到今年10月份就整整3年了,整体来说,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设计师



跳槽原因

说白了就是现在的公司呆久了乏了,工作没挑战性,薪资也不多,晋升空间有限,想在生育前拼两年。于是骑驴找马,或者说骑驴找驴,找到驴也想跳,因为去哪儿都是自己主动选择,比现在一成不变的强。



记录过程的原因

其实很早就有跳槽的想法了。在4月中旬投简历一周无果后,转向和团队包装公司项目,(公司B端项目链接)发表设计平台后,又重新调整了作品集和简历。其实也可以找人脉,搞一些内推机会,但是还是想自己先试,或者接一些小面试练练手,毕竟也有年头了没面试,内推机会也不能白白浪费,于是今儿开始第二轮的简历投放。


平台还是boss,相对4月份大多数的“未读”和少数的“已读不回”,现在情况好了很多,几乎没有“已读不回”的情况,投56个公司,除了“未读”之外,有15个回复,但面试还没接到,目前是已发作品集等待反馈的情况。


虽然距离成功跳槽还遥遥无期,甚至很有可能会失败,记录跳槽过程的目的,也是根据记录总结一下经验。





第二篇  第一个面试机会

较积极  2023.7.18 周二


第一个面试邀约

昨儿临下班稀里糊涂接到一个面试。为什么说稀里糊涂,因为当时投的时候单纯想随便接个面试找找状态,只看职位要求,没有看公司,也没有听过这个公司,后来搜索之后才知道是腾讯全资公司。


看了距离,离家也近,搜了脉脉,团队人数也可以,看了产品,更有挑战性,且审美、交互等整体质量相对较高,总的来说是一个好机会。伴随高兴之余,其实自己陷入了一点小焦虑。3年的时间没怎么面过试,本来想接点小公司练练手调整状态,但一下子给了想去公司的机会,有点不知所措。



初步准备

为了好好准备这次面试,今天就没有再像昨天那样继续投简历,而是把大部分时间了解他们产品、准备他们可能会问到的一些问题上。其实也看了几眼其他招聘,“今日回复”有记录、且比较符合职位要求的岗也寥寥无几,也就几个外包岗主动要学信网验证。岗位少,又有一个比较好的面试机会,所以接下来的打算是尽量准备的全面一点,多翻一翻求职面试专栏的文章



了解面试公司&岗位要求

因为面试公司是做数据可视化工具,用户面向个人和企业,岗位要求有一点是:理解B端/C端产品目标用户特征差异和使用场景,定义整体视觉风格,所以大概会问到B端与C端的差异之类的问题,还有如何将自己的作品集讲述的贴合他们的岗位要求,也需要梳理逻辑,将表达重点进行优先级排序。



小插曲

还有两个小插曲,本来定好周五下午面,准备这几天,正好面完周末复盘,HR说开例会,临时改到了周一上午。今儿中午又正好抢到了周天许巍的演唱会,犹豫第二天面试会不会状态不好,但还是付了款。都随缘吧,说不定看了许巍的【无尽光芒】,自己也打满了鸡血,面试也有光芒。



下一步计划

扯回来,现在计划一下这几天的安排。今天自我介绍必须要说的重点梳理出来,B端/C端差异最起码自然的说出3个点,周三顺一遍作品集的主次,周四顺作品集+看面试题,周五看公司产品,周六跟老公模拟面一下,大概这样。





第三篇  寻找其他机会

较积极  2023.7.19 周三


外包岗位分析

今日突然接了一个银行外包的电话面试。其实也就是与其他外包差不多了解一下现在的情况,比如目前做的东西,薪资能接受的范围。其实感觉外包岗看的更多的是你现在能做什么,了解一些表面的硬性条件,而人内在的一些观点、规划、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外包岗是不太在乎的。



主动出击感兴趣公司

休息时间看了看今日更新职位的企业。有一家猫猫狗狗公司,我特别感兴趣,虽然公司规模不大,距离也远一些,但是看着公司的氛围和做的东西,我都挺喜欢,大概是做智能家居、宠物APP之类的。因为本身就是铲屎的,退休之后的梦想甚至是当动物管理员的我,对这个公司确实是有点盲目喜欢了。不过岗位要求也确实跟我目前工作经历不匹配,但,管他呢,boss不理我,打开脉脉加了ceo,也想尝试一下这个机会。



执行当日计划

今天日常工作突然增多,所以到目前作品集还没有正式梳理,不过在早上跑步时已经嘟囔了一遍,脑子里的重点已经有了,自我介绍又重新用文字梳理了一遍。





第四篇  外包分析

较积极  2023.7.20 周四


外包薪资福利情况

今天星期四,也是投简历第四天,这一周快要过去了。早上主动投了10个以内的简历,但都是未读状态。主动找我的还是一些外包,而且外包的薪资是根据工作年限定的,而不完全是作品好坏,所以按4年的年资来说,大概是16k左右,12薪,社保按最低基数。



外包多的原因

外包多的原因,感觉总归是互联网大环境快速发展的红利期已经过去,正式岗人数饱和,所以大厂也多以外包的形势,低成本找点干碎活的人。也有了解过外包的一些其他问题,比如没归属感,总归是外包,心里也都明白。咋说呢,我一个是抱着练练面试的心态去和他们聊,看看行情,也衡量目前自己的价值,在一个是,抱着一定的侥幸心理,如果真的迫不得已,不想在这儿呆着,去了外包,好好表现,有了空的正式岗位能不能轮上我。明知这种几率很小,但还是抱着侥幸心理。



执行当日计划

今儿除了工作外,又梳理了一下B端与C端的差异重点,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B端与C端差异






第五篇  主动 or 被动

平和  2023.7.21 周五


水账

北京今日雨。早上依旧6点起床,看了眼窗外,地面上干的,水坑也没水滴,于是照样洗漱穿衣出去跑步。去跑步公园的路上开始崩雨滴,于是跑了半圈就买饭回家了。饭后距离上班还有一段时间,于是蹲在马桶上,说了一遍自我介绍并录音,4分钟,又按照自己的记忆盲顺了一遍作品集,和能记起的B端与C端的差异。



头部企业已裁员产品面试感受

中午收到了老公发的一条图片消息,是他与已离职产品的聊天截图。他说:公司调整薪资架构,P6及以上整体降薪,但是从之前的14薪改成了16薪,但这对大多数干活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毕竟能拿到高绩效16薪的名额有限。羡慕你已经离职。


而产品说到:各有各的苦,现在市场环境不好,出去找工作大概也涨不了薪资,面了几家公司,比较惨烈,大厂的岗位都是n个人对比,现在失业的人很多。



螺丝钉的思考

在职的人,在承受/接受着公司内部的考核。

离职的人,在承受/接受着社会市场的考核。

被动承受,还是主动接受?


我希望我是主动接受。不管是在职还是离职,跳槽还是安于现状,我都会希望在努力之后主动接受结果,不管结果是所谓的好还是坏,都对未来怀揣希望的过好当下。


想到这儿,突然感觉很庆幸。因为我能感觉到我拥有一个平静且积极的自我,看待事物的视角也逐渐清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提升,即使环境不好,但不会被焦虑笼罩太久,整体对未来是怀揣着希望的。


身心健康,认知自我,反思思考,及时记录,过好当下,注重过程,包容谦虚,学习提升,剩下的,随遇而安。





第六篇  重要机会面试实记

积极  2023.7.24 周一


面试前准备

今天早上10点面试。个人带着电脑、ipad,电脑已经提前打开作品集、线上项目的链接、文章记录、动效等。为什么不带硬盘而选择带电脑,因为考虑到之前面试,有遇到过用别人电脑操作习惯不同的问题,或者硬盘/U盘读取的问题,所以就自带电脑,用起来顺手,且在家已经把线上项目/站酷平台其他作品加载完成,省去联网或其他想不到的操作,节约大家的时间。



简历上的疏忽

自以为准备比较完整,但总有百密一疏,比如文字版简历没有提前打印出来,也没有核实有没有发给hr文字版简历,看见面试官拿着我作品集第二页的简介就进来了,所以这是一个以后需要注意的点。



面试结果

先说结果吧,这次面试结果自我感觉还可以,看面试官和hr的表情反馈,也是大致认可的。最后给了一个测试题,测试题如果通过,感觉接下来的二面问题也不会太大。给测试题时比较友好的一点是,对方考虑到自己是在职状态,所以放宽时间,这周末之前给到就可。


整体面试2个小时,设计负责人面1个多小时,HR面不到一个小时。设计负责人面的大致流程也像之前那样:自我介绍,讲一遍作品集,问几个问题。现在复盘一下几个问到的问题。



记录面试问题

作品集方面

1.设计关键词在UI页面中有哪些体现?

2.在B端产品设计中,有没有一个页面让你觉得在视觉上是出效果的?

3.当前的作品中,有没有你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举例说明

4.这个观点是怎么得来的,有没有数据验证?

5.这个项目的体量/用户量目前是多少?


个人向

1.你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希望加入一个什么样的团队

3.有没有想去的行业的公司

4.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其实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不过记得清楚的都是一些自己回答的不太好的一些点。比如,对于没有思考过的问题,过于啰嗦,把自己思考的过程都一股脑讲出来。在一些自己清楚的表达上,会因为紧张可能表达不清晰。所以应变和表达能力都需要再加强。



面试总结&下一步计划

整体来说,这个公司距离、环境、待遇等等我都比较满意,如果给offer我应该就跳了。所以接下来一周有的忙了,工作需求也忙,也忙着做测试题。希望下周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第七篇  低估自己的我

较积极  2023.7.25 周二


执行当日计划

今天开始正经梳理测试题。现在下午4点,已经完成了今天的计划,甚至超额完成,现在我的心情是有些开心,但隐约感觉心情有些失落,就想用文字分析一下自己。


分析心态变化

我感觉开心是因为在梳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计划的能力还不错,我也很开心我能相对之前的自己,有很大的进步。失落的原因呢,可能觉得自己低估了自己,有时候过于自卑,导致没有勇气去争取、尝试更有挑战性的事情,而且这种状态不止是之前,现在也是有些处于“没有勇气”的状态,“没有勇气”去内推面试更好的机会,“害怕”辜负帮我内推的亲人朋友。


如果没有面试,没有测试题,我不知道我能分析记录出来这些,先抛开真正能落地的问题,就是在思考问题整合的过程中,自己的一些辩证思维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在写出来之后心里觉得,哇,自己也能想到这些?而且这些东西不仅是因为工作经验才能写出来,还有投入专注、深入提问、且乐于发现、善于联想等各种综合原因才能梳理出来。



愚昧之巅的进化

写到这,我发现对于自己,并不是想炫耀或者骄傲于什么,而是与之前的自己相比较,我成长了太多:回顾过去,自己也曾站在“愚昧之巅”,那时候是自恋;自己也曾经历过绝望之谷,那时候是颓废;也正是经历了“愚昧和绝望”,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无知,从而不断的学习精进。


虽然还没有到多高的认知水平,但是自我感觉自己真的在往“成熟且自信”的路上走。我庆幸我的父母、周围的人所给予我的一切事物与经历,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我都心怀感恩,因为现在我能感觉到我很爱现在的自己,过去所有的经历造就了现在的我,感谢。

做改版测试题前的审题、思考、计划





第八篇  设计测试题

较积极  2023.7.27 周四


设计师是否应该做测试题

今日在设计群里看到了关于测试题的讨论。大概的内容是,不喜欢做测试,不信任一些公司,花时间精力做了测试题,还没有录用,好像就是在骗稿。


对于这种观点,正在做测试题的我,觉得有点怪。怪的点在于,我个人对测试的态度很理解,所以很真诚的对待,而我这种想法好像就是那个异类。



企业要求做测试题的原因

为什么我会理解做测试题,因为设计本身很主观,也会有各种渠道获得他人优秀作品,并进行借用,面试在几个小时,也没有办法真正能看出来一个人的能力,所以我理解做测试题的初衷,也避免了在试用期被裁,耽误大家时间的情况,这是对个人和公司都负责的一个态度。



个人需要有选择的去做

其次,测试题也是自己判断选择的去做的。既然已经选择要做测试题,说明也是想争取这份工作,自己有做和不做的权利,觉得不靠谱就可以不做,用时间去找更好的机会,既然选择做了,公司就有资格判断“过”和“不过”,如果“不过”,就说别人骗稿,怎么就不是自己个人能力有待提升呢?如果只找外界原因,只会更圈住自己。



以往做测试题的经历

我个人认为,关于测试题做的质量高低,除了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做测试题时的心态。个人从工作至今做过4份测试题,分别是游戏UI,能力不足,没过;大屏游戏规则设计,中国风,网吧做的,很用心,过了但因为钱少没去;中国某国企,在家做的公众号封面图&海报,过了因为不喜欢体制所以没去,当前的工作是当场上机2个多小时手绘测试得来的。所以感觉做测试题,其实更多的是为自己争取offer,给自己多一个选择。除此之外,测试题还练习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有能力,用心且好好做了,测试题甚至可以放在自己的作品集中,将设计思路全部记录下来,这也是区别于其他作品集,给自己的加分项。


好了,为了自己,继续认真去做测试题了。(整理的时候回看自己这段,不禁吐槽:这人真TM卷)





第九篇  二面失利后的反思

较消极  2023.8.07 周一


经历大波动后

没有记录的这段时间,心情经历了起起伏伏。腾讯全资的公司,一面过了,测试题过了,二面面试下来感觉不好,对方的回应大概挂了。总之,在面试过程中,有很多临时问题,下意识的回答还是过于幼稚/啰嗦,前几天进入了一种沮丧、自我否定的状态,毕竟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本很多,结果却并不是太好。现在调节好了情绪,所以通过回忆中的重点记录反思一下。



二面面试问题&个人回答&反思

1.自我介绍

沿用之前已经准备过后的自我介绍,大致讲了当前状态、所做工作、日常练习、跳槽原因。中规中矩。


2.在作品集中挑选一个自己认为能凸显出自己能力的项目,进行讲解

通过一面能了解到作品集吸引面试官的是HMI的界面设计,所以就讲了这个项目。但讲解内容停留在设计表面比较多,与面试公司所需的技能关联不大,或者有关联点并未想到表达出来,其实应该跳出他的框架,讲面试公司的测试题,因为自己也为测试题准备了很多,且是最近几天刚做的项目,记忆比较深刻。


3.通过讲解作品延伸出来的问题,这个项目与本公司可视化数据的工作内容,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一些可视化,图标和数据的结合,其实本身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回答的啰嗦且表面。其实应该说团队合作,沟通达成一致意见等等问题,而不是只停留在项目所呈现的本身。


4.为什么想跳槽?你觉得当前公司有什么不满意的点?你认为来到这个公司就不会遇到这些问题了吗?

当时回答的一般,脑子中也并没有太深记忆点。只能就现在的想法说一说。其实这种问题,感觉是考察我自己的一些判断力。跳槽的原因是麻了,想寻求改变,尽我自己的能力往好的方向改变,当然,一些超出可控外的原因往不好的方向走,也有考虑过。我也不会后悔,能接受。跳槽的判断除了根据过往的经验之外,还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比如也没有真正与团队内相处,也没有真正在工作中时间,所以总会有一些需要适应和磨合的过程。我只能表达自己有合作沟通方面的能力和磨合的准备耐心。


5.你用几个词总结你想加入的团队是什么样

其实这里“用几个词”就能感觉到,前边的回答过于啰嗦,所以后边的回答就尽量控制简洁。这个问题我回答的也一般。具体什么忘记了,只记得:高级感、反思、逻辑、理性。当说出高级感这个词是,自己就后悔了,于是解释道,自己不是踩一贬一,而是通过看面试公司的公开课,在讲课的同时了解了整个大致的工作流程和设计思路和想法,相对现在的公司,更流程化和更重视设计。反思复盘也是自驱力的一种,能将经历变成经验从而转化为自己能力,反思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而“逻辑、理性”,感觉设计经验多了之后,除了主观视觉的技法是一些基础,更多的发展方向是偏向逻辑的,需要了解更多产品、交互层面。


6.未来的职业规划想要的发展方向?

当时表达的意思是,我想在设计行业深耕,且设计之间都有联系,并不想给自己完全设限,想在设计大方向上进行其他方面的挑战和体验。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回答太实在了,其实就应该对面试公司的行业靠拢,而并不是笼统的回避。说白了,自己也在迷茫、探索方向的阶段,有些具体方向自己也并不能完全的把控,这个理由并不代表自己可以逃避这个问题,总要有一些规划。经过思考,自己现在的想法是在现有B端经验的基础上,在To B行业进行除了现公司之外的其他细分行业的尝试,可视化、企业服务工具、偏向交互和产品层。


7.过往的公司分别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能力?

毕业后的初创公司,人数少,需要设计不止做UI,工作的实践经验,使我有了设计更全面的能力基础。但当时设计只有我一人,所以选择了现在的的公司,所以在现在的公司,主要锻炼了自身团队协作的能力,和跨部门沟通的能力。


8.有什么问题想问?

当前这个岗主要需要设计师有什么样的能力?老板答道:有可视化的能力且想在可视化行业深耕下去的规划,还有就是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听完了我也并没有再多问下去,因为通过前边的回答,老板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其实我个人认为自己的劣势是缺乏可视化数据的经验,且并没有明确的表达对这个行业迫切的心。所以,当下觉得心里是为自己的表现感到失落的,于是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沮丧心态。



从自我否定到“想开”的变化原因

通过以上的回忆,能感觉出自己骨子里透露出来一股“自卑”的气息,一直在觉得自己应变能力差,口语表达能力也差,总结能力差,顾虑多。这也是我这几天陷入自我否定的原因。现在通过调节,整个人通透了很多。通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自我能感知到的,别人其实并不一定能感知。

自己有时候把一些缺点放大化,别人心里怎么想的其实自己并不知道,自己表达的别人记忆深刻的点,自己也并不知道,没必要因为自己臆想别人的想法,陷入一种内耗。


2.过去的已经过去,自己已经尽力,其他不可控的就随它吧。

过去已经形成,也已经给别人留下了某种既定印象,再怎么回头看也改变不了了,所以多向前看,少回头。


3.自己在努力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其他的东西。

比如做了测试题可以放进作品集;多了两次面试经验且进行了反思总结;又发现了自己的一些短板,可以以后刻意训练一下…相对这些,结果反而也没那么重要了。


4.未来也未必比现在好。

每个公司、每个环境、每个阶段其实并不会完美或一直完美,或多或少总会存在一些问题,有时候对未来过多美好的幻想和期望,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事情,就像用刻板印象在外层笼罩了一个泡泡,对未来有一层“期待”滤镜,当戳破泡泡时,现实没有了滤镜,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在那种情况,可能还会怀念现在迫切想逃离的一切。所以,尽量抛开刻板印象和滤镜,每个阶段都有好有坏,用“多面性”的视角理性看待事物变化更迭,这是需要给自己再三强调的。





第十篇  百度线上面试

较积极  2023.8.09 周三


突然的线上面试

昨天打开拉钩,发现前天百度邀请视频面试。从0-1设计AI工具的岗位,工作内容喜欢,公司大厂,薪资合适,整体机会很好,于是立马回复,昨天晚上下班后在家进行了一次较简单的一面。


面试自我感觉还可以,大概还是需要做测试题的,不过可以将前段时间做的其他公司测试题发给她,如果得到认可,就有可能就不用做了。(后期没有过)



线上面试的不好体验

但是线上面试相对于线下面,作为面试者的体验并不好,百度用了自己的协同工具——如流,我自己没有听过,更没有用过,即使已经提前调试设备,但是在投屏过程中还是遇到很多问题:网络加载慢,切换界面时卡顿,获取录音权限流程繁复…导致并没有很好的给面试官展示自己的作品。有尝试用拉钩网页端发送图片截图等方式,但是找了半天也并没有找到拉钩网页端聊天入口,再临时换其他工具也不可行。总之,不好用/不常用的工具真的耽误双方的时间影响效果,或者以后还是避免线上面试。



百度面试问题记录

问题还是之前面试总结的那些,不过有几个比较有趣的问题可以记录一下:


1.你有注意过其他企业比较好的官网设计吗?都有哪些?好在哪儿?


2.做运营活动比较好的app有哪些?简单说一下。

这2个问题考察了审美、日常观察能力,所以多看一些好的作品,多去发现记录,加深自己的记忆,形成自己的潜意识,总会有用武之地的。


3.这个PC项目分辨率适配的规则是什么?有没有考虑到ipad小屏呈现是什么样?

这个问题考察在工作当中的细节思考、作品集的真实性。我的回答是:根据栅格按固定比例去适配,ipad没有考虑到,因为当前项目ipad使用场景不多,如果ipad有需求,可能需要考虑重新设计排版交互等。



整体过程中的自我反思

昨天下午5点确定7:30的面试,其实也没有太多准备时间,不过自己还是根据【岗位要求】一条条的去梳理了一下【个人优势】,并按条理、有原因的记录了下来。因为【个人优势】在未来其他地方也可以通用,比如晋升、面试、合作等等。有时候即使知道自己有很多能力和技能,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并没有机会长时间的接触,别人是不知道的,且没有时间知道。所以在如何在短时间内,清晰表达出【个人优势】,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自己也需要对自己有比较清晰的认知,这样才能自信、谦虚、清晰的表达出来个人优势。



个人优势的表达

关于个人优势如何表达,我总结了4点:


• 内容

在内容上,其实只说自己有某某能力是空说无凭的,一定要按照过往经历经验举例说明。你可以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认为自己有这方面的能力?这个能力与其他人相比,能称为自己的优势吗?…深度考虑过后,将重点总结并表述出来。


• 数量

在数量上,个人的优势不宜太多,保持在5条以内。因为大部分人不是天才,也并不是全能的,过多反而成了炫耀,把控不住度会起到反作用。


• 顺序

在顺序上,自己需要梳理优先级。哪个是自己最强的优势?其次是什么?最后可说可不说的是什么?那是不是可以不说?优先说自己最强的优势,且分123点有条理的表达出来,加深对方的记忆。


• 场景

在场景上,不同的岗位/合作,需要适当进行顺序上的调整,对方最看重什么点,自己需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随机应变,脑筋灵活起来。


那延伸出一个问题: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一个准确的判断?这就需要另外的很重要的能力——倾听能力。因为大部分人理解的倾听,就是很表面的听说话,然后直接回应,其实中间省略了太多步骤。真正的有效倾听,是需要思辨的、很耗费精力的,简单来说是几个关键词:倾听、记录、发问、思考、回应,这并不是按照时间轴一步一步去做,有的步骤是同步进行、穿插进行的,比如【倾听过程】中进行【重点记录】,同时在【思考】,有疑问的点需要【发问确定】,再在脑中进行【思考,理解修正】,从而给出自己的【回应】,其实每个点还可以细说,但当前展开说需要耗费更多时间精力,还是需要循序渐进,一口吃不成胖子,所以以后慢慢实践总结。



收获总结

自己通过一次面试能总结记录联想出这么多的点,感觉不管面试结果好坏,过程总会有收获。





第十一篇  面试大总结

较消极  2023.8.31 周四


面试过程的心态变化

从7月17号开始投简历到现在,有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了。总共面了6家公司,还未找到合适的公司,以至于现在已经打消了一些跳槽的念头。原因还是老俗套,因为大环境,岗位少,找我的都是一些外包、小企业,虽然也有面了一个大厂,但是整个过程下来,感觉现在找工作真的好难,所以最近也并没有在坚持打卡了,而是在休息、反思、沉淀。



整体过程总结

先总结一下面试过程:

• 线下面试

1.腾讯全资可视化公司:1面技术过,测试题过,2面CEO挂,原因:可视化经验少,随机应变能力差,面试经验少,并没表达出自己优势

2.冥想类小公司:1面技术挂,原因:工作经验与工作内容不匹配,不相信我做C端APP的能力

3.国企:1面技术挂,原因:薪资不匹配


• 线上面试

1.百度:1面技术挂,原因:如流软件安装授权问题,导致没有投屏,并没有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当然也有其他

2.百度外包:1面技术过,测试题没做 原因:还是如流,未投屏,测试题复杂,已找好参考,但考虑到各种待遇,觉得即使过了,宁愿在现在公司,也不想去外包

3.美股上市新团队公司:1面技术过,2面运营负责人过,3面技术负责人过,4线下面技术负责人过,当前等待今晚5面CEO面(已拿到offer)



放弃唯一offer的原因

整体看下来,【美股上市新团队】公司整个过程就很长,很复杂,很奇怪。虽然当前公司的产品已经美股上市,但当前的产品是需要重新创建团队,2-3个月也没有招到几个人,而且面试设计岗的时间就很长,那其他岗到岗感觉也遥遥无期。行业问题,人的问题,各种都有,在昨天线下聊了之后,觉得真的确实不会太稳定,说不准入职后几个月就失业了,鸡飞蛋打。这也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过往的一些想法:设计都是相通的,各行各业都可以去尝试,只要是设计都可以做。



“不设限”的想法是不是要改变?

这种【不设限】的想法,经过面试、反思,导致现在的我有一些想法上的改变:毕竟我是要找一份工作,如果行业发展不好,整个行业都坍塌了,那我就失业了,再热爱设计,也没工作可做,养活不了自己,还谈什么热爱?所以对于设计来说,虽然工作内容大概总结都是是【想法在视觉上合理的呈现】,但是选择一个有一定发展前景的行业是能否长期【合理的呈现】的关键,所以现在我需要仔细思考一下“行业设限”的问题。



设计对产品的价值的怀疑

但是话说回来,我会想【设计对于产品的价值】到底是什么。首先,按目前的经验来说,整体看,设计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一环,重要的是产品和技术,设计大部分的功能是锦上添花,统一规范,提高用户体验,信息读取优先级,或者把一些东西包装的更好看去融资、割韭菜等面子工程。尤其在互联网行业,没有开发,自己的设计也并不会落地,而且现在有各种工具都可以取代设计:开源的组件库,AI绘画,AI视频,SD、MJ、GPT或者在路上的一些工具,都可以取代设计的创意/想法,这种工具,其实对于一部分公司来说完全够用了,这使我怀疑【人工设计的价值】。在整个产品研发线上,由于设计大部分是很主观的,也并没有一些数据能单独呈现设计的价值,所以很多东西都在意识层面,让我觉得与外界的交流是有阻断的。而设计本身是为人服务,也并不能脱离人,所以这个课题真的需要分类、长期的好好思考一下。



产品成功的几个要素

昨天有问到那个面试官【产品成功的几个要素】,我大概捋一下我个人目前的想法:


• 首先是大环境

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决定了整体行业的经济运转,人均GDP、发达国家的过往的经济趋势、国际关系、政府政策、泡沫经济、出生率死亡率、毕业人数…太多不可控因素影响着成功与否,而这种不可控的大环境,通俗点说,是【命运】,科学点说,是【时代性】。


• 其次是行业

某个行业有需求,如疫情时代蓬勃发展的线上协同工具,电商方向的直播带货、再已经过去红利期的自媒体…公司、用户有行业需求,这个行业就能快速发展,达到阶段性的某种成功(每个行业也有周期性,很难一直成功)。再就是基础的行业:教育、医疗、饮食、健身、出行、养老等等,这些行业已经有头部大厂占领市场,他们已经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客户和资源,资源是有限的,且人家的产品还在费尽心思的想着怎么再在用户中获取利益,其他企业再想分一杯羹,可能性不能说没有,而是小,不管在产品创意、技术实现、用户基础、市场运营、领导经验等。除非又创造出某个需求,创新出一个新行业,发现新商机,未来什么行业能向好发展?养老?医疗?复杂。难搞。


• 再一个是团队

这个点相对于前两个点,稍微能落地一些,团队中各岗位的组成,人之间的合作,过程的磨合,每个人能力的发挥程度,领导的决策能力,整体的驱动力…都是一个产品能产出且成功的关键。【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各司其事,各自做好各自擅长的事情,就能提升产品成功的可能性。这看起来是可控的。但实际上,人性的复杂,过程中人心的变化,人的性格习惯,甚至追踪到原生家庭、基因,说回去又是一个不太可控的事情。


说到这,可以总结产品成功的三个要素:天时地利人和。玄学了。不可控了。随机性了。难搞了。随缘了。去国企吧。考公考编吧。(这可能也是这几年考公考编人的心态)



个人奋斗决定下限&主动迎接不确定

不过我喜欢【老钱日日谈】中表达的一个意思:个人奋斗决定下限,时代性决定上限。我还是要通过我的奋斗决定我的下限的。


一眼到头的人生我不喜欢,不确定性的未来才有意思,人终归都要嗝屁,不管是有钱没钱,胖或瘦,丑或美等社会定义的规范规则等等,人生都是一场由生到死、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搞吧,干吧,整吧,拼吧。到嗝屁那天,回顾一生,不后悔就可以了。




———————————————————————————————————




今天是2024年1月25号,周四,我在工位上整理出了这篇文章。首先很感谢能看到这里的朋友,希望这片文章能给你或多或少带来一些想法或收获。


目前的我,距离那段经历已经过去将近半年,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开始慢慢的静下心来,没有太多功利性的在学习,学习的方式主要是看书,听播客,看b站课程,再进一步计划接下来的方向。回忆那段时间,自己也是努力了,对于我来说,过程大于结果,总结出来的这篇文章,也是一种收获。


未来的大致计划,出于热爱,我大概还是会坚持设计的整体方向,再多去学习,发挥自己擅长的地方,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进行创作,多记录,再发展一下其他的兴趣爱好,增进自己的可迁移能力,为未来设计行业的风险性做些准备。


一个普通设计师的自白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更新:2024-01-27

收藏

7人已收藏

砰砰佳

人丑嘴不甜嘚瑟还没钱

  • 3

    作品

  • 1

    粉丝

  • 0

    关注

  • 一些平面
  • 2021UI作品集

    猜你喜欢

      2024-01-27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4561 7 4 2

      2023设计师跳槽万字实记

      23.8°

      你确定要举报2023设计师跳槽万字实记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7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4
      7
      2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