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缺乏兴趣、不用心:有的人做这份工作仅仅是因为专业背景符合
糟糕的设计师
缺乏兴趣、不用心:有的人做这份工作仅仅是因为专业背景符合,或是其他原因,而并不是出于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工作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这样的话就不可能用心去做设计,做什么都是应付的态度,做什么都马马虎虎。作品既没有太大的问题,也没有太大的惊喜。
心态不好、顽固任性:遇到问题先抱怨,而不是去积极思考原因及解决办法,喜欢找客观理由,推脱责任,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很多设计师自尊心都非常强,不能轻易接受别人的反对意见。我自己刚刚工作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慢慢地发现,别人说的很多意见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如果能用心听取,自己就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当然,不靠谱的意见可以忽略。还有的设计师虽然专业水平尚可,但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极差,也难以承受工作中的不公,这样的设计师也很难得到周围人的认同。
不会合理安排时间:拖延散漫是设计师中非常常见的问题。开始的时候不着急,平时工作时间松散,效率低下,一看快到截止时间了,就开始通宵达旦地赶工。还有就是工作中不会合理分配时间,在重要的地方匆匆略过,在一些不重要的地方上却浪费大量时间。
时间估算不准:有的设计师估算时间过于乐观,导致工作延期。自己受苦受累不说,也给项目成员留下不靠谱的印象。当然也有设计师故意夸大工作量以给自己换取足够的时间,这也是不可取的。不会恰当表现:设计不光是出一份设计稿这么简单,你要懂得和别人沟通、宣传、推进你的方案,否则它就是一张废纸,不值一钱。很多设计师只知道埋头苦干,却不懂适度表现,存在感极低。当然过度表现也不好,会让人觉得功利、浮夸,正所谓“空桶格外响”。
过于被动:别人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被项目环境牵着鼻子走。安于现状,顺其自然,缺少改变环境的魄力。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差:不注重配合,自我意识过强,自作主张,不遵守流程等。
学习意愿不强:不喜欢阅读,不擅长总结及分享。视野狭窄,知识贫乏。不够专业:这是设计新人容易遇到的问题。没有真正理解交互设计的意义,被动地受制于产品经理的需求,不知不觉地就变成了“画线框图的”;设计前期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对各种特殊情况考虑不周,原型说明不够详细。设计稿的不准确不仅浪费其他环节的时间,对项目进度也会有重要影响。
从哪几方面来提高
从这些表象上来看,设计师在工作中需要从3方面来提升自己,即专业、沟通、流程。
很多设计师看了大量专业书籍,有了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做过的项目也不少,但是在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却还是非常有限。设计师不仅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良好的沟通、组织能力,流程意识,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专业能力真正发挥出来。
这里说的流程意识,并不是了解了第4章的内容就可以了。标准的流程虽然较为固定,但是结合具体情况,每个公司、每个项目又会有所差别。设计师需要根据产品、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流程并执行下去。能灵活运用才是最重要的。就像5.3节“设计师的逆袭”里提到的那样,会灵活运用规则的设计师即使遇到非常规情况,也能找到相应的方法来解决。另外,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提升项目效率,在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上进行一系列改进和突破,并巧妙地与团队成员进行配合,把优秀的设计方案顺利地在项目中执行下去。这正是我们在第6、7、8、9章里提到的内容。
只有把专业的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中,能很好地和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执行好设计方案,才能真正体现出设计师的价值来。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尤其是交互设计师,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专业人员,而是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具有专业技能的组织者、推动者、强大的执行者。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具体应该如何全方位提升专业、沟通、流程执行方面的能力,不断超越自我呢?在第11章中会有相关的介绍,然而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金子固然重要,但“点石成金”的能力更为难得。如何得到点石成金的能力?这首先需要设计师坚持不懈地提升自我修养。还记得我们在3.4节“什么样的应聘者更容易成功”里面提到的吗?一个有天赋的设计师首先对自己的职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其次他有很好的个人素养、本身就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他还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并通过后天的努力掌握了很多的设计技能。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项目经验积累,他便自然而然地在各方面都游刃有余,变得越来越优秀。兴趣、素养、思维、技能决定了你未来职业发展的优劣,而不纯粹是具体的知识或技能。所以要想变得优秀,不要先追逐“外功”,而是修炼好“内功”。内外兼修,方可成事。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