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第303期:【设计探讨】设计有没有原创一说精选
推荐理由:适合人群:设计师。阅读耗时:字数3298,约9.5分钟。一个创业者的艰辛历程,里面有一句话和你分享。设计师的落地能力,做设计不是在办公室里设计出来的,是在工厂不停沟通的过程中设计出来的。在产品设计上愿意和用户共创的设计业务需求,那么欢迎来找骆驼。
这次的主题是设计有没有原创一说。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说过:“卓越的艺术家抄袭,伟大的艺术家偷盗。”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也在多个场合引用过这句名言。
我把看简单归类成两种方法:树状阅读法跟邮件订阅法。
先说第一个。大部分设计师都看P,我有个要求就是不用手机看P。在手机上点是单向的点进,用电脑看我会把它立出标签页,如果直接点进去只能在作品里单个阅读,会错过这个页面其他的优秀作品。
我包括我们设计师都用这种方法,不管做方案做项目,包括平时浏览习惯都参照这个方法,这样才能大量看很多优秀案例。P有个相似性机制,我看的时候打开的标签至少有7~100个。我会要求自己看完,不看完这个浏览页我是不会关的。
第二个就是邮件订阅法。早期国内没有那么多优秀设计,很多案例来自国外网站。从大二开始我就找方法订阅全球网站。具体怎么订阅大家可以想办法,如果你真想学习就要有能找到解决方法的能力,这也是作为设计师的基本能力。
这个好处就是每天全球最前沿的设计案例都会发送到你的邮箱。我给自己的硬性要求就是我永远要把它们消灭完。
作为职业产品设计师,我觉得美学是最重要的。包括沟通,管理,对用户的了解,营销知识,工程结构,这些是后面的0,没有美学作为1,一切都没意义。
那么好的设计可以带来什么?
我们公司员工一直是女性居多。工作中发现女性在很多工作处理上会很细腻用心,相较男性而言她们在生活细节品质上要求也会更高,所以我们开始慢慢萌生了聚焦女性产品的念想。
前几年开始很多品牌工厂意识到给女性做产品会是一个趋势。
在设计方案之初的我在记事本里写过一段话,希望这个产品让用户觉得不是在使用一台复杂的机械工具,它应该精美至极,像小时候迷恋的精美玩具。愉悦地玩着有趣的玩具,兴致勃勃地用它来搭配一杯属于自己的果汁,这是属于自己的一个限定美好时刻。这是在开发中徘徊不定时给我们指明方向的一段话。
好设计能带来抗风险能力。市场的变数很难揣测,做好了设计,市场风向是好的就能得到更多回报,即便市场因为不可抗因素下滑,当你把产品打磨到极致还是能在品类里达到非常好的销售,这就是你的抗风险能力。
业内普遍不喜欢调整,因为有很多零件你可以直接采购不用自己研发,所以很多品牌都是觉得能省就省。但我们不一样,我们就是想把体验的每个细节都做好,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个细节在用户的什么使用场景下会让他瞬时或当下觉得非常方便,我们尽可能把所有细节做好,才能在不同用户之间满足他们不同的使用方式。
从专业角度来说,橙厨榨汁机性能足够强悍,因为独特时尚的设计让它成为了家电里最出圈的存在。我身边讨论这款机器最多的反而是那些平日里最不关心家电的精致女孩们。她们之所以谈论它,更多可能是因为它能给生活带来不同,更有趣的使用体验和更精致的生活方式,它不再是一款简单的榨汁机,更像是送给女性用户的礼物。很符合我们最早的设定,让家电不家电,尽量去除它的工具属性。
设计师只有了解越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反过来让你的设计更加的专业,去把控更多的东西,最后能够产生更高的价值。
现在直播成常态,我们在设计新产品的时候,就会考虑这个功能、形态、操作方式,在满足用户使用的前提下,是否更适合主播在镜头前的一个演示。
现在更想得到大众用户的认可,那才是最重要的,做某时是一种追求百分百的完美状态。甚至连一个提示产品功能贴纸都会去调整打样两个月。站在现在的角度来说过于夸张,但我只有你先掌握了极致刻画的能力,才能够在以后的其他工作中收放自如。
从完美到不完美的过程,不是说把作品做得不完美,是开始学会如何去站在用户的角度去看待产品,而不是花了很大精力的一个地方,可能用户根本不在意,用户有他在意的点。设计师不要在一些没必要的地方,毫无节制地去增加成本,这也是很多设计师创业失败的原因。
我们更多的是从公司、设计师、工程师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揣摩女性用户看一件产品的时候最注重什么,先看什么不看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再做收放取舍。
如果品类是给女性做的话,在很多女性眼里他们是不care的。用户里面绝大部分都是没学过设计的,你不可能跟用户这个细节是来自于什么设计理论,一个女生她不在意那个,你再怎么跟他解释,都是徒劳。不能去教育用户,教育成本是很高的。
有时候我的一些女性朋友,会跟他们聊一下,了解一些比如说购买喜好什么的。这是一些聊天记录,有些人问我是不是又谈恋爱了,怎么最近又变温柔了什么的,包括右边这个以前如果一个女生说一个狗是个熊,很多男生肯定会跟他争辩。根据我这些年慢慢的了解,我自己有了一个变化,你看我对他们说什么,没必要去像做产品一样,女生喜欢就喜欢,不喜欢你去说教是没有意义的。
设计师要向上学习,向很多行业的前辈,不只是设计专业的可能是营销、制造、贸易等,向他们去了解很多你认知之外的这些知识,你才能得到成长。 向下生活是什么意思呢?大趋势来说,大部分的消费其实都是偏向年轻市年轻人的市场,你应该一直的要向年轻的用户学习,不能学习,否则就不懂他们喜欢看什么软件,喜欢什么样的说话语气,审美发生了什么变化。
当你为用户做的足够多的时候,用户也会给你足够多的认可和回报,用户的认可和赞赏才是一个最高的奖项。 当然我对于公司来说奖项还是很重要的。对团队来说,年轻设计师来说,他的荣誉感和自我认可,营销传播也可以借助这些奖项,但他一定不是绝对的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这个奖项只是我们为用户做好产品的过程中顺带做的事。
专业设计师的真能力在于他能保证设计方案在落地过程中100%的还原出来,而不会被改的面目全非,设计师得了解足够多的东西,很多设计师只是做了张效果图,他们都没去过工厂,方案会被改的跟初创的时候面目全非。
一定要了解足够多的跨行业的东西,才能保证你设计的时候的准确性,可行性,品质感。官方的照片拍得很漂亮,修得很漂亮。但是你保证不了用户,没有经过专业的摄影或者专业的设计的训练,拍的图评论晒单,拍出来的图也好看。
设计师的落地能力,做设计不是在办公室里设计出来的,是在工厂不停沟通的过程中设计出来的。我没有任何家电的经验,对家具经页完全不了解,但是这不妨碍做得很好,它的可能零件数量就是我之前做的某产品的可能10倍以上。 首先,买来市面所有的同类产品拆开,从别人的产品拆机的过程了解到哪些是优劣和劣势,可以学习到一些结构知识,工艺的知识,如何用更好的设计去合理的超越。在这个过程中再去把这些知识带进到设计里面,才能让你去做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甚至是具有抗风险能力的。 在市场上的好产品,我当时列了差不多 100 多个,设计师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型的专业。不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个产品、只做同一个品类的产品。得有一个快速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的越多,有量的积累,就会有化学反应。在做新品类的时候,学习的速度就会是翻倍型的增长。
我们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品牌,未来一定是中国品牌的时代,让世界认知到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但同时其实我们还缺少体量不算巨大,但却能彰显一个国家审美追求精神的品牌。 我们想做这种小而美的品牌,有一定的商业规模,但相对于巨头来说小。虽然我们现在非常渺小,称不上什么分量。但当我们有点能力的时候,我们受益于中国这片深耕了几十年的肥沃的制造业的土壤之时,我们这代人是否也应该有责任去做一些力损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微步足道的一小步。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渺小没有意义,那么现状就不会有人去改变。如果每个渺小的人,每颗渺小的水滴,相信推动的意义,越来越多的水滴参与进来的时候,就会汇集成江河,最后汇集成海洋,再在这个时代的风口像形成浪潮。
读后感
骆驼其实非常喜欢在PC端的桌面进行类似的创作,这样可以承载更多的内容,其实,不然,在做设计的时候,我更喜欢要求自己的学员离开互联网,这样做设计的时候动力十足,请记住互联网不是我们的动力源泉,大脑才是我们创作的源泉,还有一个你猜猜是什么呢?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