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第300期:【产品规范】产品规范制定详解
推荐理由:适合人群:设计师。阅读耗时:字数4343,约12.5分钟。设计产出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就是产品规范,他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跨部门和跨项目,这就非常重要,透过一个小小的规范,就能窥见一个企业的服务能力。有需要产品跨越1.0版欢迎找我。
1. 如何理解交互规范
设计规范对 产品设计、研发开发、用户使用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产品设计:保障产品内不同模块的设计一致性,同时提高不同设计师间的设计、协作效率
研发开发:通过定义的标准规范,提高流程、组件的复用率,提高整体开发效率
用户使用:让用户能够在产品全局感受到统一且完整的体验,降低使用成本和学习难度。
从用户体验要素来看,视觉主要是在表现层,框架层,进行规范的统一,主要包括:形、色、字、构、质、动 六个层面。
而交互角度相对抽象,主要针对于产品的结构层,框架层,入手,定义统一的交互规范,指导页面、流程搭建和组件使用规则。包括:全局原则、页面布局、通用流程、标准组件、文案规范。
2. 不同阶段应该定义哪些交互规范?
产品探索初期:
该阶段的产品核心目标是验证产品或商业模型,,业务需求都是小步快跑、频繁迭代。产品处于从0到1的野蛮生长状态,存在着“先满足功能,再优化体验”的情况。
搭建目的:通过定义原则,梳理关键页面和流程,搭建基本的规范框架。既让团队对产品有统一的设计价值观和认知判断;从页面到流程,又能对应设计参照标准。
搭建范围:全局原则,页面布局,通用流程
产品稳定发展期:
该阶段的产品基本形态已稳定,也形成了初步的模型结构。后续迭代是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增加或优化功能。
搭建目的:通过回溯整理过往设计,沉淀优化成完整的交互规范。再根据规范统一产品体验,进一步优化流程和效率, 让整个产品体验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搭建范围:全局原则,页面布局,通用流程,标准组件,文案规范。
3. 如何定义,交互规范
3.1 定义交互规范的原则
在定义交互规范时,有三点原则:
原则一:保持规范的业务性。设计规范既要贴合业务场景归纳完整,同时又要避免凭空定义脱离实际。故我们定义时要代入业务规划,尽量富有前瞻性,这样定义的规范不仅能覆盖当前需要,同时后续也能更好地迭代。
原则二:保持规范的专注性。有的放矢,明确内容优先级,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和形式主义。对于优先级高的关键内容重点描述;优先级低的内容可简要描述,避免事无巨细降低效率。
原则三:保持规范的生长性。设计规范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跟随业务发展不断迭代完善的,所以需要阶段性的回顾规范。
在找到自己当前所属的产品阶段、明确要建立哪些设计规范后,具体应该如何进行落地执行呢?建议从以下4个步骤入手。
3.2 第一步:定义规范分类
一个完整的交互规范分为:全局原则,页面布局,通用流程,标准组件,文案规范,五个维度,但每个维度具体含有哪些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通用的做法有两种:
方式一:整理业务场景下不同的页面、流程等,并进行抽象合并。全局原则,页面框架,和通用流程,具有强业务导向,可以采用此方式。
方式二:参考行业通用规范的定义,先罗列完整,再根据产品实际业务需要进行增删改。
标准组件,文案规范,已经在行业内有了不少科学的目录和沉淀,可以采用此方式,例如下图组件的梳理。
3.3 第二步:确定分工排期
有了具体内容作为依据,便可以根据此进行排期分工。
分工原则:推荐按规范分类进行分工,一个大的分类由一人负责,保证专注性。同时团队交互最好都能参与,保证后续对规范更好的沿用。
排期原则:定义规范,和输出需求,两者经常要并行处理,此时提高效率,控制投入产出比就很重要了。
有3个思路可以综合参考:
并行的思路:在定义完全局原则,后,剩下的页面、流程、组件、文案都可考虑并行定义,彼此之间没有明确的依赖项。
迭代的思路:近期有迭代的版本,
复用的思路:某些典型页面、典型流程、典型组件涉及面广,许多需求的设计都将借鉴参考,亦可优先抽象定义。
3.4 第三步:统一撰写原则
设计规范是由不同的设计师一起合作完成,所以我们尽量在一开始,就需要统一规范的撰写和展现形式。以此提高后续合并的效率,同时又能保证其阅读体验,让其它使用者能够更好遵循。定义了几个关键原则:
目录完整:高效检索,快速让使用者找到需要的内容;
原则清晰:抽象的内容往往含有许多概念和原则,需要让使用者先理解再参考,才能保证后续使用正确、举一反三;
多图少字:没有人喜欢看字,图片更容易吸收;
搭配案例:让使用者更好的代入场景,理解和使用规范;
3.5 第四步:定义具体规范
前面铺垫了许多流程性的内容,就像我们日常输出设计需求一样,大家或多或少在工作中都有遇到过。依然分成5个环节一一讲解。
3.5.1 全局原则
目标:明确影响整站各个模块、各个页面设计的原则和规范,指导我们后续各种规范的定义和设计。
而全局原则也分两种:设计原则和业务原则两种
设计原则:每个完整的设计规范都需要包含的内容。看似相对务虚的东西,实则影响后续整个设计方向。
业务原则:源自实际业务本身产生的问题,行业内没有标准定义。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推导出具体目标,最后再统一制定规范解决业务问题。
全局原则:没有维度高低之分,例如可能全局涉及到的右键菜单,也能被定义成全局原则。只要能够实际解决你业务的需要,能够覆盖整站各个部分,都可以纳为全局原则。
3.5.2 页面框架
目标:梳理整站所有关键页面,整理抽象成相对固定的 框架布局&功能分区 让后续设计新页面时能遵循规律、找到参考。
页面框架的搭建一般由四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收集页面:根据早期定义的规范分类,收集展示所有相同层级的页面。这些在定义规范分类时,应该已收集完成。
第二步,框架布局:提取共性,搭建框架和布局,明确页面大的区域划分和结构。
第三步,功能分区:基于框架布局,细化区域内具体的业务功能属性。这部分是页面框架内最接地气最具指导性的内容,同时也是最难定义的。
第四步,加入案例:将刚刚定义的布局框架与功能分区,与实际案例完整结合,便于后续理解和沿用。
3.5.3 通用流程
目标:梳理整站所有流程,对那些可复用的流程进行整理、抽象、封装。让后续设计师和研发能够直接沿用。
可复用的流程:在多个场景下,不改变其原有业务逻辑的情况下能够既插既用。往往一个通用流程中,不同的步骤亦可以打散,重新拼装成不同的流程,以适配具体的场景使用。
对于设计师要做的,就是识别具体的通用流程有哪些,并将其给步骤化,串联起来。当有新的需求来的时候,判断能直接复用,还是需要重新组装,亦或是新增步骤。
3.5.4 标准组件
目标:将产品内使用过的组件整理成标准组件,统一定义规则,让后续设计和研发时能直接调取组件,提高设计和研发效率。其实行业中已经有很多通用组件,可以快速调用。故基于这个背景,结合“需求设计流程”和“组件整理流程”,有两种高效定义标准组件的方式:
方式一:调用行业通用组件
第一步,业务设计确定基本逻辑;
第二步,挑选行业通用组件,增加业务规则;
第三步,视觉根据全局视觉原则,设计新的样式;
第四步,将交互规则、视觉样式合并,统一成标准组件。基础规则直接引用行业组件已定义的内容,场景规则按需补充;
方式二:业务定制组件
第一步,进行正常的业务设计。交互根据需求搭建原型,视觉设计具体样式。
第二步,判断组件是否通用,是否可复用到其它场景。例如:分享对话框,不同的内容分享都能够用得到,像这种就是可抽象成标准组件的典型案例。
第三步,定义标准组件规范。简单的组件展示具体样式即可,团队内设计师基本认知一致,无需重新学习。而复杂的组件为保证后续的正确复用,建议包括以下内容:
更新日志:因为组件是变动最多的规范,需要明确具体的版本和改动点。
组件定义:简要介绍用途和使用规则。
组件结构:介绍组件构成、功能分区、分区定义,详细展示不同分区内具体信息和对应规则。
使用场景:详细区分多种场景下不同的使用方式,明确给予使用指导。
设计方案:备选,如果比较复杂的组件且涉及到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考虑复制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嵌入其中。
第四步,跟研发沟通,封装成标准组件。这一步是非常关键也是重要的一步。
3.5.5 文案规范
目标:将产品内各个场景内文案进行整理,帮助业务更准确表达意图,让设计师更好沿用,同时让用户感受到一致的产品风格。
文案就像“产品对用户说的话”,不同的人说话方式可能并不一样,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清晰明了的语言表述,让用户更容易理解;符合产品气质的语气,能拉近产品与用户的距离;统一的文案描述,又能让用户在整站一致的语境下体验产品。
需要定义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3个部分:
1. 语言:语言是指我们通过什么样的规则来组合文字,让它形成一种惯用的表达方式。单纯说规则可能太虚了,在实际定义规范时,还要如下图所示,加上实际案例示意避免误解。
2. 语气:语气是可以体现产品气质和风格,定义时要结合全局原则内的设计价值观,明确产品性格后才能更好的定义出符合产品的语气风格。同一种语境下不同风格的文案就有明显差异。如网络异常时:
• 俏皮的文案可能是:网络开小差,请稍等一下
• 而正经的文案可能是:网络异常,稍后重试
3. 书写规则:主要包括常用词汇的书写方式,例如日期简写方式,英文大小写方式,使用全角标点符号,等。以及易错的词汇短语示意。
4.具体使用指南:以上语言,语气,书写规则,3个部分,是构成全局文案的基础规范。如果有充足时间的团队,可以考虑再结合实际业务,分别定义不同场景和组件下具体的使用指南。
4.如何推进,交互规范
定义完交互规范,后续将考虑如何将其顺利的推进落地。本文罗列几个推进时重点需要注意的事项。
4.1 团队评审,达成一致
规范的定义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团队事情,它将关系到每个后续每个人的设计产出。所以在制定规范期间,应该定期在团队中进行设计评审。这不仅是评审设计好坏的过程,更是让团队达成一致、大家更深入了解如何使用规范的过程。
4.2 善用工具,沉淀规范
规范搭建的过程中,有很多痛点:组件库需要多人参与维护和创建,容易造成冲突内容丢失;同时沉淀规范文档时,需要图片逐一复制、粘贴到文档内,更新时又要重复一遍这样的操作。
首先组件库支持多人同时维护,差量更新;其次组件库上传后,可以自动生成/更新规范文档,避免反复编写文档,整体提效;最后当组件库有新版本时,会自动提醒团队内其他成员进行更新。
4.3 运用规范,指导设计
搭建规范的过程其实也是整体设计走查的过程,我们会发现有些设计可能有体验问题,或不符合规范。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对这些设计进行标记。在规范定义完成之后,迭代排期优化线上的设计。
读后感
在设计规范中,往往最容易忽视的地方是文案的使用规则,多年的摸索发现这恰恰是最重要的,因为语言和文字表达是最直接有效的。另一个就是场景的描述,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组件,使用场景的描述有为重要。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