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你100%会遇到的ui问题,没遇到来打我!
0.0°
2022-04-13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17073 177 314 5


今天和大家分享几个每个ui设计师都会遇到的知识点,内容如下:


01  底部导航和内容的区分方式

大部分app产品页面都是带有底部导航的,正常来说,底部导航是需要和内容部分做一点区分的,如果底部导航是纯白色,内容区域也有大面积纯白色,二者相遇后,就会傻傻分不清楚。

那如何做区分呢?我看了很多产品后,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加一条灰色的线

有些加的1px,比如站酷的:


有的是加的0.5px,比如知乎的: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稍微细一点的,会稍微精致一些。


第二种:导航本身是灰色

如果导航本身是灰色,那就不用加线了,直接就可以和内容进行区分,比如qq的:

可以注意下,现在很多app的底部导航有一点的透明加模糊的效果,还是比较舒服的。


第三种:加投影

也有一些产品底部导航是白色,但不加横线,而是加投影来进行区分,比如:

我觉得效果也还行。

以上就是我目前看到的三种处理方式,大家可以根据自身产品风格来选择使用哪种方案。



02  已填写与未填写内容的区分方式

最近做了一些关于个人信息填写、账号绑定的页面,所以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已填写和未填写的部分,没有做状态区分,用户识别起来就会有一定的成本,比如有些平台的效果是这样的:

已填内容和未填内容都是很浅很灰的字体,分区效果不明显,识别成本就会有点高。


看了很多产品的方案,大致可以用以下三种方式来进行区分:

第一种,已填内容为黑色,未填内容为灰色:


第二种,已填内容为蓝色,未填内容为灰色:


第三种,已填内容为灰色,未填内容为空:

我个人还是比较偏向第一种方式,填写了内容就亮起来,但也不用太亮(比如使用蓝色),黑色表示有内容,灰色表示暂无内容,够用!


03 信息流的区分方式

我们经常会做一些关于图文信息流的排版,信息与信息之间如何区隔呢?正好最近在做,稍微归下类,找到四种区分方式:


第一种:线条区分,比如像网易云、朋友圈等等:


第二种:色块区分,比如快看、吧嗒等等:


第三种:卡片区分,像唱吧、美团外卖等等,直接用卡片把每个信息进行包裹来区分:


第四种:间距区分,像站酷这种,中间不加任何区分元素,只有间距,但是这种一般使用在信息相对比较简单、大图片场景:

以上几种方式,可根据自己内容复杂程度、信息层级、设计风格等多个维度来进行选取使用,只要有理有据即可。


总结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几个小点,因为平时工作上会遇到,所以就多去看了看别的产品,然后总结一下和大家分享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微信公众号:菜心设计铺

更新:2022-04-13

收藏

177人已收藏

菜心设计铺

微信公众号:菜心设计铺

  • 123

    作品

  • 2.2w

    粉丝

  • 100

    关注

  • 第一次做插画视觉,真没想到有这么难!
  • 做了三年设计,第一次包装作品,献丑了!
  • 《菜心工作室 x 摩尔线程》
  • 原来我这一项这么弱,献丑了!

    猜你喜欢

      2022-04-13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17073 177 314 5

      你100%会遇到的ui问题,没遇到来打我!

      0.0°

      你确定要举报你100%会遇到的ui问题,没遇到来打我!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3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314
      177
      5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