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2021年第一期|交互细节剖释,产品体验日记
0.0°
2021-11-12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639 1 0 0

2021年第一期产品体验日记「行动力」---以编辑至五期,持续更新


初衷是找点事情能提升自己,并为看的书找地方实践以可加强记忆和理解。任何设计都有优秀之处,发现这些点并找寻依据分析优劣,为自己以后的设计奠定基础。

开始写时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需要对某个应用进行深度体验才可发现那些巧妙的设计。虽然有些慢但庆幸没有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一起搞呀!


2021年 |第一期目录


1.「哔哩哔哩」三连弹窗

2.「网易新闻/喜马拉雅听书」列表设计

3.「易车/汽车之家」车型标签

4.「喜马拉雅听书」首页听头条板块

5.「樊登读书」登录页面-随便看看

6.「喜马拉雅听书」老年模式对老年人的关怀

7.「菜鸟裹裹」下拉待取件页面放大地图

8.「夸克游览器」下方搜索栏

9.「反诈短信」iPhone重要安全信息提醒

10.「微信」朋友圈图片拖动删除;微信消息撤回后可重新编辑

11.「小宇宙」快进30s,快退15s

12.「哔哩哔哩」放映厅及信息录入方式

13.「哔哩哔哩」B站首页排行榜去中心化

14.「IOS」点击时间返回顶部

15.「支付宝」上滑缩略图后台模糊显示


1.「哔哩哔哩」三连弹窗

产品体验:

哔哩哔哩在视频中增加三连弹窗,可以对视频直接进行“关注、点赞、投币、收藏”的操作。

设计思考:

观众的评价是对视频创作者视频质量最直接的反馈,也是对创作者的激励,鼓励其创作出质量更高的作品,同时吸引更多的用户群体和更多的创作者。原有的“三连”在全屏幕观看视频时需点击屏幕呼出菜单或取消全屏后方可进行操作,操作的路径过长成本过高加上用户已经看完视频,与视频创作者的共情点已过,除非视频真的戳中了用户的“点”,否则用户用关闭页面,优秀视频创作者便会失去此次反馈的机会。

新增的三连弹窗可以使用户与创作者产生互动,譬如上图所示。在视频“GET”到用户的点时,用户可以及时给予反馈。从而增加了用户的观看体验的同时也激励了创作者。但当把控制权放给创作者时,没有考虑到创作者的多样性,有优秀的创作者宜有平凡的创作者,当创作者随意使用此功能时,势必会对视频内容造成遮挡。用户也会产生“这种作品也想要点赞”的想法。

至于改进有网友提出设置关闭权限,我认为如果提供关闭权限,那么该功能形同虚设,为之做的努力也会白费。当即可以做的是否可以把非全屏状态下的该功能关闭,因为非全屏时点赞按钮就在下方,弹窗过大。完全挡住了视频内容。其他的改进方案静等官方方案。


2.「网易新闻/喜马拉雅听书」列表设计

产品体验:

自18开始使用网易新闻,特别是去年疫情期间,使用更为频繁。最近77.0更新了视觉设计,由分割线更新为卡片式。而喜马拉雅听书便是从卡片式返回了分割线。

设计思考:

近两年卡片式设计十分流行,但不是所有应用都适合卡片式设计,像喜马拉雅听书先改为卡片式后又改回了分割线分隔。网易新闻为信息类应用,新闻标题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用户需要能够清晰明确的查看。卡片设计不但能很好的解决内容与内容的区块分隔,还能让用户在长屏滑动中依旧可以很好的明确每一块的内容。而在喜马拉雅听书中,页面显示的为书籍名称,虽然书籍名称也是原作者精心所作,但由于书籍普遍篇幅较长,用户往往不能从标题中了解到书籍。所以分割线更适合用户快速浏览以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而卡片设计视觉阻力较大,便不适合此类应用使用。


3.「易车/汽车之家」车型标签

产品体验:

易车对一些既有两厢车又有三厢车的车型增加了标签提示。

设计思考:

首先是汽车应用的服务群体是很大的,其次汽车种类又是众多的。用户不可能全面的去了解每一台车的具体型号、配置以及性能,对于专业用户这可能是小问题。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他的场景可能是在其他渠道心仪了某辆车,而品牌代号和外观可能是对用户印象最深的,特别是外观。有些车可能同时有两厢车型和三厢车型,用户通过代号无法明确了解,就给用户带来了体验的断层。易车贴心的发现了这个细节并给予了提示,虽然是很细微的改善。却使用户的整个使用流程畅通无阻,甚至感觉不到这个细微的存在。但如果缺失这个提示就会给用户带来极大不便。


4.「喜马拉雅听书」首页听头条板块

产品体验:

喜马拉雅将电台头条放置于首页主要位置,内容实时更新。一触即播,内容可控。

设计思考:

自1926年第一座官办电台在哈尔滨成立,中国广播已经走过了95个岁月。传统的FM广播通过收音机调频收听音频节目,后来智能手机发展亦支持FM调频收音机功能,在传统FM广播的用户中,车载用户也不在少数。这种收听方式的优点在于内容的及时更新,接收方便。缺点是听众不能选择栏目,只能选择频道,广告多,需要打破“我播你听”的模式僵局。

喜马拉雅的传统用户都是依赖度很高的有声书籍听众,此次喜马拉雅将电台功能放置于首页中心位置,说明他有益去吸收那些对“小说”依赖性不高,喜欢收听广播(车载广播用户数量庞大)的用户。喜马拉雅听书的电台板块为实时更新,内容也都是当前的时事热点,用户收听内容是可控的。不但吸收了FM广播的时效性,也弥补了传统FM的劣势。


5.「樊登读书」登录页面-随便看看

产品体验:

樊登读书可不登录体验产品部分功能,给用户足够的宽容和隐私保护。

设计思考:

315晚会再次将个人信息泄漏推至舆论的风头浪尖,回顾近年来的新闻曝光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层出不穷。而手机号是最容易泄漏且感觉最明显的被侵犯隐私行为,最泛滥的属于教育类软件和汽车类软件,几乎一注册就意味着信息泄漏必然会有人联系自己推销产品,并且这些都是在登录时就授权了隐私政策和服务协议,而这些协议一般为默认勾选或不得不勾选。现在的app大多数都需要登录授权后方可使用,对于有些app注册登录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又将其卸载,不但没有得到服务的而且又泄漏了自己的手机号信息。

樊登读书提供给用户“试用期”,用户可不必登录和授权便可使用部分功能,避免了用户在没有体验产品时,便交上个人信息的情况。用户在体验满意后要想使用完整功能就不得不登录,从而也避免了用户流失。而不满意又可“全身而退”不留下任何痕迹。这个流程也像极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即看到产品满意后付款而不是在未知的产品样貌前付款,在现实中得到了良好的映射,不但体现了产品的豁达和宽容也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好感和满意度。


6.「喜马拉雅听书」老年模式对老年人的关怀

产品体验:

喜马拉雅听书提供了老年人模式,大字号大模块,功能简化,无弹窗,无广告充分考虑。

设计思考:

智能手机对老年人带来的不便在去年疫情期间被不断放大,只要出门,不管去哪都需要健康码,我们常常看到因没有健康码而被拒之门外的老年人。除了疫情期间,现在的网络支付、网约车、火车票、医院挂号都需要手机操作。使老年人不得不被迫去适应智能设备,当时也有很多喜欢主动去了解的老人。因此老年用户群体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其他用户群体一样,老年用户需要符合他们需求的应用,随着年龄的增加,一些常规的设计方案和吸引手段对老年人并不适用。并且我国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尽管数量在增长,老年用户仍然是用户体验的不毛之地。

对于老年模式中文字肯定是越大越好,其次还需要重点考虑的是用户的思维逻辑和对互联网事物的认知,尽量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映射。再次要利于点击,老年用户手眼协调和运动技能开始衰退,这就使操作界面更加困难。这些就意味着设计开发者要对页面重新设计,所以很多应用干脆不将该群体作为目标群体。喜马拉雅听书的老年模式,将老年人喜欢的新闻资讯、戏曲曲艺、养生保健、有声书等资源以模块的形式呈现在首页,没有广告、没有弹窗、功能简单。虽然还不太完善,但是它提供了明确的意见反馈入口。说明设计开发者是真的有考虑到该群体的娱乐需求和使用体验。除了喜马拉雅听书之外,像滴滴打车的关怀版,百度的“百度大字号”版等许多应用厂商加入了关爱老年人的队列。


7.「菜鸟裹裹」下拉待取件页面放大地图

产品体验:

菜鸟裹裹在取件页面在下拉时自动放大地图显示快递点所在位置,从行为预判的角度简化用户的交互路径。

设计思考:

单独拿菜鸟裹裹取件页面常规的操作路径:取快递的目标产生并查找快递存放点—-打开取件页面—-下拉页面增加地图区域屏占比—-缩放地图—-完成查看。这种操作符合我们对绝大多数产品使用的认知,如果要缩短这个路径,首先明确目的即用户下拉页面是查看快递点位置,所谓预判设计,是根据用户的行为/用户所在的场景,让功能主动找到用户,并产生自然的交互。在这个简单的场景中,系统预测了用户的行为目的,并在下一步操作中将预测到的用户的行为给予实现即下拉时自动以快递点为中戏放大地图,整个过程虽然是系统主动发起的,整体上却是符合用户预期的。这种预判在我们日常使用的产品中是非常常见的,确实是因为这种预判给我们带来了舒适我们才没有仔细的去思考它,想微信截图后聊天页面加好上面的缩略图,淘宝的好友分享复制链接,网易云的截图分享提示。


8.「夸克游览器」下方搜索栏

设计体验:

夸克浏览器将搜索置于屏幕下方,使输入时更加便捷舒适。

设计思考:

传统的搜索框放在顶部,顶部虽然是视觉重心,但已不适合于现在手机尺寸越来越大的环境背景,特别是单手操作时极为不便甚至有手机脱落的危险。将关键操作置于顶部的位置盲区会导致体验路径中断。而电脑游览器以及手机游览器普遍将搜索栏放于顶部,已经培养深刻的用户习惯。改变用户习惯有一定的风险,用户使用夸克的搜索时可能很多次点在了上方导致无功而返,有句老话叫“手比眼快”由于深刻的用户习惯,可以说“习惯比眼睛要强势”。夸克为了避免用户在初次改变习惯时的失落感和不适。在点击顶部时仍然可以调出输入框。当用户意识到下方比顶部更加快捷和便利后,也就不会出错,用户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9.「反诈短信」iPhone重要安全信息提醒

设计体验:

今天收到了反诈短信通知,很意外,没想到能用这种方式给用户通知,也许是我以前没遇到过。

设计思考:

电信诈骗始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通过不同部门的努力,已经可以做到在“受害者”被骗前或者接到被骗电话后第一时间联系“受害者”。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在“受害者”被骗前通知到,即使可以通知到。用户的知晓率也是不可控的,iPhone的通知方式(可能其他设备也有)相当于强制用户查看并点击,虽然影响到了用户正常的使用手机,但是这件事情是对用户有益,用户便也不会有所抵触,而且可以做到最大可能的通知到用户。对于一些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的变动,应当在权衡利弊后作出明确判断,像上述情况必须向安全作出让步。


10.「微信」朋友圈图片拖动删除/微信消息撤回后可重新编辑

设计体验:

微信朋友圈图片长按拖到下方松手方可删除;微信消息撤销后可重新编辑。

设计思考:

依稀记得微信原有删除方式是长按点叉删除,删除作为一个不可恢复或恢复成本很高的一种操作,特别是在移动端更没有全局可用的ctrl+c。当图片少时还好说,一旦图片过多还是经过精挑细选后,一旦删除错误,绝对是个糟糕的体验。现在的长按加拖动释放,虽然用户还是有可能因为使用习惯直接不“确认”就删除,但是路径的加长,给了用户可能“反悔”的机会,让用户在删除前审视自己的操作;微信的撤回让说出去的话不再覆水难收,但有时候编辑了很长的一段话因为某个字错误撤回却需要重新输入整句话的时候,使用成本也就增加了,增加了撤回后可重新编辑的功能,相当于给了用户“删除”后可撤销的操作。


11.「小宇宙」快进30s,快退15s

设计体验:

小宇宙的进度条快进时1次点击为30s,快退一次点击为15s。

设计思考:

快进、快退功能已经存在许久,特别是在视频领域,因为视频的可视性较强,现在进度条的拖动已经大幅替代了功能按键。但在音频领域,用户拖动进度条后需要停留片刻依靠听觉辨别就导致了拖动的不精准,相较于传统15/15s,30/15s想到于给了用户两个速度选择,使定位更精准,当距离目标点较远时使用30s快进,当距离较近时听过15s快退来接近目标点。


12.「哔哩哔哩」放映厅及信息录入方式

设计体验:

哔哩哔哩对话式的信息录入及放映厅的分享式观看体验。

设计思考:

设备的登录千篇一律,哔哩哔哩放映厅采用对话式的信息录入方式,降低信息输入时的戒备心理,使信息录入更亲切有趣。电影和别人共同观看与个人观看的感觉像差还是比较大的,现在移动设备虽然方便,受于屏幕大小的限制与他人共同观看已经不太现实。虽然有弹幕和投屏的弥补,但弹幕限于陌生人之间且不是实时显示,投屏又受限于空间。放映厅可邀请好友共同观看,由放映员单独控制播放,两人进度相同,可以实时讨论剧情,弥补了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对于异地的情侣和朋友可以说是天降甘露。


13.「哔哩哔哩」B站首页排行榜去中心化

设计体验:

哔哩哔哩首页热门会根据个人观看习惯及视频热度推荐,使每个人看到的内容不同也增加了创作者作品的曝光率。

设计思考:

b站对关注门槛设置的下降,用户关注的UP主会很快积累起来。用户对某些此前关注的up主光顾下降,所以B站存在很多粉丝量很大但播放很低的up主。从罗翔和王冰冰的增长来看,B战是有资源倾斜,但这些“被B站选中的up主”毕竟有限。首页热门原以运营方控制,这种“排行榜”的展示方式更是加剧了两极分化,去中心化后根据用户的喜好来推送热门,增加一部分创作者被推送的几率。对用户方来说将用户固定在自己的“圈子”中,用户想看到“圈”外的内容要到排行榜去查看,但入选排行的创作者基本固定并且刷新频率较低,也导致了用户想跨出“圈子”越来越难。


14.「IOS」点击时间返回顶部

设计体验:

在应用中点击时间为返回顶部。

设计思考:

如果现在问一下微信返回顶部怎样返回,淘宝返回顶部、网易云返回顶部、支付宝返回顶部都怎样返回呢?我个人记得微信返回顶部是双击顶部文字,于是我去试了,不是这样。我又去试了其他的发现美团点击图标返回顶部,B站点击图标刷新点击顶部文字刷新,网易云点击图标刷新点击顶部文字返回顶部,淘宝点击图标返回顶部点顶部文字无反应。每个产品的设定竟然都不一样,如果用户去记住每个应用返回顶部的方式需要的成本太高了,而且还会出现我想返回顶部却刷新了,顶部内容不见了的情况。所以用户需要一个统一的概念模型,在iOjS中点击左上角时间为返回顶部,抛开了应用层面,在系统级给了用户统一的操作模式,减少用户使用成本及学习成本。


15.「支付宝」上滑缩略图后台模糊显示

设计体验:

支付宝在后台时会将应用界面模糊以保护用户隐私。

设计思考:

支付宝中的信息属于个人比较重要的隐私,特别是个人资产部分。支付宝在后台缩略图状态下对内容进行模糊化处理以免在使用过程中无意间的资产和信息泄漏。



我们是科技的翻译者,科技应该为人人服务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更新:2021-11-12

收藏

1人已收藏

HU_DING

我们是科技的翻译者,科技应该为所有人服务

  • 2

    作品

  • 14

    粉丝

  • 2

    关注

  • 2021年第二期|交互细节剖释,产品体验日记

    猜你喜欢

      2021-11-12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639 1 0 0

      2021年第一期|交互细节剖释,产品体验日记

      0.0°

      你确定要举报2021年第一期|交互细节剖释,产品体验日记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2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0
      1
      0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