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很多UI中国小伙伴看过前两期文章后,私信我想要出一篇关于怎么做作品集的,安排~
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在18年的时候,我帮一个资深设计师招人筛选作品集的时候,发现几个致命性的问题:
干了10年的设计师,作品集依然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基本的对齐间距都有问题,更别说什么细节质量了。这类设计师的根本原因就是“闭关锁国”,怎么说呢,就是公司部门的需求,设计师产出后质量不高,然后部门也没有很高的要求,俗话说:能用就行。设计师呢,平常也是得过且过,没有自我提高意识,没有自驱力:主要表现在下班时间没有自我练习、审美没有阶段性提高、理论知识也是止步于此,更别说去社交以及参加一些设计交流分享会了。
90%的作品集千篇一律,这里的意思是比较模版化,从封面上来看,视觉冲击不够,颜色运用不够高级,说白了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敷衍了事,不够认真。还有的作品集喜欢用一些样机,一堆一堆的手机模型平铺,这种已经是好几年前的方式了,“那个小手我想大家都知道,都用的烂烂的了”;还有一些比较新颖的模型,已经用烂了,再用就烂大街了,这种一般就是第一个用的吃肉,第二个用的喝汤,最后用的人多了,就真的不怎么样了。。准确来说就是没有什么创新。
作品集里内容分析与实际产出驴唇不对马嘴。这样的案例我们在很多设计网站和作品集里都见过很多,哗啦哗啦分析了一大堆,结果设计产出和分析根本没什么关系,禁不起推敲,这也就是为什么你的作品集投出去没有回应的其中一个原因了,其实完全就是为了凑页数的结果,或者说项目不真实,以为面试官不会认真去看,为了加页而把什么“项目背景”、“设计目标”、“最终数据”都放上,完全不了解当初的立项背景,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开门见山,现在互联网行业已经算是很成熟了,大到十几万员工的一线互联网公司,小到初创型公司甚至国企单位,都会有UI设计师这个岗位,有的供不应求,有的只需要1-2个足矣,但是为啥还会有很多同学连面试机会都拿不到呢?甚至工作了很多年的连一个初级中级岗位都拿不到,原因有以下几个吧:
虽说做了四五十页的作品集,很是辛苦,但是通篇看下来没有吸引人的项目,所以打开也就不到20秒的时间,就关掉了;这里要说一下,其实一个作品集,刚开始吸引人的地方是封面,按我个人经验来说,封面通常2个风格,第一就是视觉冲击力强的,第二就是版式很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吸引面试官打开后,接着就是吸引人的扉页和项目了,只有这样,面试官才有兴趣接着往下看。
这里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自然情况,主要说1年内或者2年内频繁跳槽,比如1年跳了2次,2年跳了3次4次这样,这样的简历尽管作品集再好,hr看到后也会一票否决(不是绝对化,也有偶尔通过的,但是极少)。第二种就是不可抗力因素,比如:公司倒闭、公司项目不盈利,边缘化、公司裁员等等,这种情况和hr如实说明就好,裁员好些新闻都会报道,所以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这里建议大家尽量在一家公司待够至少2年的时间,再去选择跳槽,最好是3年,否则就会出现hr筛选都不会通过的情况,不要以为过了业务面就万事大吉了,现在的公司hr有一票否决权,所以大家还是要特别重视一下~
这个主要就是个人口碑问题,讲个故事:“曾经有个同组外包岗设计师,偶然得知他在网上带网课,也去分享什么经验知识,没多多久竟然被微信群曝光,此人收了报名费竟然把好友拉黑,其实报名费也就不到300块,这个人品真的就太不咋地了”,其实设计圈子真的很小,猜大家一定有过这种情况:我新加的设计师微信好友,竟然有我的同事!类似这种,所以大家都在圈子里混,还是“猥琐发育不要浪”好一些。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都懂得,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在圈子里表现的积极一些就行。
第二就是作品集千万不要去抄袭。。一定要去原创,并不是不让大家抄,要会“抄”,并不是像素级的复制,那这个真的太傻了,真的太影响自己的声誉了。。一定要带的脑子去“抄”。
招聘软件在线简历预期薪资填写高于公司预算。这类设计师确实存在,比如在一家小公司,同等能力下,薪资要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很多,能力也不是特别出类拔萃,这类设计师如果跳槽的话,期望薪资铁定要拿比之前高,那么大概率不会过;比如这个设计师的薪资是35k,面大厂期望薪资40k,但是大厂资深设计才32k,那么通常情况下是不会给到的。
前置一下:如果你是UI设计或者UX设计师,那么你的作品集起码60%是关于UIUX的作品,其余30%可以是视觉的作品,其次10%可以是自驱练习作品,大致的构成是这样的。如果你是全栈设计师,UIUX、视觉表现都很强,那么55开就行,如下图展示。具体的文章末尾会详细讲到~
首先要有一个能吸引面试官眼球的封面,封面也是体现你设计基本功的一面,这个上面讲过了,可以是偏视觉强一些or版式强都行。特别注意的是:封面或者前几页一定要吸引人,如果前面不能够吸引面试官,后面的内容再精彩,也难以让面试官有继续看下去的兴趣。封面最好加上最重要的三个信息:1-电话、2-邮箱、3-微信联系方式,下面我放几个比较好的封面供大家参考:
这一页主要放你的个人信息+照片。这一页可以分为左右结构或者上下结构。左边放个人信息:照片(千万不要放一些生活照和游客照,因为你是一个设计师,是有基本审美的,可以去拍一些履历照或者桌前照,基本都是纯灰色底的照片,特别强调照片不要放太大)、姓名、出生年月、毕业院校、专业、在学校担任过的职务、兴趣爱好,简约一些就行。右半部分主要放工作经验,公司、职务、工作年限、主要负责业务就可以了,简洁明了,等面试的时候展开说就行。
为什么要放项目背景?因为面试官不太清楚这个项目的是干嘛的,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和收益,为什么要做(比如产品侧来讲的话数据反馈不理想、对用户不友好、转化比较低。设计侧呢,比如满足产品需求支持设计、视觉传达无法满足用户快速感知等等。交互侧可能是跳转页面太多需要优化、页面弹窗提示太重不需要等等),主要是介绍这些东西。
图标可以单起一页,因为图标icon部分是最能体现UI设计师基本功的部分,可以放大展示细节,然后后面放标准线框矩阵,意为我的图标都是按规则中规中矩画的,比较规范化。
到了页面展示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如果是页面改版设计,最好放before after的对比,这样方便面试官一眼看到前后对比效果,也能看出来你改的怎么样。第二就是从0-1的页面,这种我建议直接展示就行,一页放2-3个页面,直接平铺就行,直接果断(页面中的背景可以适当做一些简单的视觉元素,不需要太多,不要影响主体)
以上就是UI项目的展示页面,作品排序突出求职意向,一个完整的UI项目展示至少要15页,才够完整,分为分析+结果产出,产出的成果需要和分析紧扣,不要分析和页面毫无关系,这样滥竽充数面试官是能够看出来的,我们不要为了凑页面而凑页面。除了上面说的几个页面标题外,也可以自己增加,这个比较灵活,不是说非要跟我的一模一样。UI设计师的作品侧重点应该在:界面+交互+用研,附加技能主要在:视觉+插画+运营+品牌。
如果你有动效作品,格式为mp4,需要打包为zip的压缩包(因为设计师的电脑都是mac,不要压缩为rar!不要压缩为rar!不要压缩为rar!因为不一定每个设计师都装有解压rar的软件),然后在邮箱附件里添加即可。
如果作品集里有3个UI项目,那么排布情况是这样的:第一个一定是你的核心项目,无论从UI视觉表现、分析思路、思维方法论、数据支撑一定是做好的,是经得起推敲的;第二个第三个,可以页数没那么多,比如第一个15-18页,第二个可以10-14页,第三个可以8-10页,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面试不可能让你把作品集里的项目全部讲完,一般都是将1-2个你认为最好的项目即可。
这部分一定要放视觉表现相当好的作品,不能凑合,要不就露出了你的短板,或者给你整个作品集减分了,导致你的面试会不顺利,可以试想这样一个情景:面试官刚打开你的作品集,被你的封面所吸引,一页一页浏览下去,感觉UI作品真的很不错,有想要给你发面试邀请的想法了,但是看到视觉部分,印象分会就会突然跌一部分,是不是很亏,所以作品集里我们尽量展示我们的长处,避开我们的短板。视觉的作品里一般包含:字体设计、插画、海报、活动页、主视觉、logo、专题页,三维渲染等等。
这部分没有什么大的要求,如果只是练习单一的UI页面,直接每页排版即可,如果是练习的redesign改版,那么整体的展示逻辑可以像第一部分UI一样分析+产出。如果是视觉的练习,也是直接展示即可。
通过最近和大厂的设计总监和资深设计师聊天得知,如今的UI设计师不光要求要把界面做美观,如果是这样,不就成了美工了嘛;实际上我们在做界面设计的时候要前置问题,考虑用户场景及交互,还有一些情感化的考虑(比如这个页面内容较少,我们可以考虑情感化设计来丰富页面内容),以及我们在前几次的设计过程和复盘中遇到的问题,这次就不要再犯错了。
看过太多作品集里的样机了,很多斜躺的圆角样机(如下图),就不要使用了,真的太过时了;其二就是不要用太过于写实的样机(比如金属边框的样机);其三是那个小手(如下图),真的用的人太多了,都要看吐了,一种东西头几个人用效果是不错的,如果人人都用,就烂大街了。我个人的建议是直接手动画扁平的矩形,外围加一些描边即可(如下图),简洁又能说明情况,太复杂反而宣兵夺主。
合理的使用字体,选择合适的字号,需要有对比拉开层次。作品集里的文案也分标题、副标题、正文、注释。定义什么字体、文字类型,这个需要根据自己的作品调性去选择,字体的选择不用担心版权问题,因为没有涉及到商用和利益,根据经验,UIUX作品集里可以使用一些“无衬线体”,中文比如可以用:方正悠黑,冬青黑体,小米兰亭pro,这三个都是非常好看的中文字体;英文可以选取DIN、Gothem,我一般就是用din多一些;视觉类的作品集可以选取手写体。
中文字体的选择建议用字重多一些的,因为在作品集里中文还是占据大多数,不同的字重可以供我们选择性多一些,容易形成对比和层次。
俗话说:设计师是看作品集说话的,我们要时常去更新自己的作品,不要等到找工作或者晋升的时候才想起来,堆了好多好多页面没有开始整理,那时候就来不及了。试想:如果今天突然有个腾讯的机会摆在你面前,而且是急召,但是你没有最新的作品,那是不是这个机会就没有把握住?话说面试找工作一半看运气,那么运气也是前置在有作品集硬性条件的前提下,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时常的复盘总结,维护作品集,机会就属于你~
欢迎评论区留言,看到会回复。大家还想看什么文章,下篇安排~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