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介绍
项目是为了参加去年下半年的医疗展会而设计。本次也是为了做一个复盘,包含了组内分工、设计决策、定义方向和界面展示。
产品背景是搭载人脸识别技术,打通医院内线上预约到线下就诊的全流程管理,拓展了人脸识别的使用场景。本产品希望让参展者体验人脸就诊的便利性、数字人服务的亲切感与科技感,促进人脸方案在医院场景的落地。树立医院一脸通的品牌形象,借助医保推行“人脸支付”的契机,面向医保/医院进行推广。
(由于目前阶段是处于行业探索,因此不算是一个完整流程,更多是为了展示技术在行业中的渗透,故有些环节的功能模块与常规操作略有不同。)
项目背景&竞品分析
前期和需求方了解项目背景和对最终效果的预期,以及市面上竞品的情况。
通过对调研来的业务背景进行梳理,在了解业务目标和产品目标的前提下,设计师需要针对各就诊环节对应的各个载体,也就是后边要进行设计的五个端口的设计。
体验目标
根据产品的目标我们和需求方沟通提炼了三个相对具象关键词作为体验目标,每个关键词也会涵盖几个方面,分别会在表现层和框架层面体现。
设计决策
这个项目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多个端口,如果几个设计师同时分别负责一个,资源占用不合理风格和质量的把控也不好统一;考虑到排期原因一人负责所有也不现实。所以我们根据互动频繁程度、交互操作难易程度、表现力等综合因素,讲几个端口分布在坐标图上进行展示,以此确定优先级也便于设计师进行风格定位。
优先处理优先级最高的端口,另外三个根据对应的调性复用就可以,于是5个端口的设计就聚焦成2套UI。
这样就把多端口设计的不确定性收敛到了一个可控范围内,团队在短期协作时减低了难度也更有节奏。包括需要的资源配备也都在前期尽早规划出来,协调相应资源,大家可以提前构思收集灵感。
情绪版
在探索风格初期我们给出了三套情绪版,最终要根据选定的一套来做品牌基因提炼。比较幸运的是我们企业品牌色是红色、医疗业务线就是蓝紫色,所以这套方案推导出来很顺利。
品牌基因分解
对情绪版进行形、色、质三个维度的提炼,定义产品的品牌基因,合理的将其融入在产品中的点点滴滴,从而提升产品的品牌调性和识别性,在展会上形成记忆点脱颖而出。
色 | 舒缓放松的色彩空间
定义两套色彩体系,满足不同平台的展示需要。而且色彩体系富有逻辑和秩序,显著降低设计师依赖“直觉”所带来的主观和不可控。设计师可以在此基础上灵活发挥。
根据体验流程线的顺序,把他们分别对应到端口,整体风格就有所保证:对于他们的调性既能保持一致,各自端口又保持自己特点发挥不同作用。
形 | 清晰直观的图形表现
在图形方面,考虑到用户群体年龄偏大、所处传统行业的特点,我们以医疗行业进行延展,选取了药丸、看诊工具、医疗设备等相对具象的元素进行设计,尽可能的让参展者对产品感到亲切熟悉没有距离感。
表现手法上以2D图形进行输出,使用渐变和质感打造一定体量感,强化视觉重量让图形更具表现性。
爱 | 科技亦有AI
关于在付费屏幕静默状态的内容传达上,我个人收到了某医院公众号的启发,提出的一个表达对医务工作者的致敬的概念。这个概念结合产品其实是非常合适的:
“天”——去年疫情爆发的时期;
“地”——在医疗行业的展会;
“人”——面向的是辛苦坚守岗位的医务工作者。
虽然只是一个页面的单一触点,但我们也希望能替企业传达一种我们既有技术也有关爱的价值念。
设计策略(部分流程)
简 |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这部分是针对小程序端口线上预约挂号流程上做的一个减法。常规情况下线上预约挂号流程很复杂绑定很耗时的,需要填写就诊人等相关信息的表单、输入卡号等等,在展会这个场景下这些操作对于体验产品老来说并不是必要的,还会面临泄露个人信息同时传达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
那如何能让参展者在嘈杂的展会情境下体验到我们的服务,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于是我们对流程进行了梳理,最终决定保留核心链路,并且把填写信息的环节替换为核心的刷脸识别。在登录注册环节,刷脸登录之后会生产虚拟档案,无需填写任何表单信息;最后支付部分,选择系统提供的虚拟银行卡/医保卡模拟刷脸支付即可完成体验。(考虑到人脸识别的敏感程度和接受度,刷脸只是作为技术展示并没有任何信息采集/核对作用)
界面展示
嗯 以上就是这个项目在进入开发前的比较完整的流程。欢迎同行交流指点~
本次项目参与人员(仅文章展示部分):
组长-闫❄
体验设计师-崔*京、赵*阳
动效设计-张*菁
形象设计-史*爽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