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要根据人机工程来设计交互,方寸之中的每一处空间都要精雕细琢,一款符合人机工程的交互,势必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过感到舒适,其实,我们自身就是最好的体验者。
当下,智能手机普及(文中手机皆指智能手机),同时,市面上的APP也琳琅满目,业务需求暴增,虽然从包豪斯开始就提出以人为目的,更是唱了这么多年以用户为中心做设计,但是,市面上大多数APP设计依然为商业利益服务,以产品为中心,很少真正考虑用户,这当然不是一件对错的事,只是一种合适的选择,毕竟,生存是基础需求。
那么,当我们真正生存下来以后,是否可以坐下来,安安静静审视自己的产品,我们的按钮是否满天飞,我们的界面是否已经满满当当,没有给用户留下任何可‘呼吸’的空间,我们自己是否都懒得去看自己的产品,这个时候就要反问自己为何会变成这幅模样。
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做设计,一直是在做业务,那么,要如何做,才能让用户感到舒适,这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我想这篇文章,先从我们的双手说起。
一款APP用起来舒适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是否便捷,是否便捷又取决于我们的大拇指,曾经的智能手机屏幕很小,我们的大拇指完全可以掌控它,它本应该也是小的,这样符合单手操作的理念。
只不过,为了满足了人们对于数字信息的渴望,同时,提升视觉上的满意度,让人一见倾心,当下手机都设计成大屏幕,这样一来,却让我们的手受累了,有时候我们甚至要用双手来操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屏幕过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各种组件按钮的位置,距离经常操作它们的大拇指太远,导致用户需要调整持握手机的手势,让大拇指可以够到这些组件按钮,或者用另一只手协助操作,无形中增加了使用难度。
也许在我们看来这不算什么,这是作为大屏幕应有的代价,就连广大用户也不怎么在意,可是,设计就是要解决这些‘将就’的问题,通过设计我们可以无限的提高用户体验。
我们先分析一下拿起手机时的情景,当拿起手机时(以右手为例),能和手机交互的只剩下大拇指,大拇指以手指根部为圆心,在手机屏幕上画弧线,与屏幕重叠的圆弧内的区域即是用户的舒适区域:

如上述所指,用户手指的舒适区域在手机屏幕的下半身,更加精准的说,是在A区域,因此,不论是从用户使用角度,还是视觉角度,在APP的二维空间里,我们都要尽量去头部化,去掉APP头部的navigation,让界面清爽起来,使操作尽量集中于底部。
当然,不能一味的去掉头部,也不能一味的将操作都放在舒适区,在一些必要的场景还是需要头部,这需要看具体的业务,比如,A区域虽然是用户操作最舒适的区域,可是它天生就承载着阅读的功能,手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用户需要在A区域上下滑动,实现页面的翻阅与滑动功能,这就决定了A区域只能或者说大多数情况下都必须为用户获取信息服务,不过,你也可以设计一些收缩的功能放在这里,当用户主动去调用某种功能时,再让其显示在A区域,用户操作结束后,再次隐藏起来,就像下面这样:

这只是一个例子,如果想要更加深入了解,我们就需要认真来剖析一下手机的界面,和业务场景。
用户与手机交互,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手机上表现出来的可以交互的元素,无非就是出自两个原因,一是满足用户的某种目的,二是引导用户达到设计者的某种目的,配上视觉效果,就不难对界面上的元素做出划分,甚至不用刻意去做设计,这些元素也会慢慢呈现雏形,交互的方向也会逐渐明朗。

商业目的加上视觉效果,可以总结出一些需求,这些需求是原型,通过分析用户,可以将这些需求进行过滤,除去伪需求和不合理的需求,将剩下的演变成用户真需要的功能,同时,提高用户体验,即可生成界面。
在提高用户体验的过程中,就能对各种功能进行总结,抽象出界面元素,规划出合理布局,例如,在一款购物APP的购物车界面,我们如果想要促成交易,那么这个交易元素,必须出现在用户易操作区域,抛开浏览功能的A区域,最好固定在B区域下方位置,即可方便用户操作,又可以达成商业目的。
有时会有一些必要却不重要的功能,就像返回按钮,返回按钮大多数情况放在了左上角,是从视觉的角度考虑,视觉上人眼最容易从左上角观察界面,用户可以很轻易得知这里可以返回上一级页面,再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大屏的情况下,想要点击左上角返回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放在底部左下角,用户可以很轻松的点击到,不过,对于习惯了左上角返回的用户,刚进页面时,出于惯性会找不到返回按钮,所以在一些手机上,出现了左边缘向右滑动返回上级页面的功能,这时就会有一个问题,需要设计者做选择,如果需要尽可能的让用户留在当前页面,返回按钮就应该放在头部,如果不需要用户做过多停留,返回按钮可以选择放在左下角,并使用颜色或者形状来突出返回按钮,其它的元素也可以做类似的考虑,这样我们会对自己的设计更加自信,而不是看起来还不错。
除了布局之外,空间也是重要的一环,手机上的空间体现在视觉上,设计出好看的界面并不难,就像调色一样,计算机上可以很容易调出好的色彩,只不过好的色彩需要配合好的构图,才能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这种体验不仅仅是感官上的,还需要心理上舒适,一张构图平衡的界面最能让人心灵放松,用户会自愿的留在这样的APP中。上面也提到了去头部化,其本质是释放出空间,让用户可以呼吸,就像空间设计中门框的宽度、厨房案台的高度、床与衣柜之间的距离,都必须符合人机工程。
手机界面上,长久以来一直留着一个头部导航,智能手机出现期初,对引导用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用户可以像程序栈一样,有序的进出各个页面,在心理上也符合用户期望,随着习惯养成,头部变得累赘,慢慢的,它就像一堵墙压在头顶,视觉上使人无法呼吸,去掉它可以让界面变得清爽,加上交互元素的下移,形成头空脚重的稳定局面,更加符合用户心中的期待,让人感到舒适。
配合头部的消失,我们会发现,界面中占据中心位置的信息展示区域有更多创作的可能性。
希望这段文字能给你带来些许启发。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