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实例解析】屏幕阅读用字法则
0.0°
2015-06-15 好文转载 经验/观点 原作者: 汉仪字库 举报 2516 10 4 0

屏幕阅读——细节决定成败,用户体验至上的互联网时代,注重用户的视觉感受,从字体开始。

原文作者:汉仪字库

在当今的互联时代,信息传递早已从传统的纸媒体向智能媒体转化,屏幕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量的最主要来源。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表明,字体会影响我们的感受:“差的字体会使人无意识的反感,而好字则会让人心情愉悦。”

作为信息传递的最主要元素,像清水、如大米一般隐形的字体,在这个传递的过程中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怎么为一个大量阅读的屏幕阅读环境匹配最合适的字体呢?

小编特别整理了对于阅读有影响的三大要素,以新闻阅读类排名领先的网易新闻客户端为用字实例,为大家深度解析,智能重点屏幕用字的不二法则。

适于阅读的字体三大要素:

①信息量 ②重心 ③灰度

信息量

更小的字体信息量,更易于内容的传达。

过多的曲线对于通篇阅读以及有限的屏幕大小来讲信息量过大,长时间阅读容易产生视觉眼劳。


大字面是优质的标题选手,但对于阅读过分浓重,人在看的时候会很如同大口吞咽,过多的信息量也会令人吃不消。

更少的点和弧线、平衡度更高的灰度,传达更小的信息量。

所以,如果说阅读的本身是信息量的吸收,那么字体就是搭载内容的输出媒介。但字体本身也是存在信息量,他们的信息量来源于组成字体的点线面,越多的点和面,则意味着更多信息的输出,造成阅读疲劳。


重心

重心越平稳,视觉越流畅,阅读更连贯。

以上两张图是由于字体重心反应行气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上下跳动的视线流会阻碍人的阅读速度,减小在固定时间内可以获取的信息量。

灰度

灰度均衡,阅读无黑点。

布白的均匀,影响整体版面的视觉,以及阅读的舒适程度。是产品质感的重要指标,经过精雕细琢的字体有着舒适流畅的视觉体验。

字体选好了,那么在排版、以及视觉空间的设计上,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行间距

从左至右:太紧凑/理想/太宽松

行距是行之间的空间,行距太紧凑,会让视线难以从行尾扫视到下一行首。行距太宽松,字间距会开始形成队列,产生了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河流,阻断了行的视觉流。

字间距

由于中文的特点,单个字之间的距离过近会使偏旁部首首尾连续,尤其对于左右结构的字,更是一种挑战。合适的字间距和字体内部的优质穿插布白会让版面字字分明,却又灰度怡人。没有任何认知上的干扰和不平衡的感觉。


下期预告,小编将带来网易新闻客户端设计师针对屏幕阅读用字的实例分享。

案例

网易新闻5.0全面更换客户端系统字体


网易新闻是国内第一新闻客户端,因体验最流畅、新闻最快速、评论最犀利而备受推崇。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公司,用旗黑系列字体提升整体的阅读效果。

下一期小编将为大家带来网易新闻5.00版的全面分析。

汉仪字库致力于为更多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优质全面的字体解决方案,关注视觉体验。

更新:2015-06-15

收藏

10人已收藏

  • 1

    作品

  • 2

    粉丝

  • 0

    关注

相关标签
设计经验app字体

    猜你喜欢

      2015-06-15 好文转载 经验/观点 原作者: 汉仪字库 举报 2516 10 4 0

      【实例解析】屏幕阅读用字法则

      0.0°

      你确定要举报【实例解析】屏幕阅读用字法则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5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4
      10
      0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