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除了界面设计,格式塔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应用场景
0.0°
2019-05-17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2933 5 5 0

如果你还以为格式塔只能运用在界面和logo设计中,那么你对格式塔其实一无所知。

本期作者Bing带你超细致地了解「什么是格式塔?格式塔的由来、它的多场景应用」


1

什么是格式塔?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意即“模式、形状、形式”等,意思是指“动态的整体”。


格式塔学派是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兴起于20世纪初的德国,又称为完形心理学,由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三位德国心理学家在研究似动现象的基础上创立。似动现象非常重要,接下来的内容会详细地介绍它)


我们都知道,格式塔原理运用在界面设计上主要遵循几个特性「相似性、接近性、封闭性、连续性、主体与背景关系」等等。Medium上有张图可以详细地概括其特征。

Image title

所以在界面设计中,但凡涉及到界面结构、层级关系、信息可读性等等方面的时候,大家都会念叨起格式塔原理来,像是一个很好用的万能定理。


但如果你认为格式塔只局限于界面设计,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2

格式塔的由来

格式塔最早是起源于一位名叫马克斯·韦特海默的心理学家在途中发现的似动现象


1910,这位心理学家乘坐火车开始他的度假旅行。当火车经过一个铁路道口的时候,他发现道口闪烁的灯竟然像马戏团表演时剧院帐篷上环绕的灯光,令他产生了光在运动的错觉。(而我们坐火车永远就只会遇到熊孩子)


于是他在法兰克福下了火车,赶紧购买了一个西洋镜,用来测试自己的想法。


他将一张图片放在西洋镜内部并通过狭缝观看时,一系列静止图像看起来像是动图。接着他用简单的抽象线条制作不同的画条,通过改变这些元素来研究导致错觉的原因。似动(Apparent Movement)实验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起点。

Image title

韦特海默继续着他的研究,并且招募了两位年轻心理学家苛勒和考夫卡作为助手,这三人后来也成为格式塔学派的三巨头。


1912年论文《似动现象的实验研究》发表,正式提出了完形主义观点,并在德国迅速发展开。他们认为,似动自身是一种现象,是一个整体或完形。


人在观看时,眼脑并不是注意在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即是考卡夫所说的“整体不同于其部件的总和”。


作家Clive Edwards这样解释这个观点:“椅子有几条腿、椅背、坐垫等等部分,但是当人看见一把椅子时,并不是意识到这些部分,而仅仅意识到它是一把椅子。即使我们看到了组成部分,它们也不那么重要”

Image title

△艺术家Tom Friedman作品


进一步来讲,在一个格式塔(即一个单一视场,或单一的参照系)内,我们的眼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


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含了太多的互不相关的单位,眼脑就会试图将其简化,使之成为一个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否则的话这个整体形象就无法被正确认知,或者说看不懂。


本质上,格式塔试图阐述人类如何在一个复杂和冗余的视觉世界中感知/获取信息,并将信息分组以推断其意义。这是我们识别模式和简化复杂的方式。

Image title

虽然上面的图形由不同的单位所组成,但他们都被读作“三角形”。“整体”的视觉意义得以感知


但格式塔作为心理学理论,又是怎么和设计扯上关系的呢?这就要说到韦特海默另一篇关于知觉组织的论文了。


1923年,韦特海默发表了一篇名为《形式论》的论文,提出了关于知觉组织的“普雷格郎茨原则”(Principle of Prägnanz),具体解释了离散的输入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被知觉为整体的。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似原则、接近原则、闭合原则和共同命运原则。后来考夫卡在他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将这几条原则衍生成6条视觉组织律,或者称为完型组织法则(gestalt laws of organization)。

Image title

△完型组织法则(gestalt laws of organization)


该法则对艺术和设计领域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画家保罗克利在1925年就了解了韦特海默的研究,并在30年代的画作中进行尝试。


不少包豪斯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听取格式塔理论的系列演讲。


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对格式塔在艺术设计领域的推广功不可没,在他担任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期间,出版了13本关于格式塔理论和艺术相关的书籍,《艺术和视知觉》尤为经典。


普遍观点认为,艺术家和设计师们接受格式塔理论的主要原因,是它提供了他们脑海中对古老的构图和页面布局原则的科学验证。就像Ellen Lupton和J. Abbott Miller在《设计写作研究》中所描述的:“本质上,设计是一种抽象的,关于形式的活动。”


3

更深层次的运用

对设计师来说,格式塔可以帮助理解用户对于特定视觉刺激的感知,以及用户如何从环境中获取视觉上的意义,有效地掌控信息的视觉传达。


但是,除了界面和logo设计之外,格式塔在其他领域(空间、摄影、工业产品、思想感知等)也发挥着强大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将会从这4个领域的实际案例,来展现格式塔的强大魅力。


a.建筑

当我们观察空间或者建筑时,时常被主体/背景关系影响。大脑如何在视觉场景中决定哪部分是背景,哪部分是主体图像?主体/背景关系决定了人在观察时首先会确定他们的视野中现在处理的是什么,大脑会将这一对象视为主体前景元素。


比如安藤忠雄很著名的光之教堂,是负空间(交叉)支配正空间(建筑物)的一个例子,这里的负空间形成的十字,被视为图像前景而非背景。

Image title

日本枯山水是一个有力的例子来验证相似性。枯山水用石块象征山峦,用白沙象征湖海,用线条表示水纹。岩石和沙砾是典型的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颇有一沙一世界的禅意。


但为何单一的沙砾元素能展示出修行者眼中的海洋、山脉、岛屿、瀑布等意向?格式塔原理中的相似性指出物体之间的相似性会影响我们感知它们是否以及如何组织在一起,更相似的物体会被看作一组。


因此砂地上各个方向的纹路,会被我们的视觉意识整合在一起,在大脑里形成变化万千的浪涛和波纹。而极简抽象的场景几乎没有信息冗余,给想象留出了充分的余地。

Image title


b.摄影

摄影作品中也常常借助相似性和接近性来创造有力的视觉表现。


接近性强调位置,空间中邻近的元素会被视为一组;相似性强调内容,相似的部分容易形成整体。眼脑通常倾向于将那些明显具有共同特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体。


斯洛伐克的摄影师Maria Svarbova在她的泳池系列作品中,通过借助接近性和相似性,来改变摄影作品的表现力。

Image title


c.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中设计师巧妙借助完整和闭合倾向来实现产品的留白。完整和闭合倾向指的是用户心理有一种推论倾向,把一种不连贯的有缺口的图形尽可能在心理上使之趋合。


英国珠宝设计师Maya Selway借助这种闭合倾向,设计了Kishu系列,为日常用品增添趣味且让人印象深刻。

Image title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虽然好的格式塔给人带来一种视觉舒适之感,但却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反而是一个不完美的格式塔,更能引起观者的注意和记忆。


遇到不完美的格式塔时,知觉会产生完整和闭合倾向,同时还会引发人们内心的刺激、紧张 、新奇等心理感受 。所以下次在设计的时候如果想要格外引起用户的注意和记忆,不妨巧妙的为产品留下一些“缺失”。


d.感知领域

实际上,格式塔这个术语起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整个感知领域。它可以包括学习、记忆、情绪、运动等等过程。


比如早在50年代,Perls创立了格式塔疗法(Gestalt therapy),它从思想层面上借鉴格式塔理论的方法来完成对人格的整合,常用来针对强迫症等进行精神治疗。


甚至格式塔原理也帮助我们建立程序算法规则。2011年SIGGRAPH Asia上,有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格式塔原理的抽象方法,用于在建筑图纸对复杂的立面进行简化。


除了在各种风格的建筑模型图中的应用,这个算法技术还能扩展到其他计算机生成的插图和三维模型上。

Image title


4

结尾的一点点唠叨

虽然格式塔心理广泛地运用在视觉艺术、界面设计、建筑和空间、音乐、治疗等等各种领域,但它绝对不是万能的,我们仍然需要辩证地看待它。


首先,格式塔理论并不是完美的。在格式塔学派兴起之前,心理学理论没办法解释“似动”现象,格式塔理论的诞生提供了一种解释方法。

然而格式塔无法进一步解释人类认知的生理基础,于是认知心理学继承了“知觉"这一重点,进行更生物性层面的研究。

而且格式塔心理学家们有时候也会被批评有将问题过于简化成公设,或者概念和术语过于含糊等问题。


其次,设计的考量应该是综合的。

通过理论来研究和阐释问题并且指导设计实践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对设计的认识绝对不局限在几种原则或原理中。

按照格式塔原则的设计作品不一定是正确或美的,还是应该基于需求、目标、场景等全方位的考量来进行设计决策。


以上。格式塔的强大性绝不止于界面、logo设计,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格式塔心理。


参考资料:

▪ 《似动现象的实验研究》

▪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 《Art, Design and Gestalt Theory》

▪ 《How Gestalt Theory is used in designing? And why it develops relationships, and affects human behaviour? 》

▪ Wiki百科


编辑:日签君

校对:文阿婆

本期作者:Bing


本文由 @艾体验AIUX 原创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更多内容请移步微信公众号:艾体验AIUX


更新:2019-05-17

收藏

5人已收藏

  • 7

    作品

  • 5

    粉丝

  • 0

    关注

  • B端产品中的复杂列表如何设计?
  • 智能交互图谱 | 手势交互全攻略
  • 效能提升!B端列表视觉设计的T型思考法
  • 从可用到易用,一套B端产品的“CEO”设计思维模型

    猜你喜欢

      2019-05-17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2933 5 5 0

      除了界面设计,格式塔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应用场景

      0.0°

      你确定要举报除了界面设计,格式塔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应用场景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7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5
      5
      0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