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基层互联网设计师突破瓶颈 - 非设计驱动团队de工作生存法则
0.0°
2020-03-24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1309 15 4 2

互联网商业设计师(UI/UE/PM)必掌握的模型和工作法

聚焦行业:互联网商业

企业驱动模式:非设计驱动型组织(大部分)

本文受众:有实力、懂量化、还会点管理的上进从业者


为了阅读效率,直切主题,直抛结论,并按照" 内因- 外因 “ ”微观-中观-宏观“ 的顺序拆分讲解。


一图搞定产品设计流水线 《产品设计生产流水线-全局模型》

左漏斗图A: 极不稳定的产线                                        右漏斗图B: 相对稳定的产线

Image title

最左侧:   工作流中的工作者                                    最右侧:从想法到落地经历过程


流水线上每个岗位职概括都在做3件事,解读、产出、推进(再循环)。

解读他人需求或要求- 做好自己工作-交付 






循序渐进,好比盖楼打桩,缺一不可。上图中,我把从业人员中产品经理放在上游,测试童鞋放在下游,是基于大部分公司驱动模式(下的组织架构中岗位),若你在设计驱动型公司,那么上游就是设计(咨询公司) , 若是技术驱动,开发就是上游。

Image title

一.输入质量决定输出质量,但是如何保证输入质量?

1.答题前解清题?    -  一层、基础

2.解题后紧扣主题    -  二层、验证 -逻辑自洽 

3.出题是否正确?    -  三层、再定义问题 -设计思维 IDEO

 

二. 如何保证随时随地“稳定”输出?   

我多年经验总结必须利用“工具”和“大家”的力量,建立在两个抓手: 

利用沟通工具同步(大家)思考,利用思维工具

1.工作习惯 - 解题、自查表、设计习惯、

2.产出规范 - 设计、文档规范

3.交付规则 - 协作两方,80%明确的规则以及20% 不明确的机制

4.管理       - 情绪控制、时间控制、项目控制。  先有控制,再谈管理。

1-4逐层提升难度,量化方式和复杂度也逐级提升


无论是作为产品,还是设计师,排除上下游de不确定因素,要整合信息!整合信息!整合信息!



----------  上述都能做到,继续往下-------------------


熟练到精通de突破点 - 分层 ,我引用下经典模型《用户体验要素》,出自同名书籍

概念基石-产品体验五要素



分层,“即区分再归纳,通过对比 1.共性  2.差异性 , 将概念拆解到最细(统计/量化)

若你精通上图,还懂量化,那大致能感受到“进步的阶梯就是区分再量化”








----------  还有兴趣,往下看-------------------

           "物质是能量的,能量是信息的" 

                                               -  -  by吴军「信息科学家、原腾讯副总裁」 

驱动物质的是能量,而驱动能量的是信息,驱动产线上所有人 (角色)把项目做出来的是“信息”(其中含目标、目的)。我们大家熟悉的是PRD , 也称产品需求文档,但其实工作中并不止这一种。(后面附表《交付产出物一览》)


好的输入决定好的输出,这句话相信大家不陌生。 然而怎么度量需求文档的好坏???

对于大部分的从业者来说都是一座高墙,无论是设计师还是产品,往往会陷入,设计师来说或开发来说,只能靠PRD文档规则来评价,并不能避免"需求"的黑洞或是残缺,更别提需求可能是伪需求。这种情况自然是屡见,所以就孕育出了,设计思维和敏捷开发。从问题的根源去避免问题。

设计思维


 

且国内,大部分企业和机构只有上游能改变输入信息的好与坏,下游只能通过产出交付物“质量&规则 ”来约束限制上游产出"需求"文档,并不能左右其质量,这也为什么,很多团队招募了“执行团队”再牛,也很无法为产品CEO产品的逻辑“坑” , 开发需要看设计师的设计稿。


信息决定能量的去向,能量的去向决定质量。








敏捷开发



前情提要

对于互联网“商业UI 、UE设计师来说,日常是"表现层、框架层”的工作,无论是主项目(赚钱)或新项目(不赚钱),都经历过设计做了很多界面和交互稿,但"无用功"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

有点项目经验的设计师,一定会在设计执行前去推敲需求合理性和逻辑性,即“结构层、范围层”的工作。但是仍可能是加班、徒劳赶工,这又是什么?

即便是设计职场老司机,也偶有在项目中翻车现象,这又是为什么?

Image title


如果没从上图看懂,继续往下

第一章、自身原因                 基层必看

第二章、设计团队内部原因    基层必看

第三章、外部团队原因          中层必看

第四章、组织架构原因          中层必看

第五章、企业战略原因          中层必看


如果你是设计高管,不必看了,因为设计师管理和设计执行管理,请看下篇

PS: 在我看来设计基层执行问题,中层管理,都能用"规则"约束,毕竟管理只是手段,领导才是精髓。 


第一章节  自身原因    

新人设计师  (有设计师带,但没经验)

1.设计执行前没有实施"设计勘探"  -  规范、团队过往案例

2.执行中没有更新信息 - 需求问题、上下游沟通

3.设计产出后,没有自查

4.交付前没有验证

高级设计师  (有设计主管或上级、有一点经验)

1.执行前没有做”需求勘探“  需求转化产品需求转化为“设计”需求

2.没做竞品分析  行业案例、行业规范

3.执行中没有量化工作量,和产能

4.沟通汇报问题

资深设计师  (有经验、自己负责项目线)

1.需求评估 - 分析、梳理、量化

2.设计目标-执行计划

3.项目管理-进度管理

4.效率- 质量和工时


关于能力分级,除了某些大厂有明确的职级量化体系,其它公司都是”很随意“。自己对应就行,至于如何考量自己能力,请看《》篇


1,

好的输入是好的输出的前提,但是怎么做到好的输入? 

斯坦福的设计思维/  IDEO设计思维




能力突破点  - 下图来源于网络,出自书《用户体验要素》



除了对于项目"产品"的“用户体验五要素"理解和运用,还有就是在工作中,不断通过设计稿展现自己的思考和能力。怎么做到,只有靠自己”刻意练习"。


需求文档好比是输入指令的说明书,”说明书“写得好不好,对于后续开展的工作起到关键作用,

后话,有相对稳定输出交付能力的下游开发团队,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可遇不可求,作为设计师,落地验收工作好比是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分工产生效能- - 无论是脑力工作还是体力工作,大道至简亘古不变。

明确分工以及协作规则是效率产能提升的前提,



A情况详解

Image title


A情况是商业设计师团队遇到的最可怕问题,所以我将其做成了图


关于“奇点” - -   当设计师工作产出,设计稿成为下游开发评审或预启动节点的基础时,"设计稿"在项目中权重就变得过重,我称之为”奇点“


用好奇点能提升”设计价值“,用的不好就是给设计团队挖坑,而往往大部分团队是在走后者道路。

原因

1.没有意识到“设计稿”权重那么高 - 无知

2.知道不知道怎么做 

3.知道怎么做,却无法改变环境

交付产出物规则-  涉及 需求文档、泳道图、功能流程图、原型

0.交付产出物是信息的载体,产出物规则和标准相当于是信息的范围和信息准确性基线。

1 .在没有明确的上下游交付产出物规则的情况下,沟通往往不能挖掘并解决原型或需求文档中的隐藏问题,设计师需要用设计产出来解决或是发现需求问题。

2. 发展中的项目线,按产品的生命周期,用不同的交付产出物规则和标准。

  如:   

      1.雏形期的产品  

     2.

     3.成长期

      4.中年期



总结:错误的输入-错误的输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mage title

沙堆建楼 需求不停改,设计不停改

      



工作中大几率出现的坑

上游产品:需求和目标、目的断层、功能需求、设计需求不明确

中游设计:1.设计团队无敏捷,UI视觉的高标准标准与产品开发对于设计产出标准不一致,且不能满足快速更新迭代产品开发节奏

                 2.设计价值被自我否定 由于经验不足或能力不足,违背经济学第一性原理“分工产生效能”

下游开发:开发验收标准和规则不明确,导致设计师验收工作增加,消耗精力且无实际“显性”价值提升。





设计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1.敏捷设计

2.敏捷团队

3.敏捷组织









方案原理

Image title




模型思路:漏斗模型、双砖模型、PDCA/OODA、叠叠高、奥森豪威尔象限(四象线)

针对痛点:公司或团队中,产品-设计-开发工作流混乱无序,或不规范、无明确标准

导致问题:设计频繁修改、设计师做无用功、设计稿(信息载体)权重过高

根因:职能划分不明确、工作流中交付产出物(信息载体)没有标准和规则、

- - - - -- - - - - - - - - -  扩展阅读,非核心内容,可跳过 - - - - -- - - - - - - - - -

应用方法论和理论:思维可视化、设计思维、用户体验五要素、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管理难点: 传统的KPI类考核机制不能衡量设计价值、对设计师更不能起到激励作用


关于标准- 相当于目前团队中产出(交付物)的中位线,也是未来提高的基线

一套标准- 不能用一套标准用语

双标

多标准

标准策略


- - - - -- - - - - - - - - -  扩展阅读,非核心内容,可跳过 -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更新:2020-03-24

收藏

15人已收藏

GriffithLee

热爱分享,Bec那是我对抗天性缺点的一种方式,亦是一种态度。

  • 15

    作品

  • 52

    粉丝

  • 5

    关注

  • 需求度量四要素
  • 个人简历&简介-版权发布记录用
  • 排列对比梳理法
  • 用户体验要素解读-点线面体法

    猜你喜欢

      2020-03-24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1309 15 4 2

      基层互联网设计师突破瓶颈 - 非设计驱动团队de工作生存法则

      0.0°

      你确定要举报基层互联网设计师突破瓶颈 - 非设计驱动团队de工作生存法则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9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4
      15
      2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