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有不少人认为所有的设计师都是内向的,只会对着电脑干点活出点图而已,但实际上,要想做出令大家都满意的作品,设计师是需要在前中后期做大量的沟通工作的
有不少人,长久以来处于一个误区,他们认为所有的设计师都是内向的,只会对着电脑干点活出点图而已,但实际上,要想做出令大家都满意的作品,设计师是需要在前中后期做大量的沟通工作的,所以如何与自己的“甲方”进行高效沟通,一直是绝大部分设计师每天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设计师想学习更多接单赚钱技巧可以加微信 2422836284,备注UI中国,从线上拓展客户,到谈客户和报价技巧,防止改稿骗稿,如何零成本成立工作室快速赚钱等等方法技巧都有都有
设计师如何与产品人员沟通(平面、网页、UI、插画、动漫、三维适用)
然而,设计师与甲方“势成水火”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甲方的需求有多么无理、也不是设计师的作品有多糟糕,问题的根源其实只在于“沟通”。只有当设计师与甲方之间的沟通是高效而且顺畅的,双方才能达成合作。
先来说下,让设计师闻之色变的“甲方”到底是何方神圣。
通俗点说,甲方就是花钱请你(设计师)干活的人。这种人可能是你的客户,也可能是你的老板(上司或老板)。“客户”这个甲方大家都应该没啥异议的,但我为什么把大家的老板都拿出来当作“甲方”呢?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当设计师还未能独当一面的前提下)作为设计师的你,对接最多的人其实是你的老板,你的工作其实是执行老板下达的命令、完成老板提出的需求。
既然甲方分为两种,设计师在与“甲方客户”和“甲方老板”沟通的时候,自然也得有不一样的方式。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会分别针对这两种不同的“甲方”讲述相应的沟通方式。
PS:这篇文章,我是从设计师的角度去讲述如何跟“甲方”沟通,设计师们请自行收藏;另外,在很多时候,我们也许同时扮演着甲方与乙方的角色,我们也许是设计师的小领导,同时也许每天都在面对自己的老板(上司或客户)。所以无论你是“甲方”也好,“乙方”也罢,我都一样真诚地欢迎你来阅读,因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必须指明的是:有效沟通的目的,是促成甲乙双方合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双赢,如果有一方 “输了”,那么沟通也是失败的,记住,我们要的结果是“双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种梦。)
好了,现在就开始吧!
先给大家看一张我从《项目管理》的教程上挖下来的“沟通模型图”。
无论是从事哪一个行业、或者负责哪一个项目,这个“沟通模型图”都是通用的。我们可以先以客户对设计师提出需求这个具体的事情来进行解释一下“沟通模型图”中的沟通步骤:
1、 编码。客户将所需设计的项目需求和内容转化为语言或文档。
2、传递信息。客户通过沟通的渠道(可能是面对面的会议、电话、即时通讯工具)向设计师传递信息。
3、解码。设计师把客户传统的信息还原成有意义的观点。
4、告知收悉。接收到信息后,设计师需告知客户已收到信息(告知收悉)。
注意,在这里,设计师的“告知收悉”并不一定意味着同意或理解信息的内容哦。
5、反馈/反应。设计师对收到的需求信息进行理解和分析之后,把还原出来的思想或观点转化成信息,再传递给客户。
这是一个“需求还原”的过程,作用有两个:一是告诉客户我已经清楚了解你的需求了,二是让客户确认你所了解的需求是否跟他们提出的需求是同一回事。
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客户要确保所提出的需求是清晰的、完整的,需要确认需求已被设计师正确理解。而设计师也要确保所接收的需求是完整的、正确的,并需要告知客户或做出适当的回应。
要特别留意的是:在沟通中可能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比如距离、文化差异和缺乏背景信息、以及不熟悉的技术、不合适的基础设施等等。这些是传递信息过程中出现的“噪声”。为了使沟通更为高效,设计师在与客户沟通之前,最好先做做功课,应该提前了解客户的文化背景和企业文化,以降低沟通中出现的“噪声”。
其实在实际的沟通过程中,这个“沟通模型图”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是不断转变的,希望大家根据实际的情况把这个沟通过程了解清楚。(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种梦。)
好了,现在我们具体来讲设计师和客户之间的沟通技巧。
设计师 VS 甲方客户
我们是朋友,你有需求而我正好专业。
游戏规则:熟人好办事
先了解一下广告公司的基本游戏规则吧。广告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部分的广告公司都是靠走”熟人主义“路线来盈利的。也就是说,所面对的客户一般都是熟人介绍,可能在客户内部有相熟的高层管理者,或自己即是客户公司的高层。比如说某某大型IT公司的高管自己开一家广告公司,专门接了老东家的单子来做,这种情况最为普遍。
既然是熟人,那么在沟通上就好办多了,我和你之间知根知底的,你想要什么我都了解,合作起来当然轻松咯。
早些年我也曾下海创业开过一家广告公司,那段创业的经验告诉我:广告公司自己去找客户是很难很难的,一来达成合作的成功率不高,二来就算能顺利合作,对方也会狠狠的压价,迫使你赚不到钱。唯有“熟人”才能让你的公司立于不败之地。
沟通之前,先给自己准确的定位
不少设计师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不断碰钉子,其实这并非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你没站好自己的位置。因此在跟客户沟通之前,你首先要做的是了解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先准确定位自己的职责,再去跟客户沟通。
如果你是一般的设计师,那么,你只要好好照顾客户的感受,满足他们对成果的要求即可;但如果你是设计总监,那么你还需要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衡量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多种因素,务求达到利润最大化。(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种梦。)
关于提案和创意:城里人套路深
坦白的告诉你,广告公司的提案都是“套路”。所谓的创新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照搬已有的案例而已,客户给广告公司一个星期时间做提案,设计师可能只用几个小时就能完成,尤其是能力比较强的设计师。
为什么会这样呢?别怪设计师不去创新,真实的情况是再好的创意都只能用一次,再怎么天马行空的创意,都不如一次超出客户预期的执行来得实在。
客户要的是可执行、可实现的结果,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超出他们预期效果(只需超出一点点),就能大获全胜。是的,这样看起来不太厚道,但是,事实上这才是设计师及广告公司的生存之道。
你可以用各种软件画出天马行空的特技效果,客户对此也表示非常认同,期望值爆表,但是,这些特效是不一定能完全实现的(或者需要超出预算N倍才能实现),那么客户的期望值可就直线下降了,到头来,客户的需求还是实现不了,那岂不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和金钱?真的是得不偿失。(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种梦。)
关于需求还原:重点在于执行
“沟通模型图”中有个“反馈信息”的过程,对应设计师来说,你的反馈就是一个需求还原的过程。在反馈的时候,有两个步骤是必须的:
一、 完整无误地复述客户的需求,并得到客户的认同。
相信大家都玩过一个游戏,5个人站成一排,A对B说一句话,B传达给C,C传达给D,D再传给E,结果在大部分情况下,E讲出来的句子跟A说的相差很远。这是因为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噪声”在影响着大家的沟通。所以,设计师必须把客户的需求完整地复述给客户,以确保你所听到的跟客户所表达的是一致的。
二、用客户认同、你也可以执行的方案反馈客户的需求。
很多时候,客户在跟设计师沟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可能他们心中有那么一个模糊的影子,但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这时候,设计师要学会利用自己的方式去启发他的思维,比如从客户喜欢什么颜色、喜欢什么风格等方面挖掘他的喜好,再引导他的思考方向,从而做出的方案在他所理解的基础上,能让客户认同的。
当然,这个方案同时也必须是你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执行的。(上一点有说过)
与客户成为朋友吧
刚才也说过,客户一般都是“熟人”,在合作之余,也要跟他们多联系。日常在QQ、微信上闲聊、偶尔与他们相约吃饭、打球、旅游等等,投其所好,有助于关系的融合。
可能在第一次合作时,你跟客户只是认识,经过多次非工作上的交流,有助于让你和客户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下一次合作的时候,你们的沟通“噪声”就会大大的减少了。
要提醒的是,如果客户有非工作上的其他要求(你懂的),你可能需要跟对方“耍太极”,你需要权衡得失,务求达到平衡。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都不要轻易拒绝对方的要求。(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种梦。)
别忘了多给客户一些赞美
大部分跟“沟通技巧”有关的图书都会用大篇幅去介绍赞美的技巧和方法,可见“赞美”的重要性。一句看似无关重要的问候,一句轻描淡写的表扬,都能在肯定对方基础上,给予自己的立场,让双方的关系不会变得张弓拔弩。
这一点在国内尤其适用,试着从双方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不经意称赞一下对方,不但能愉悦对方,也许会意想不到的惊喜哦。(感觉有点像跟客户谈恋爱,那就对了o(^▽^)o)
11个沟通要点(这也是从书上扒下来的)
大多数沟通技能对于工作来说都是相通的,例如:
1. 主动倾听和有效倾听;
2. 通过提问、探询意见和了解情况,确保更好地理解;
3. 开展教育,增加团队知识,以便更有效地沟通;
4. 寻求事实,以识别或确认信息;
5. 设定和管理期望;
6. 说服个人、团队或组织采取行动;
7. 通过激励来鼓舞士气或重塑信心;
8. 通过训练来改进绩效和取得期望结果;
9. 通过协商,达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10. 解决冲突,防止破坏性影响;
11. 概述、重述,并确定后续步骤。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