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这是第二篇关于用户体验设计的案例收集,不定期更新。保持思考,保持好奇心,保持对生活敏锐的观察。
1.iOS下载App后自动安装
经过多年的iPhone使用经历,我发现iPhone最可怕的地方在于用过之后很难再回到Android机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其细致入微的用户体验,人家的用户体验不是嘴皮子上说说而已。而是真真切切的体现在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上,你能感受到人家的用心。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你在App store下载了一个App后,就不用再管那么多了,手机桌面会显示下载进度,并且在下载好后会自动安装。而不像Adroid系统那样,下载完后各种弹窗,询问你“确定要安装吗?” 这TM不是废话吗?我不安装干嘛要下载?
自从使用了iPhone后感觉整个世界都清净了,再也没有那么多烦人的弹窗。
2.有道翻译自动检测语言
当你输入英文时,软件会自动帮你翻译成中文;而如果你输入的是中文,会自动翻译成英文。这明显针对国人作了优化,因为中国人使用翻译软件最多的需求就是中英文翻译了。这个小细节很值得我为它点赞,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功能,那么意味着我每次使用都要先去选择语言,这无疑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而谷歌翻译在这一点上却没有做的这么人性化,这一次国产软件打败了国外, 还挺难得的,让我们再一次为网易的团队点32个赞!
3.左滑返回,右滑评论
众所周知,现在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带给人们更佳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麻烦,那就是单手操作障碍。如何满足单手操作的体验将是现在要急需解决的问题。网易新闻的这一个体验就非常好,在新闻页面左滑可以返回到上一页,而右滑则进入评论页面,这种做法非常适合单手操作模式,解决了单手无法触及顶部的返回按钮。
而为什么右滑是进入评论,而不是其它操作呢?这是因为评论是网易新闻一大特色,很多人看网易新闻就是冲着评论来的。
这里再多啰嗦一点的是,我发现新闻页面居然有三个进入评论页的入口,分别是右上角、右下角以及右滑手势,而且都很突出。可见评论页的权重有多高!但个人觉得这个页面的控件布局的不是很合理。对于用户来说,收藏明显比分享更频繁使用,但更常用收藏按钮却被隐藏起来了,搞的我第一次收藏时找了半天。
4.输入括号时,自动把光标定位到括号内
这又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用户体验,来自搜狗的拼音输入法。当你输入中文括号或者书名号时,光标会自动定位到括号内。通常我们输入括号后都需要用鼠标点击到括号内,而这个小细节看似不起眼,却直接帮助我们省了这一步,非常贴心的设计。
这一点就连以用户体验为称道的腾讯家的QQ输入法都没有做到的,这就更难能可贵了,细节之处彰显对人性的关怀。
5.返回置底,方便单手操作
大多数的App来说,返回按钮习惯于放在顶部导航栏的左边,但对于大屏手机来说,单手操作根据够不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夸克浏览器很巧妙的把返回按钮放置在了底部栏上了,这样大大方便了用户的单手操作。因数返回还是比较频繁的操作,放在底部还是非常合理的。
夸克还有一点做的很好的就是,左滑返回上一页,页右滑进入到下一页,这有点模拟电脑端的前进和后退按钮,这种手势用起来还是很方便且非常爽的。
6.Google图片直接预览
使用Google搜索图片,可以直接在同一个页面点开图片预览查看,而不需要跳转到新的页面。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在于不会打断用户的工作流状态,让用户沉浸在其中。
7.知乎搜索只显示5条结果
如果你询问用户喜欢更多的选择还是更少一点的选择,无一例外,用户肯定会告诉你他要更多的选择,因为人性都是贪婪的。
然而研究表明,给用户更少的选择更有利于成交。因为太多的选择,用户会比较茫然,会出现一定的选择困难症。想像一下我们使用百度搜索的经验就知道,我们一般只看前几个搜索结果。因此知乎搜索只显示有限的5条搜索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户的心理负担。
8.有爱的知趣天气
在遇到知趣天气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天气还可以这样有爱,界面非常简洁、漂亮,没有多余的信息。最近我还发现了知趣天气的一个小彩蛋,那就是天气的图标居然可以设置表情,而且太阳和云朵居然是可以移动的,真是太可爱啦啦啦~~~~
9.微信扫一扫,轻触照亮
当天黑的时候,你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它会提示你“轻触照亮”。而白天则不会有这样的文案提示,它会根据光线的变化而选择是否显示。这是个非常走心的设计,好的用户体验是“我需要你时,你恰好出现;而我不需要你时,你从不打扰。” 难道不是吗?
10.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
把云音乐作为压轴,因为这个产品带给我的感触良多。
评论社区是云音乐的一大亮点,很多用户都是被歌曲下面的评论所吸引。云音乐是第一个把音乐和SNS结合起来的产品,是评论的开创者,这毫无疑问是个优秀的创新。
在云音乐出现之前,音乐App仅仅只是个播放器,听歌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而云音乐出来后,可以评论、点赞。可以讲故事、听故事。没想到音乐类App还可以这么玩。通过评论社区把具有相同音乐品味的人连接在了一起,还可以倾诉自己埋藏多年的故事……
每首歌曲下的评论都区都有很多故事(先不管是不是段子)。从那些故事中我依稀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仿佛把时间重新拉回了过去。也许我们听的根本就不是音乐,而是整个青春。
说完了好的体验,按照惯例,吐槽2个差的体验设计:
ofo充值金额有点高
上一篇文章刚夸过ofo免押金很给力,但这一次我要郑重地吐槽一下ofo的充值页面。
先说一下个人经历,上周五下班后,我本想使用ofo,但扫码后提示我要充值,当看到充值金额最少都要20元。吓得我立马关掉了页面。
首先解释一下,如果对于一个经常骑ofo的人来说,20块是一点都不多的。但问题是我很少骑ofo,几乎都是骑摩拜(因为有月卡啊)。这种情况下充值20元,说实话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完。用不完又提现不了,那不是坑爹吗?而且现在共享单车面临倒闭潮……根据用户的损失规避心理,用户都是很害怕损失的。
所以如果把金额设置低一点,比如5元、10元,我想用户的内心就不会那么抵触。当然你要从商业目标的角度来说,那完全没毛病。我只是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说出一个普通用户的真实感受。
乘坐电梯带来的困惑
这个来自于生活中的设计,用户体验无处不在,不仅仅是在互联网的设计,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碰到的,只要你擅于观察。
这是一个我上班乘电梯时常遇到的困惑,每次乘电梯都要纠结一下按哪个。我观察到有不少人乘坐这个电梯时都会犹豫一下。就算是老司机也很容易犯困惑,容易按错,尤其在紧张的情况下。
为什么会这样?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这里有3个问题:
第一,楼层的困惑。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当前是在几楼,而且由于是地下层,-3楼、-4楼要想一下哪个是在上?哪个是在下?如果地上层3楼、4楼那想都都不用想。
第二,文案的困惑。站厅层、站台层有啥区别,太相近了,傻傻分不清楚。我相信很多人都分不清楚站厅层和站台层的区别,这个是交通方面的专业术语。
第三,文字提示太抢眼。刚开始我误以为是按钮,猛按了几下,发现没有反应,才发现原来这个不是按钮啊!WTF......用户会犯错是再正常不过了,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可能会犯的错误,提前防范。
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我的解决方法是这样,请直接看图:
总结: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好的用户体验能带给人愉悦的心理感受,用户用的爽了自然还会再回来。所以,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是多么的重要。深刻洞悉人性,满足人性需求的产品才会赢得市场。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