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随着最近微信跳一跳的风靡,小程序似乎又火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么小程序的前景如何?是否值得开发,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该如何选择?本文将给你答案。
从小程序最近的更新说起
在2017年的最后几天,微信更新了6.6.1版本,对小程序进行了重大的更新,有以下3点:
1.主界面新增小程序任务栏。
下拉可以找到最近用过的小程序,这里最多可以显示9个过去用过的小程序,点击更多可以跳到小程序列表界面。
用户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个入口,因为只要轻轻往下一拉就可以发现。用户只要用过一次之后就会不会忘记。这个入口非常明显,凌驾于搜索、和会话列表之上,足以可见微信对小程序的重视。
2.导航栏新增小圆点,支持小程序间快捷切换。
小程序菜单进行了升级,在原来的 “···” 按钮的右侧,增加了 “圆点” 按钮。
原有的 “···” 按钮功能保持不变,点击 “圆点” 按钮可以离开当前的小程序。
长按 “圆点” 按钮可以唤出多任务切换界面,快捷地打开最近使用过的小程序。
像不像windows上的多任务窗口切换?
3.小游戏
最近的小游戏“跳一跳”可谓风靡朋友圈,有不少人上班都忍不住玩“跳一跳”吧。
小游戏之于APP手游,就类似页游之于PC端游,是轻量化的小游戏。
我体验了一下欢乐斗地主,很流畅,而且不需要安装、下载和登录注册,不用担心占手机内存。
我觉得小游戏“跳一跳”的另一个动机就是帮助推广小程序。跟当年的“打飞机”游戏推广微信支付如出一辙。
不仅仅如此,小程序还开放了更多连接能力:
1.5级目录变10级,可以承载更丰富的流程。
2.小程序包大小从2M增加到4M。
3.实时音视频录制及播放能力升级。
4.开放NFC能力,手机变秒变智能卡。
感觉小程序越来越强大了!
微信为什么要做小程序?
要了解小程序的目标就要知道其它两种公众号的定位。
订阅号定位于信息的传播,其本质是媒体,连接人与信息。
服务号定位于企业为用户提供服务,其本质是服务平台,连接人与服务。
但服务号做的其实并不理想,所以需要一种新的公众号形态来弥补服务号的不足,这就是小程序。
小程序定位于企业为用户提供服务,其本质是服务平台,连接人与服务,这其中包括连接线下场景。
微信以即时通讯为基础,订阅号和小程序为作延伸,利用微信支付作为整个交易的闭环完美的构建了整个生态。
这样人们只需要一个微信就够了,可以轻松的完成社交、游戏、阅读、消费、支付的需求。
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小程序绝对是腾讯的战略级产品,是整个微信生态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也注定了小程序在微信体系的地位。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看好小程序的未来发展。在最近一年的更新迭代中,小程序不断开放各种能力,给我们更多的信心。尤其是在最近的一次更新中,小程序进行了诸多重磅升级。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相信在未来的1-2年,小程序将迎来爆发也有很大的可能。
与App相比,小程序的优势是什么?
1.不需要安装卸载,不需要登录注册,没有麻烦的更新
试想一下,以前你想买个火车票,得去应用商店下载安装相应的APP,经过注册、验证等繁琐的过程之后才能使用你想要的服务。这个过程非常的麻烦,用户都是很怕麻烦的。而小程序的不用安装卸载,甚至都不需要登录注册就可以使用这些服务,这简直是懒癌们的福音。
2.不占用任何空间
随着现在App越做越大,越来越臃肿,再加上很多人喜欢拍照片,拍小视频,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机容量越来越不够用,有些应用很少使用,删掉又很可惜,不删内存又不够用,顿时陷入纠结当中,而小程序基本不占用空间,这对于用户来说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3.不会骚扰到用户
App的另一个烦人的地方就是各种骚扰信息,如推送通知,打开通知骚扰,短信骚扰,评价骚扰,漫长的开屏广告等。用户早就受够了,我只想安静的使用App而已……
有些用户知道去关闭消息推送通知的还好,但估计很多用户都懒得去关吧,所以只能默默的忍受App的骚扰了。
4.开发成本低,开发周期短,可以快速出MVP,快速迭代试错。
小程序只需要一个web 前端,而App需要两套技术班底,iOS和Android。
同时设计只需要切一套图,一个尺寸的图标,而App需要两套,一共5种类型的切图。
因为小程序可以直接用微信登录注册,这一下子就节省了大量的开发时间。
同一个项目小程序的页面要比App页面少很多,这可以大大加快项目的上线。
5.适配成本低
App的适配非常麻烦,必须进行2套系统多种机型的适配。面对这么多的适配问题,开发哥哥早已被逼疯。
比如今年苹果出了个iPhone X,大家都要吭哧吭哧的去适配肾X。
而小程序不需要怎么适配,因为其寄生于微信客户端,相当于其实微信帮你做了这部分工作。
6.符合精益创业的特点
因为小程序的开发成本比App低很多,这可以让我们快速去迭代,快速试错,以验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7.微信用户数和时长无人能敌
最近的数据显示,微信的月活用户数将近9亿,用户平均使用时长为66分钟,这就意味中国有多少台移动互联网用户,就有多少人使用微信。
用户在哪里,用户的时间在哪里,产品就应该在哪里。
8.去中心化
你不需要去关注排行榜,不需要去关心有没有粉丝。你只需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做好产品和服务,只要你的服务满足了用户的需求,那么用户下次一定还会再来的。
这就要求企业更加专注于产品的体验和服务的能力。
9.小程序内相互切换,如同PC端网页般的体验
如果把微信当成是一个OS,那小程序就像PC端的一个个网页。小程序与小程序之间可以相互跳转,无缝连接,这是远超App的使用体验。仿佛又重新回到了PC端的网页极致浏览体验。
而App就像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相互跳转非常麻烦。
10.获客成本低,用户触达率高。
随着App生态已趋于饱和,一个App的获客成本已经非常高了,用户下载了还不一定会用,用了还不一定会转化。
而小程序可以通过朋友的推荐,可以直接触达到用户。
小程序并非完美,有以下不足
小程序虽然有以上诸多的优点,但也并非完美,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
1.无法承载功能复杂的产品
小程序的“小”已经说明了小程序体量不会很大,其定位于轻量化的应用,相比于动辄几十兆、几百兆的App来说,不是一个量级的,所以也注定小程序无法承载业务逻辑复杂、功能复杂的App。
2.用户体验比不上Native App
小程序由于容量的限制,无法做的太复杂,有一些关键性的体验无法实现。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看腾讯视频,App可以切换视频清晰度, 还有弹幕,而这些小程序都是没有的。所以小程序充其量是阉割版的App,其功能体验上远远无法跟Native App相提并论。
而且由于小程序的特性,不管再怎么优化还是无法跟Native App体验相比。
3.微信对营销的限制
正因为小程序的开发能力很强,所以微信对小程序作出了严格的营销限制,最典型的就是不可以分享到朋友圈。也不能像服务号那样给用户推送消息。
所以媒体类的产品不适合开发小程序,更适合开发App或者做订阅号, 但小程序可以作为App的补充。
综上所述,下面对Native App和小程序作一个全面的对比:
未来小程序与App谁将执牛耳
我认为只要iOS和Android系统一直在,App就会一直存在,不可能会消亡。由于两者的定位不一样,小程序不可能完全取代App。
小程序的出现会给开发者们更多的选择。小程序将会代替那些低频类、功能简单的App。马上会有大量这样的企业类小程序,这其实就是把PC时代的企业官网搬到了小程序上,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看了解。
小程序对于大型产品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当用户在小程序上体验到了你这个产品后,想要体验更完整的服务就可以去应用市场下载完整版的App,享受更好的服务体验。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小程序是最好的选择,后期做大了可以选择再开发App也不迟。一些业务逻辑复杂的App,对用户体验要求比较高的产品,还是适合一开发App。
由于订阅号可以直接关联小程序,我建议一个项目可以同时开通订阅号和小程序,同时运营这两个账号,这样就相当于手里掌握了媒体资源,节省不少的推广费用。再加上微信群或qq群的用户沉淀,可以快速接收到用户的反馈,快速迭代改进。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