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这有一本属于你的色彩书
0.0°
2017-05-01 好文转载 经验/观点 原作者: 未知 举报 3053 8 10 0
《写给大家看的色彩书:设计配色基础》国内著名由设计师梁景红编写,主要谈及配色的基础技巧和必备理念。非常适合初学配色的专业人士来学习。很希望和大家交流分享


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配色入门书,从色彩最基础的知识点讲起,逐渐深入到专业的理论,层层递进。配合相应的案例,虽然大部分在讲理论,却也一点都不枯燥。


之前都认为,配色只是一种感觉,只要根据常识和已有的审美走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学习了解专业的理论知识,不仅能让你在配色过程中更加有自信,而且可以举一反三,从现有的经验推导至未知的领域,如果在工作上遇到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内容,也可以轻松入手。

——————————————————————————————————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颜色的基础只是,配色基础原则:不超过三种颜色

2. 主色、辅色、点缀色的使用

3. 色彩集合:图像、文字、图案、图表都可以看成一种颜色

4. 在不确定的时候,使用黑、白、灰调色

5. 基础色调:相近色调或对比色调

6. 根据色彩情感的关键词,选择主色

7. 根据关键词选择色调,避开主色谈配色

8. 色彩素材的实践运用:提取色彩——分析色彩——实践运用

9. 突破对立色彩感受:从一端到另一端

——————————————————————————————————

chapter1

色彩基础,让你拥有一个清晰的色彩概念:使用H(色相)S(饱和度)B(明度)的色相环调色


根据颜色三原色红黄蓝,可调出六大常用色,红、橙、黄、绿、蓝、紫(如上图)


互补色:相距180°;

对比色:相距120°;(红色与绿色)把两种颜色的纯度都设置高一些,两种颜色的特征就会都被对方完美的衬托出来。但是,由于对比色的视觉冲击还是比较大的,需要注意的是,两种颜色在面积上需要有区分。这其中紫色搭配黄色是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此外,对比色的搭配需要用无彩色来进行调和,隔离,降低对视觉的刺激。

类似色:相距90°;

类比色:相距60°;

邻近色:相距45°;

同类色:相距30°


某种颜色的补色的两侧颜色是这种颜色的分裂互补色


相隔一个颜色的两个颜色为间隔色:(红色配黄色)


紧挨着的颜色为相邻色(比如6色换中的红色与橙色):简单而有效,一种颜色纯度较高时,另外一种颜色选择纯度低或明度低的。颜色之间想过作用的力量发生变化,色彩就有了主次的关系,和谐度增加。此外,选择同一色相不同明度或者饱和度的颜色搭配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效果。


从两色搭配中认识色彩(色彩搭配,就是色彩之间的相互衬托和相互作用。所以不会从单色开始学习色彩搭配)

Image title

红色使得白色很干净,白色使得红色更加注目。

Image title

加入了黑色,白色的存在感降低。
黑色衬托出红色很热情,红色衬托出黑色很庄重,在这里红色与黑色的对比更加明显,使得眼睛在这两种颜色间游离,从而削弱了白色的存在感。
(黑白虽然为无彩色,但是在单色系的作品中,无彩色也在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否则,是无法体现单色的美好出来。)



从无彩色-有单色-两色-三色的搭配过程:

第一幅:无彩色做主色调,且没有有彩色来点缀,给人消极的感受

Image title

第二幅单色,从观赏者角度看,只有一种颜色,单色搭配,显得比较单调。但是如果,绿色饱和度增加,与白色对比度增加,观感上就会出现绿色与白色搭配的双色效果。

Image title

第三幅:双色,虽然黄色面积较大,但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

然后配以黄色为主。

Image title

第四幅:同样是双色搭配,但是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背景的深色,品红色为辅。

Image title

第五幅:三色搭配,画面更加丰富,饱满。

Image title


三色搭配的规律,使得你的作品配色更趋向与成熟的方向:有彩色的色相控制在三种以内。


统一外观的相邻色搭配:保持色彩基调相同,搭配起来更加简单。比如在同一个纯度上,或者同一个明度上搭配;

高饱高亮的三色搭配:在色相环上等距取三种颜色,会形成让人愉悦的颜色组合

互补取色组合:即使用分割互补色来搭配


颜色不复杂,处理起来才会比较容易,所以在优秀的作品中,往往颜色越少越好。可以去掉的颜色都要尽量避免存在。(比如下图的蓝色边框)


在标志中,多用两色三色搭配,这样比较容易识别,记忆。而在插画中则可以承载更多复杂的色彩变化。


但是,除了纯绘画与摄影等,就色相而言,也很少有超过三种搭配的作品。



chapter2

主色、辅色、点缀色


主色:色相决定整个作品的风格,确保正确的传达信息,比如蓝色传达冷静、效率;红色传达热情、刺激等

Image title

在色调相同的情况下,面积越大越显眼,也就更倾向于主色位置。而当两种颜色面积色调都区分不大时,我们称这两种颜色为双主色。


但是当色彩面积相同时,饱和度高一些的颜色力量更大,更接近于主色地位。即使面积地位较小,饱和度高的颜色也会呈现一定的力量感。


饱和度(纯度)高的颜色作为主色会比较稳定,所以通常设定饱和度高的颜色为主色。


此外,在画面中心位置的颜色更能吸引人的注意,更容易成为主色。


所以,十分“抢镜”的颜色有可能是主色,但是也有可能是点缀色,区别在于谁第一时间进入你的视野,影响你对整个作品的感官和印象。点缀色通常是面积小的部分,为了方面阅读提醒人们的注意而出现。


当不能明确主色是,可以根据色彩的基调判断,通过一个颜色的模糊概念,是柔和的,还是明快的,是冷静的,还是激烈的来区分主色的色彩基调。


辅色:帮助主色建立起更完整的形象,如果主色已经完成很好,辅色不是必要存在的。

所以判断辅色应用好的方法是:去掉它,画面不完整,有了它,主色更显优势。

辅色与双主色的区别:辅助色是可以被替代的,也可以是多种颜色;在双主色设计中,任何一个颜色都不可被替代。

背景色是特殊的辅色:白色背景通常是阅读的需要而存在,带有颜色的背景往往可以一下子抓住人们的视线,使得画面更加丰富,而背景本身并不见得是主角。


辅助色可以辅助一种颜色,也可以辅助作品中的主体(形象,主图像等)存在


选择辅色的方法:1. 选择同类色,达成画面统一和谐;

                           2. 选择对比色,使得画面刺激、活泼,也同样很稳定。




点缀色

通常在细节上,多数情况是分散的,面积较小。在杂志中,常常作为牵引阅读,和提醒的作用。

特点:出现次数较多;

          颜色非常跳跃;

          引导阅读性;

          与其他颜色反差较大


上图中,红色是主色,确定画面颜色基调;

紫色是辅助色,辅助红色使得画面完整(由于画面中紫色体现较少,也可以看为点缀色);

黄色是点缀色,引导观者阅读从这里开始。



chapter3

色彩集合:图像、图案、文字和图表

图像色彩集合:


上图中每种蔬菜分别看成一种颜色,并通过概括的颜色,来对于编辑文字。


一般而言,图片中的色彩信息是比较复杂的,这时候需要眯起眼睛,虚化形象,留下简单的色彩印象,什么颜色是大面积的,这种颜色就是这个图像中的主色。



色彩集合的搭配:

1. 从图像中选择的颜色搭配是最简单的搭配方法

2. 也可以采用大胆的对比色搭配

3. 如果一个色彩集合中,色彩分布比较零散,则需要一一做分析。从整体观察色彩布局、面积、呼应是否合理统一。或者用无彩色将它们整理连接起来,或在图像与图像之间填上色块,将图像与画面融合一体


图案色彩集合:

图案是一种有规律的色彩集合,可以看成一种颜色来进行搭配

也是一种有传播内涵的色彩,使用时要注意起表达的文化特征


图案的花色与色彩之间也有很紧密的联系,色冷的几何图案,适合成熟冷静;暖色可爱图案,则适合活泼、女性。


文字色彩集合:

正文文字多用黑白灰无彩色,阅读感受上,会忽略文字有带有的无彩色,而改为有彩色时,则无法忽略文字色彩的存在。文字所展示的图像与带有的色彩会比文字本身的含义更加“抢镜”。


而作为图形的文字,则具有更大的设计空间。


图标色彩集合:

设计好的图标,给人精湛专业的感觉



chapter4

黑、白、灰,天生的调和色


色彩调和的含义:
1. 色彩调和是色彩配色的一种形态,使人感到愉悦,舒适好看的配色通常是色彩调和后的结果
2. 色彩调和是色彩搭配的一种手段,如果想要将看起来不和谐的颜色组合在一起,就需要进行色彩调和

任何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其中一个颜色都会被当做其他颜色的参照物。它们之间的色彩对比关系是绝对的,色相、纯度、明度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对比。过分的对比需要加强共性来进行调和,过分暧昧的颜色配比需要加强对比来进行调和。



色彩调和的方法:

1. 面积调和尽量避免1:1的对立面积出现,一般使用5:3~3:1会比较好,

如果三种颜色则可以使用5:3:2


2. 点缀调和(颜色空间混合)。在对比强烈的色彩双方,互相点缀对方的色彩。这是一种视觉的空间混合


3. 互混调和:把两种颜色混合到一起,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从而得到第三种颜色。这第三种颜色,自然可以与前两种颜色都统一在一起


4. 隔绝调和:画面中的色彩过分强烈或者色彩含混不清(图片较多),可运用黑、白、灰、金、银等同一色线,把颜色进行勾边隔离


5. 秩序调和:也就是按照颜色渐变的顺序进行排序调和(比如彩虹)


6. 最简单的方法:同一调和。包括同色相、同明度、同饱和度的调和


同色相即指色相环中60°之内的色彩。

同明度是指被选定的色彩各色度明度相同

同饱和度是指颜色饱和度相同,基调一致,达成统一外观


黑、白、灰作为调和色更可以让作品稳定。综合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受关注。

白色作为背景常被忽略,白色可以使有彩色更轻盈、更透气;

灰色作为辅助色,让画面有质感、有氛围,作用关键。与灰色差异大的色彩,更适合强烈的突出主题;与灰色差异小的色彩,更容易体现出高雅的氛围;

黑色则可以使得任何复杂的颜色都稳定下来,使得画面有重心、有秩序。



chapter5

相近色调或对比色调调和


在色彩搭配中,不要盲目进行,而是确定一个大的方向后,朝着这个方向寻找、调整、改良。在细节上花时间打磨。


色彩搭配有三个极端:

♦ 单一色:本身单一色无法形成颜色搭配,单一色搭配是指相近色搭配。同类色基调是温和的,可以在同一颜色周围选色,或仅仅改变明度饱和度。这样的画面通常是柔和的基调;

♦ 强烈的对比色:效果强烈,戏剧性,冲突非常明显。为了营造和突出某一个元素时比较适合

♦ 五颜六色:这种情况可以使用无彩色辅助,不常用。


配色思路:没有思路的时候,从色彩基调入手


1. 寻找共性、统一的相近色调配色

基调统一,找到色彩之间共性的地方,达到同类色调外观统一(如右图第一张是同类色统一色调,第二张为图片取色统一基调)



2. 寻找强烈感受、戏剧冲突的对比色调配色思路

相似色调虽然画面统一,和谐,但它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手段,如果需要创作更有戏剧性,更具对立色彩倾向的作品,就需要使用对比色调搭配。


面积上:可以使用小范围的对比,也可以使用大范围的对比,或者在面积对比上进行强化对比的关系。



3. 同时用两种思路进行色彩设计

同类色寻找色彩之间的共性,对比色强调戏剧性。同时运用,会使画面在和谐与冲突之间达到平衡。




chapter6

色彩情感的运用


色彩的情感实际上是我们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审美感情,

抽象色彩与具象色彩的区别在于,抽象色彩上附着了人的情感,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人们看待色彩不是单纯的从色相上判断的,而是从色彩依附的载体、色彩的来源、使用色彩的族群和不同的文化中寻找更多的信息加以理解。


红色:成熟的苹果是红色,红色的苹果是具象的色彩,同时红色也代表了成熟。

红色代表食物中重要的颜色,同时也代表健康,积极,时尚,文化。淡雅的红色常用作女性色彩,娇艳的红色往往表示积极向上的精髓,偶尔也会表示恐怖,神秘感。

橙色:多数家庭的感觉,温暖,阳光,欢快。同时也是醒目的,没有太多负面情感的颜色。

黄色:最醒目、最明亮的颜色。适合儿童,有活泼,开放的心情。

绿色:春天的颜色,和平,生命,环保,常用语医疗和农业等。

蓝色:中国有很长的海岸线,沿海地方都比较喜欢使用蓝色。

紫色:幻想色,不切实际的主题中。既优雅也温柔,庄重又华丽,成熟女人的象征。同时也是冷色,有阴暗、冷漠的一面。

粉色:少女的颜色。

白色:是如空气一般的存在,设计中绝对少不了。

灰色:与有彩色搭配,呈现出高雅,成熟一面,不同深浅的灰色搭配额,给人感受又十分消极。

黑色:比较常用与男士,重要场合,不可侵犯的感觉。


每种颜色都有冷暖:

Image title原色中红色为暖色,蓝色为冷色。同时在原色中加黄色颜色发暖,加蓝色发冷。

当画面处于基调是暖调时,在冷色中加黄色达到偏暖的颜色也可以使用。

Image title

比如上图,湖蓝是一种暖色的蓝,深蓝、蓝灰就是冷色的蓝。



阴影也有冷暖:


太阳与灯泡是光通常是暖光,日光灯通常是冷光。冷光产生的阴影发蓝,发冷;暖光产生的阴影发红、发暖。


每种颜色的冷暖色可产生两级情感:暖色的蓝给人干净、整洁、智慧 和柔和等,冷色的蓝虽然也有智慧的情况信息,但是更多的带有冷酷的、冷眼旁观的,公正的和商务的效果。



chapter7

基调关键词,避开主色谈配色


关于配色的选择,除了根据主色,还可以根据色彩基调原则来确定。


1. 纯色色调:积极健康的色调。使用纯色为主色,搭配饱和度低的颜色作为辅助色,此时需要扩大纯色面积,否则无法展现出纯色特征。


2. 明色色调:清爽明快的色调。在纯色的基础上加入白色得到色彩。

明色作为主色时,并不十分稳定,但是只要两种明色作为主色,配合小面积的其他颜色,也可以很出彩。


3. 淡色色调: 柔软天真的色调。明色加白色得到淡色色调。非常的轻柔,温柔

不建议作为主色,非常的不稳定。但如果一组单色的组合,也可以表达出轻柔的质感效果.

Image title

4. 浊色色调:成熟优雅的色调。纯色中加灰色。在绘画中比较忌讳,加灰色会使得画面变脏。但是在计算机调色中,颜色展示的效果更纯,则可以一试。使用与成年人,形成稳重,素雅感。但是要注意加入灰色的量,注意色彩倾向的变化。浊色的开放度不够,可以配合补色达到稍许开放亲和的效果。


5. 淡浊色色调:优雅的色调。淡色加黑得到淡浊色。与浊色的情感相似。更加优雅,更偏重女性化


6. 暗色色调:强调商务的色调。纯色加黑。在那行相关产品中常出现。


确定颜色之前,先确定颜色明暗的基调。然后可以使用多种色调的组合,在健康的纯色中加入优雅的单色,可以消除纯色抵挡的感觉,转为质朴,同时增加了色彩的多层次感。


色调组合的原则:注意主色调与对抗色调的面积配比,面积较大的为主色调,也是重点表现的色调,而对抗色调要选择可以为主色补色的色调。



chapter8

突破素材的形式,提取色彩-分析色彩-实践运用色彩


经验是提高配色能力的重要指标。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先要学习优秀的作品。分析和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吧看到的优秀配色从原本形式中提取出来,应用到新的形式中去。


我们可以从任何设计作品中获取配色的借鉴,包括网页,平面,服装,插画等等。




chapter9

突破对立色彩的感受:从一端到另一端的选择


搭配出一种情感效果,很可能就无法得到另一种情感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合适的取舍,明确具体的配色目的。


同样是浊色+明色,不同的颜色搭配,可以得出不同情感的颜色搭配效果。可以是活泼的,可以是平静的,也可以平时,华丽的。

Image title


最 后

色彩有冷暖之分,有性别之分,也有不同的感情基调。所以把色彩也当成有灵魂的“人”,在搭配的过程中,时时刻刻考虑到不同的色彩搭配在一起要“和谐相处”,才能构建出和谐的画面。






更新:2017-05-01

收藏

8人已收藏

奇迹时代丶

嗯,不错,这就是我要的感觉!

  • 40

    作品

  • 34

    粉丝

  • 2

    关注

  • 数据可视化 科技感界面
  • 小散户金融理财APP
  • 来一波引导页
  • 电商banner
相关标签
设计经验分享

    猜你喜欢

      2017-05-01 好文转载 经验/观点 原作者: 未知 举报 3053 8 10 0

      这有一本属于你的色彩书

      0.0°

      你确定要举报这有一本属于你的色彩书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1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10
      8
      0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