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最近,与上海的“谷歌开发者社区”(GDG)一起策划并与大家进行了一期关于Material Design的话题分享会。
这几天我抽空将当天分享的PPT内容再精简整理了一下,并在关键页面配上了对应的文字说明,便于分享给没有来得及到场及更多的朋友。
我问过很多人这个问题:在进行App设计时,有没有什么规范参考标准,还是自己想象一个出来?
许多人说他们使用“iOS”设计规范标准:“iPhone 6的尺寸做App的统一视觉设计,然后再翻到Android的尺寸上。”- 但这只是一个操作方法,并不是具体的规范描述。
于是我继续追问:究竟如何去根据iOS的规范具体实现设计落地?
无数人此刻脱口而出的一个经典回答是:比如“一个按钮范围大小为最小44x44pt”。还有呢?
此刻偶尔有少数人说出几个系统默认的顶/底部栏/系统状态栏的高度及应用icon的显示和典型字体的大小尺寸。然而这类系统通用型的固定控件对我们自己的产品设计参考并没有多少实际作用。我不放弃,继续追问,比如:这个list列表里列表项的高度是多高?与下方的文本间距是如何进行规范的?
有意思的是,此时大多数人的回答突然从“iOS标准”切换到了“行业普遍现象”,即参照大多数现有的产品/竞品来取个数值。比如:大多数的app都把这个高度设置在“54-58”之间。于是乎,除了“按钮的44x44”,以及几个系统固定的顶/底部bar之外,真正涉及到自己的app设计的时候,似乎iOS的设计规范标准一下子又不见了。
所以我发现,貌似如果使用iOS的设计规范并不能解决现在我所遇到的问题。
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1. 由于团队属性的特殊性,团队成员会参与多个不同的业务项目,甚至一个大的业务项会拆分单独的几个业务细化到团队中的不同成员。各做各的,却又要时常合并各自的设计项目或根据业务需求互相维护迭代,故而造成期间的维护和合作成本比较高。
2. 公司虽有自己的主业务设计规范,但规范设定笼统、不清晰且局限(设定规范的团队仅以本身负责的业务涵盖点出发),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真正给予各业务端有价值的参考。
3. 大型成熟产品不易轻易颠覆或重新设计,特别是各业务端做为模块集成部分时很难有突破。
突破方式:
寻找一份详尽、系统但又灵活的设计规范参考来进行具体业务项目的设计开发。
最右侧上方带有标题的弹窗为iOS系统进行“地点精准化”的提示:“开启蓝牙将能改进地理位置的精准度”。按钮文字的“OK”容易造成对用户的判断干扰,到底是代表:“OK(开启)”还是“OK(我知道了)”?针对不同的理解可能会对应不同的结果:1. 完成开启一项功能 2. 仅为告知功能,并未触发任何操作
下方带有标题的弹窗为基于Material Design规范进行的弹窗提示:“添加话题及你感兴趣的来源到你的库中”。按钮文字“明白了”。表示仅被告知到信息,不会触发任何操作。
参考方法:
将Sketch自带或者在Google官网上下载的PS/Ai版本的Sticker Sheet整理拼合出一个典型页面,包含顶部栏,列表,文本及按钮等(如上图)。并将其模块化,并列出其典型扩展性的属性。如上图:带有头像的列表为例。
于是,我通过这个信息并结合Material Design提供的参考,自己设定了一个布局调整的原则 — “4/8原则”(控件元素每次最小对齐移动一个整“4dp”,最大对齐移动一个整“8dp”以此类推:2个,3个4dp...,2个,3个8dp...)
每个项目,每个团队,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一些状况和属性, 仅以我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历来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并互相学习到更优的一些技巧和经验。如果对我分享的一些话题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个人公众号。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