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从传统教育媒介开始,似乎就与插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传统教育媒介开始,似乎就与插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路成长过来,从低幼插画书、儿童故事书、再到学校时期的教材教辅,插画都是大量运用在其中。其中的一些插图乃至长大后依旧印记在脑海之中。
插画的魅力缘何如此之大尼?其对于教育的意义何在?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我们又是怎样去运用到用户界面设计之中?
什么是插画?有时我们也会俗称插图,它属于绘画艺术,运用图案表现形象,本着审美与实用相统一的原则,其宗旨是尽量使线条,形态清晰明快,制作方便。在UI (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界面中作为图形语言,有着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和美的感染力的特点。
纵观国内or国外的教育产品,插画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将插画应用到教育产品界面中,从教育角度来看有着以下几个非常显著的优势。
首先,插画作为最容易接受的传播媒介之一,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鲜明的色彩,有趣的图形直观生动传达界面所要表达的信息,比起纯粹枯燥的文字更容易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应试的学习本身是一件很枯燥的差事,插画可以帮助安抚用户的情绪。
下面我们看一个插画栗子的应用——洋葱数学。
提起数学,多数女孩子都会觉得很枯燥无聊,又难以学好。数学是一种逻辑思维,洋葱通过插画的辅助生动灵活的去展示教学内容,传递思考方式。通过课程教研和产品设计,让学生达到一种深度学习的体验,而不是练题或拍题。这样的一种深度体验进而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并持续保持。下面是洋葱数学一些APP界面:
上面是进入APP的首界面,以情感化拟物的插画表现出战胜数学的信心,同时也传递出产品的立场、气质和形象,呼应“让数学变得简单”的slogan。看到这张插画是不是又燃起对数学的希望之火,你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了?哪怕只有一点点。然后抱着好奇心去注册试试。进行主界面,你会看到书籍知识点被具象化成一个个图标有韵律感地排列在界面中。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肯定让设计师脑洞大开,设计的这些插图让人感觉这些数学概念一下子亲切有趣了起来。下面其他的一款数学学习产品,与之相似的内容,空洞的文字标题加之深色单一的背景,是不是有种严肃乏味的感觉,并没有读完这个界面的信息内容的欲望。
点击图标进入到二级页面,连贯的插画图标成为界面上方主体,核心概念好似一把利剑,在完成核心概念的视频学习后,可以进入补充学习,好似斧头去拓展新的天地。界面简洁清爽,插画适当的点缀依旧保持趣味性。
进入视频学习,通过动画的形式将概念生动的讲解开来。符合情景的插图动了起来,像是在讲一个故事,短短几分钟可以保持集中的注意力看完这个故事。
这是一个简短的学习流程,插画贯穿了始终。产品中其他界面也应用到了插画,如完成提示页、空白缺省页、头像的角色设计,无处不在。完整的传递出整个产品的视觉印象体验,趣味生动,有吸引力。
其次,插画作为直观的图形符号,辅助文字能够引导阅读,带动用户了解界面内容。传统的教育媒介——教材,由于题材广泛,包括地点、时间、场景等,通过对应的插图相伴便于学生理解。同理表现在现代的图形界面。在教育产品中,配以合适插画传递页面信息的例子很多。譬如最为常见的引导页,如果是单独的文字叙述很少有用户会去看,如果配以精彩的插图,至少用户会将目光停留一下去欣赏下美的或者是有趣的东西。例如下面的这个例子:
UMU互动。
画面采用明亮的色彩,红黄蓝,但并不是三原色(正红正黄正蓝),饱和度和明度相似,体现了一种活力,时尚,让人眼前一亮。扁平化的设计风格,将拟物化繁重的纹理阴影装饰去除,采用原始而简洁的元素方式,同时通过轻质感和色块区别来表现画面的空间立体感,画面不失精致和美感。面对的学生群体为年轻的一代,这样的时尚好看的插画风格也是容易被用户所能接受的。通过这3副插画,用户一看而过脑海中对于产品中的功能亮点多少有个具象的印象了。
最后,插画是一种情感化的表达,可以滋润用户的心境,培养想象力。通过人格化的处理,在作品中以美的、真诚的、友爱的情感去影响用户,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追求美的理想,体验生活的美好。很多产品的品牌形象,将小动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或者是直接设计出的人物形象并且赋予他们鲜明的性格特点,通过这些形象的参与,产品在用户眼中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更仿佛是亲切有爱的朋友。最后举个栗子——百度高考。
上面的这个人物形象似乎是百度高考的代言人,他以一个学生的角色贯穿在产品之中。这个人物形象原是百度熊孩子家族的其中一员——人艰不拆的贴贴。原有的角色设定是一名死宅的业余游戏玩家,乐观敢自黑,犹豫没主见,但是对自己喜欢的人异常执着。在这里化身为一位参考高考的可爱学生。他的气质:透出一股执着,即使曾今是学渣,在学习中去探索一切未知的兴趣和勇气,这种学习让人满足自信且意气风发。以上判断个人的主观感受占了主要部分,使用该产品的用户——参加高考的孩子每个人心中肯定也有个自己定义的他,仿佛他就是自己的化身,陪伴自己使用产品,一点点学习积累为高考努力。这种人格化的形象在无形中向用户传递出一种前进向上的能量。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