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浅谈“移情设计”——用户情感的深度解剖
0.0°
2017-10-09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11896 4 17 0

情感化设计在设计领域内貌似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了,现在越来越多听到的一个词——移情设计,正渐渐在工业设计、视觉设计、艺术创作和UI设计等诸多设计领域被关注和研究。那么究竟什么是移情设计呢,“移情”为何物,源自何处?出于一颗好奇的求知心(哈哈),这几个月看了很多社会学、心理学和设计领域关于“移情”的书籍,今天就和大家浅谈一下“移情设计”吧。

1.移情

“移情(empathy)”起源于希腊文empatheia,其英语对应词为Empathy指情感或知觉,通常被译为“同理心”,也被称作同感或共感。本是EQ理论的专有名词,指正确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进而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关怀和情感融洽。“移情”在精神治疗理论中被认为是“潜意识过程意识化”的方法,治疗方法之一就是患者将自己对过往经历中的某种情感投射到治疗师的身上,对于投射者来说,投射常常是一种饱含情绪的过程,治疗师通过“扮演”患者的某个朋友或亲人等的角色来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满足患者的某种情感缺失或调节患者的情感状态。在心理学中,移情是“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体会某时某刻当事人的心境(如痛苦、需要、快乐)等”,以及“换位思考”的一种能力。移情在心理学中有多种类型,包括:情感的移情,认知的移情以及预期的移情,作为设计师需要具备这种能力,需要从情感上去体验用户的内部情绪,在理智上洞察用户的内部经验,预期用户在具体的使用场景中的情感反应。

    

(希望读起来没有太枯燥)


其实在艺术创作中常常会有“移情”发生

(1)象征性移情

费舍尔父子最先提出了移情说理论,把移情说当作是一种美学观念,将移情称之为“审美的象征作用”,这种作用就是“对像的人化”,意思是“把情感渗到里面去”,由我及物

常见的表现性形式有:以景引情,借景抒情,移情入景,情景交融。就比如: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寄情于枯荷表达诗人对消逝美好事物的深挚留念,荷花被赋予了诗人的特殊情感。中国的“岁寒三友”,松、竹、梅的视觉形象与中国人的精神意志相契合,被赋予了不屈不挠、卓尔不凡的君子形象,是典型的象征移情。又如哥特式建筑的拥有着高耸的尖塔、尖形的拱门、绘制着圣经故事的大花玻璃窗。尖肋拱顶、飞扶壁以及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直通云霄。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具有直升的线条和直插云霄的高耸气势。哥特式建筑用它特殊的艺术表现形态和装饰手法诉说着浓厚的宗教思,将神圣的宗教氛围喻情于建筑的点点滴滴。这些都是艺术创作中的移情。

(2)内模仿移情

内模仿是指审美的主体感受到客体在精神上或者物质上的某种特性,并产生一种模仿性的心灵运动,它与象征移情的侧重点不同,象征移情多侧重于由我及物,内模仿移情更侧重由物及我。内摹仿移情最初是由立普斯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本能的模仿冲动,这种冲动属于生理冲动的一种。内摹仿移情设计,具有美学的意义。譬如人们在炎热的夏日看到一张冷饮的宣传海报,海报上有新鲜的果蔬,透亮的玻璃容器,剔透的冰块和清爽的配色,观看者虽然没有切身体验到一杯冰饮,但在审美关照中、在精神世界里体会到了冰饮沁人心脾的感觉,从而感受到这种内摹仿所带来的情感愉悦。


好啦,大概了解了“移情”这个词从哪来,那么“移情”在设计上的表现又是什么样的呢?


2.移情设计

在设计物的过程中,一方面,人们常常认为用户的想法和自己相仿,自己认为好的用户也会认为好,自己能够理解的事物,用户也能理解,或者看到某些形态自己所联想的用户也能联想的到。然而,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储备、不同生长环境中的人看待事物的眼光和方式都是有差异的,设计者用这种观念进行设计很难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设计者有时又会认为用户同自己的想法和认知大不相同,之后便会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观察、测量等工作,从而总结人们对事物的反应差异。然而这些客观的数据得出的是客观的结论,往往是对于纯粹的物理行为的总结,而不是有关人本身,这些数据有些时候与我们所认知的人的行为想去甚远。是具有情感和精神的生命体,行为也受到生活环境、文化背景、自身经历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仅仅客观的数据对人的行为进行总结是远远不够的,移情设计就是对用户在不同情境下、具体经历等的情感进行研究,再开展设计工作,旨在让用户同产品达到情感的共鸣,获得物我同一的境界。


移情设计能否成功,在于设计师能否充分地理解使用者的情感状态和情感变化并且从而调动使用者的审美心理,使之足够活跃以达到最佳状态,那么设计师就要使得设计意图更为明确,能够让使用者充分地理解设计所蕴含的意义。根据费舍尔和立普斯的移情理论,对于设计师而言,要充分对自身、设计物以及受众进行三位一体的解读,使三者达到情感的统一,设计师对受众的深度理解和对设计物的探究同样重要。因此,在设计前期,首先设计师必须要把主体的自我放置于受众之中去,要充分的体验受众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审美体验等等,从而将自身与他者(即受众)统一,以此尽可能全面地把握受众的情感走向和精神需求。进行移情设计时,再利用一些的工具进行研究得到用户的情感数据并经过不断验证,确定设计方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象征移情和内摹仿移情的原理,使得使用者在使用产品和审美时被打动,将用户的愉悦感最大化,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



Image title

通过这个图来说明设计师怎样将自身、用户和产品进行三位一体的解读。首先设计师要将自己当作用户去体验用户的生活世界并且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获取用户信息,深度剖析用户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等多方面因素,从而获得更为有血有肉的用户情感资料,之后在设计的过程中以设计物为媒介传达通过种种设计手段去传递情感资料给用户,进而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得到情感共鸣和精神需求的满足。


总得来说呢,移情设计就是一种情感上的深度换位思考,最大化的同理心,当然也有很多方式方法,下次和大家分享移情设计在设计中的实施方法和在UI设计中的表现方式~


一点学习心得,欢迎大家交流和点赞~



更新:2017-10-09

收藏

4人已收藏

837387669

设计让生活更美好

  • 3

    作品

  • 10

    粉丝

  • 71

    关注

  • c4d练习 猫猫游园
  • 网页设计的极简主义之美

    猜你喜欢

      2017-10-09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11896 4 17 0

      浅谈“移情设计”——用户情感的深度解剖

      0.0°

      你确定要举报浅谈“移情设计”——用户情感的深度解剖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2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17
      4
      0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