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交互学习者的心路历程
0.0°
2016-07-07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2076 2 7 0

工作中一些观点认知的转变,如果你也有这些感受,希望听到你的分享。


马上工作一年,虽然硕士阶段方向差不多是交互也算半个科班出身。终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目的性明确的工作还是比较剧烈的改变着许多看法。写这篇东西是想回顾一下交互小白近一年的心路历程,算是一个总结和思辨。分享给各位交互学习者,正面反面都是一种参考吧。说是心路历程了,索性行文就随意一些,不再讲求结构。


以前很喜欢看一些别人总结的特别细节的东西,觉得简单实用,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直接拿类似的图表来用。慢慢的发现有些厌恶了这种表达。对于一个合格的学习者来说,一些表层细节上的东西应该属于基础知识范畴,是其本身应该具有的知识储备,需要在日常的工作细心观察积累。让别人总结出来才去点头称是,更像是把食物放在一个成年人嘴边还要别人来喂。量变才有质变,很难想象一个用户体验从业者是细节白痴怎么去创新。所以慢慢喜欢上了方法论,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看完哪怕看到一句特别有感触的形而上的理论就特别开心。方法论建筑在大量表层细节的基础上,是一种显性的规律,好似灯塔总会给希望赶路的人指出方向。慢慢的也喜欢上写一些不那么直白的东西,对己可以在庸庸碌碌的工作生活中多一些思考,对彼希望能带去一言半语的共鸣。


说到上面这些变化是想引出第一个认知的变化:


形式向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转换


交互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但常常因为沾染到设计这两个字会创造出来一些问题。初入职场的设计师有些缺乏自信,常常会觉得设计应该区别其他岗位多一些艺术性,所以在表现形式上过于侧重,副作用就是出现附带问题。这个行业细化到现在的职位分类,就是想让对应的人深入的做对应的事。


下图是一款产品的信息架构图,老实说以前在学校总画这些东西,起范,感觉高大上,显得有工作量。私下和同学老师沟通,绝大部分人会说我是不会看这种东西的,没用看的头疼。让人捋着打结的长线梳理只会把人搞晕,可我们还是一直在画,从而让别人感觉我们的工作性质和艺术沾边,器宇轩昂,显得有工作量。


Image title


可对于企业内的产品开发者来说这是在无端增加工作量,写的人累看得人更累,简直就是在努力的创造问题。如果有些人觉得这样不是很低效,举一个对比的朴实例子。把交互文档中的导航结构写的如下面导航般清晰,再结合具体文档界面的页面,无论多么复杂产品阅读者都会很快的了解产品的结构层级。那么上面盘根错节的信息框架图就完全没必要了,对于信息接收者来说是极大地减负。


Image title


形式向解决问题思维转化要求交互设计师最大限度的降低形式对解决问题的干扰,表达形式应为解决问题服务。最重要的对于自己的岗位职责的准确界定,通过诸多的细节如简洁明了的表达思维逻辑,输出的文档应该强调信息高保真而不是形式的高保真来摆脱形式的束缚,直面解决问题的本质。


当然并不是说表达形式不重要,只是说表达形式应该为解决问题服务,而不应该喧宾夺主。


这里不针对任何人,可能绝大部分设计师都抱怨过,包括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怨念:设计方案不被理解,项目组没有审美,不了解用户体验。设计审美有时候是感性的,纯理性的码农思维是理解不了的。


时间久了会有些思考,也就是我想说第二点的认知转变:


感性与理性


抱怨完设计里分不清的感性与理性后,会想感性与理性的界线是否那么清晰。对于我来说,越来越认同感性与理性犹如相对论是可以相互积累转变的。如下面的两幅名画,你没法否认它们作为顶级艺术品所包含着创作者的感性。

Image title

当人们分析星空背后梵高作画背景,取材的用意,所思所表达时;当人们不停的探寻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隐藏的是什么时;这些探寻不正是在寻找感性下隐藏的事实与理性吗?换个角度来说,我们看到的顶级艺术品包含的感性正是创作者通过素材规律性的理性表达。顶级艺术所具有的感性是创作者发现的超出平常的理性规律,就像齐白石老先生通过经年累月的观察才能把虾的神韵搬到中国的水墨画上。


所以我会觉得感性和理性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一个人说其理性又感性并不是分裂,而是感性和理性的点与深度不同罢了。理性是感性存在的基础,感性是理性的规律性表达,感性应该是理性存在的最高形式。


切回到设计方案中设计师与项目组的分歧。体验的终极目的是寻找人性舒适的介质,必然是一种感性的元素,而产品需要解决的生产问题又需要以理性作为主线。会试着想设计方案所要表达的体验的感性能否覆盖设计需求所需的理性;会试着想设计方案强调的理性积累能不能达到体验层面所需的感性。二者必须相互依存,产品才是人性的,完整的。慢慢不再把理性和感性的界限划分的那么清晰,诉求是感性的时候会尝试站在另外的角度看看理性,遇到分歧时会尝试着感性与理性的切换。时间久了会发现原来分歧都在毫厘之间,只是我们站的角度不同理解的角度不同。心态会变的特别平稳,会接受理性与感性错位所带来的分歧。切身感受,好像有些无法捉摸,我尽我可能想说清楚这种体验可能还是说的不够清晰,但真的需要对着自己的点沉浸去感受。


最后一点


认知事物的角度


无法否认有些天赋异禀的人,但芸芸众生中需要表达的人必然需要一定量的积累。更何况设计行业是需要靠表达吃饭的,积累应该更上一层。这个行业需要提供舒适体验与美的介质,要求处理的了大刀阔斧,嗅得到细节的味道。懂人性美,懂事物理性与感性美。如果有人说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很低,我只想说我们在毁掉它。不是多么高大上,这应该是一个能够承载广度美的行业。


如果想让我们的工作划入艺术范畴,那必然需要艺术的汲取。我觉得认知艺术的角度应该与欧美尊重街头艺术一样,一种逐美解读美的生活方式,一种向上的生活态度。即使一贫如洗依然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感受理解的艺术的味道和唯美。艺术不应该被定义为高大上的字眼,矫情或者诗与远方。如果这样的话,我想大多数人的灵魂会变得贫瘠。


保持艺术的生活态度是保持一种开放得态度和方向,以汲取美的角度对待生活中的事物,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一切。当然不是八婆的说三道四,对任何事物评头论足。我们需要尊重任何人对美的取向,在内心探寻一种自我认知态度和方向。对任何事物有自己内心的认知,不会人云亦云,不会去批评狡辩,只会静静汲取事物的供给。保留这种生活态度与方向能让自己的理解与表达通过宏观的量的积累筑起一道纠错的屏障,从而保持一致。


把生活中的点滴理解为艺术,从中无限的获取认知表达的素材,转化美的理解,保持汲取美的广度与深度。听起来很形而上,一些日常的感触,希望有心的人能够分享你的感受。



明天还要上班,就写到这吧。希望能给读者一些感触,很乐于听到你的观点。


更新:2016-07-07

收藏

2人已收藏

zwdsilent

交互设计师

  • 11

    作品

  • 66

    粉丝

  • 1

    关注

  • 地图分层可视化设计研究
  • 用于体验升级的简易用户研究
  • 空间复用解决单一模块大业务信息量问题
  • 基于行为分析的解构重组设计
相关标签

    猜你喜欢

      2016-07-07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2076 2 7 0

      交互学习者的心路历程

      0.0°

      你确定要举报交互学习者的心路历程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4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7
      2
      0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