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2019阿里巴巴设计大会会后总结&感想
0.0°
2019-05-21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3936 27 16 0

这次在UCAN大会两天,我参加了早上的主场分享,和下午的体验设计分会场。这么密集的分享停下来,带给我更多的是思维的拓展(可实践性较低)。


与我之前对大厂的认识相反,阿里巴巴的员工并不单是做一个“螺丝钉”,他们非常注重每个人对自己负责项目的全局观,一直鼓励只有从更高的角度看事物,才能更有效的用设计解决实质的商业问题。


会上我了解到阿里将传统的交互/UI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升级为体验设计和创意设计。从仅会支持业务的设计师转变会能够自我驱动的设计师,是一个质的变化。

Image title

这是我在网络上找的一张图,描述了各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划分


由此可以预测设计师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在未来设计师并不是单纯的负责视觉,而是会往体验设计师、产品设计师等发展,这对设计师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再聊聊分享会的内容,很多嘉宾的分享专业术语非常多,各种分析模型、系统模型不能一下子就能理解,语言也十分晦涩。我们平时大多靠主观感觉做的设计,而他们则会通过经验沉淀成设计体系这点非常厉害,基于整场设计大会印象比较深刻的主题,我总结了几个关键词,接下来,我会聊聊这些关键词。



全链路设计

全链路设计这个词是阿里在2016年的时候提出的,但是我一直对这个词的理解没有太深刻,在这次设计大会之前,我对全链路设计的理解是作为UI设计师,应该对工作流程中每个岗位的工作方法都需要熟悉,包括用研、产品、研发、运营等,可能我们不会真正负责其他职位的工作,但一定要明白他们的工作核心内容和实现原理。但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对全链路设计有了全新的理解。


阿里巴巴的零售事业部-高级体验设计专家云古,指出要提高设计能力,就需要有全局观和全链路思维,他解释全局观和全链路并不是一项单一技能,而是一种广而不泛的全域设计能力。全局观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随着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视野也会逐渐开阔,这个观念不是一下子形成的。


全局观,就是以宽广的格局去洞察事物的全貌。而全链路指的是体系化链接事物间的核心要素。


比如双十二大促期间的入口按钮设计:

Image title

这里一个活动按钮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品牌内核传递,除了做好最基本的视觉表现工作,还要有更大的格局,从消费者感知层面,强化淘宝双十二和天猫双十一的心智差异,这就是需要有全局观。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而这个按钮涉及的用户行为引导,也需要设计师对用户行为进行挖掘,找到提升点击率的核心要素。而前后内容信息的贯穿,就更加需要考虑全链路的业务,才能对会场信息进行有效传递。


现在的设计并不单局限于手机屏幕,电脑屏幕的设计,而是涉及到前期调研、线下实现等等。


盒马线下场景体验设计的分享中,卓兰给我们分享了盒马是怎么从零到一做全链路设计的。


我们现在在盒马鲜生门店看到的竖版POS机,是基于盒马商业场景下慢慢孵化出来的。两年前盒马团队(当时只有三人)接到的需求是对POS界面进行UI和交互的改版,但是在把整个链路都跑完之后,回归商业的本质思考以及用更全局的思考,发现涉及范围已经从原先的端(POS机)到整个链路设计(消费场景),它基于商业目标,用户的行为去思考整个使用场景,并且逐步落地整个硬件、终端和环境服务的方案设计。



盒马团队首先进行竞品分析,发现市面上横版的POS机设计多数都是横版的,不符合盒马单人操作的需求。



这个POS机的设计对b端来说商业目标是如何降本提效,易于复制,对用户目标是让用户快速上手,四个大的核心策略:高效、包容、聚焦、应变。


通过这些分析和研究,设计范围在发生变化,从一开始的基于web和APP端的界面体验设计三要素: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逐渐转向为基于场景化设计的三要素:系统设计、终端设计、空间设计。


听了大咖们的分享,我认识到培养全局的思考方式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全链路更加需要设计师主动踏出第一步,参与到用研和使用场景设计来,不是为了完成上级给的目标而设计,而是从整个商业角度出发为产品做设计。


多模态设计

在《人智交互时代的多模态设计体验》的分享中,阿里资深体验设计专家,国际用户体验事业部-智能产品设计负责人李龙说,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传统的人机交互逐渐发展成为人智交互。人机交互主要关注可视化图形界面体验,但是人智交互除了可视化图形,还会关注:

语言、对话,(例如天猫精灵场景话术包)

声音、音效,(例如天猫精灵)

光感、光效,(例如智能美妆镜)

表情、动作,(例如智能设备拟人化)

等多个领域。


其中,语言和对话是智能设备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界面设计师来说,如何来设计语言对话,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经过一些探索,设计师们把用户实际使用天猫精灵的场景进行拆解分析,例如在天气领域,设计师按照“极端天气预警—特殊天气类型—大幅升降温—体感高温/低温—正常天气”的分类逻辑,设计了几百条有趣的体验话术。


说到设计对品牌的演绎,我们会习惯性的聚焦在视觉识别上。但对于一个智能设备来说,声音/音效也是设计师发挥设计感与创造力、去表达情感,去演绎品牌的重要维度,甚至也可以塑造一个全新维度的、基于声音的品牌识别系统(SI)。

在天猫精灵的设计上,设计师通过对音效全链路FLOW的场景,对音效进行特殊的设计,例如,在开机时,开机音效会是上升的音符,表达开心的情绪,在出现电量低的时候,提示音效的音符下降,表达失落的情绪。



了解到不同形态的形式,接下来就需要跨模态协同。

跨模态协同分成了两种,一种是互补一种是共振。他们都是利用不同模态的特点进行配合的,例如声音模态具有强制作用,能够跨越距离,如我们APP上信息的提示声和弹窗提醒就是我们常见的配合。而在人智交互中,光模态和声模态可以形成互补,机器人可以在人类看不见的时候,用声音来传达信息,在离人类比较近时,用光来提示状态。



互补之外,多模态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共振

通过多模态的配合对人类的多个感知通道进行刺激,完成信息最大化的传递,完成与人高质量的交流,就是实现共振。比如机器人送餐员可以通过礼宾话术、礼宾语音、模拟微波炉成餐的音效、食物照明光、食欲环境光、机器臂置餐的节奏等多种方式的协同,在你取餐的那一刻,就让你对食物充满了好感。



随着多模态用户体验的不断进化与发展,人与智能体之间的交互效率会越来越高,智能体与人的交流体验也会越来越趋于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


《全民短视频时代的多维度设计增值》分享中,也运用到了多模态的设计。说到短视频大家肯定会想起抖音,抖音发展到现在已经慢慢演变成具有带货能力的工具,可见短视频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展示商品的形式。现在很多电商产品也是用短视频的方式来展示商品,立体感和真实感。

其中短视频就是利用画面和声音结合形成“共振”,相比传统的图片介绍,短视频更加充满吸引力,这种方式更是能促进商品的销售。



设计为商业赋能

在分会场的分享中,有很多分享嘉宾都分享了他们是怎么利用设计创造商业价值的,以往的观念中,我们常常觉得设计对商业的提升起的作用比较弱。但是假如我们把设计的边界拓宽,就回发现设计在商业中的影响起着重要性的作用。

《全民短视频时代的多维度设计增值》中,淘宝电商短视频从内容质量出发,通过多个维度为视频增值。通过前期的内容圈定、内容解构和测试修正,体验设计师总结出影响电商短视频的四个核心要素:

封面标题,接地气的标题吸引用户点击

内容脚本,根据商品特点和以数据参考设计视频内容脚本

音乐,选对的配乐为视频增加代入感

贴纸,这是访谈中高频率提及的要素,和商品视频属性中比较重要的要素,可以起强调的作用

并且针对以上四个要素做了一些提升策略,提高了商业价值。



再次引用盒马的例子

盒马的分享嘉宾通过一系列对盒马从零到一建立的经验,总结分析了设计与商业的关系:


设计促进商业增长:通过(POS机的从端到消费场景)产品和服务的体验优化,做到整个转化的提升、以及商业机会的挖掘

设计提升商业效率:通过前台设计工具帮助运营和开发提效。只要是设计范式工程化、重复工作工具化、设计执行流程化这三个做法。

设计促进商业创新:比如盒马的子品牌盒马F2,通过定义商业目标、设计策略和全渠道设计,建立了一个新品牌。


反过来,要为商业成功而设计,首先需要定义设计的策略,再从全链路的角度设计,形成设计系统最后再进行规模化实现商业价值。



一些感悟:



1、以数据指导设计,而不是同理心。蚂蚁金服的梁山鹰分享的一个例子我们印象都很深刻,亚马逊在进入印度市场时,用搜索图标表示搜索功能,结果大家认为这是乒乓球拍。我们常常说以用户为中心做设计,站在用户的角度。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设计师的自以为,所以我更加相信用数据说话。而在嘉宾的分享中,他们每做一个设计决策,背后都是有调研或者数据支撑的。


设计不是主观的意象,里面包含许多理性的配合。在产品越来越庞大的时候,就需要善于总结方法,提炼方法论,建立标准,再利用标准推动规模化的发展。



2、设计并不是一坐孤岛,设计区别于艺术,它更需要考虑商业价值,因此我们更加需要打破职业的界限,多去接触其他学科,帮助我们做更好的设计。在整场大会的分享中,视觉本身谈及的比较少,而每一个设计背后,都有关于多个学科如营销学(比如盒马场景营销的理论),社会调查方法(用研需要的调研方法、数据的定性),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用户的需求和动机)等等的理论支撑。



3、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所有的把重复工作工具化都有一个前提,我们经常说不要重复造轮子,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轮子本身是否坚固,大厂都在想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总结方法和实现流程化,因为他们的产品链路比我们更长、体系解构更加复杂。但是处在小公司,重要的还是把这个轮子做扎实,以后的发展才能更加顺畅。


同样,以个人提升的角度,全链路设计需要一专多能,现阶段的我们,更应该走好专业的这一步,才能为以后的多能打下基础,当然,多能也是以后能发展到多远的重要因素,在培养自己专业的同时也需要有全局观和全链路的观念,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做设计。


4、学会借助新技术做有边界的创新。我们需要借助新的技术,比如大会经常提到的鹿班,技术能为设计带来效率的提升,解放设计力,让创意充分释放。


更新:2019-05-21

收藏

27人已收藏

mjmoney

WeChat: mjmoney

  • 8

    作品

  • 19

    粉丝

  • 20

    关注

  • 项目作品:出境上网APP
  • 运营设计
  • 动效练习
  • 项目作品:宜赞港淘
相关标签

    猜你喜欢

      2019-05-21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3936 27 16 0

      2019阿里巴巴设计大会会后总结&感想

      0.0°

      你确定要举报2019阿里巴巴设计大会会后总结&感想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6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16
      27
      0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