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设计如何做? 一个有价值的设计师是如何做一个产品设计的? 一个好的产品设计流程是什么?如何做出高效高质量的产出?
建立设计高度助力产品决策
一个有价值的设计师是如何做一个产品设计的,是看你设计师的推动价值而不是看你这个设计师做的有多么的执行化。
设计应该把有限的时间点用到有价值的点上,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设计参与产品环节、参与交互环节
一个有价值的设计师应该更多的是参与产品环节的分析工作、参与交互环节的沟通协作
通过可用性测试、MVP原则等一些专业化的方式,快速走一下原型测试,指点出来交互界面上的问题,去助力他人。
帮助产品梳理出来一个合适的产品方案, 帮助交互梳理出来一个合理的原型产出,帮助业务找到合适的视觉方向,帮助用户去做出决策,去推动了解更多。
不应该只是关注视觉层面上的点,应该站在产品的角度,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让自己更加复合化一些,让自己去懂一些产品方面的东西,懂一些交互方面的东西,逐渐的往全链路的方向发展。包括思考如何去帮助产品把产品调性突显出来、如何帮助用户去解决问题。
并不单单是只给原型图上个色、画个插图这种操作,而是做产品的“始作俑者”,展现推动价值而非执行。
设计价值是什么
那什么是设计的价值?如何展现出设计的价值?
一定是拿出一个好看的界面
在你拿出一个好看的界面的情况下,
对比改版前后产品体验有所提升:推动了什么?改版之后界面布局更加简洁。有什么改变?主次分明,状态明显。对用户来说有什么感触?用户操作更加快速流畅,阅读成本降低,用户在使用这个产品能更快更容易的完成操作,从而获得更多用户认同与使⽤。
与盈利有关的数据的提升,比如看一下最后的注册转换率、商品下单的转化率上是否有一个提升
产品设计流程是一个闭环
一个好的产品设计流程应该包括设计前的分析、设计中的设计精细度的提升以及设计后的设计验证工作
设计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分析工作,包括产品需求挖掘法则-5WH、用户画像、场景走查方式-4W
要做什么
了解一下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的
行业资料
在设计前,我们设计师需要去了解整个产品在市场中的风口是什么样的,了解整个产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了解市场方向是什么样的。
了解同一产品,行业平均值是多少?
还需要和产品去了解一下整个产品的盈利方式是什么样的?
拿到需求点的时候去梳理一下需求,确保做出一些有价值的需求,分析一下整个需求的背景是什么样的?你是如何理解这个背景的?包括为什么在这个节点之下去做出这个需求?这个需求能不能帮助解决用户问题?
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能让我们在设计中更好的规划布局少踩一些坑。
分析一下竞品是谁?竞品是怎么做的?竞品目前情况是什么样子?竞品的布局是什么样子的?
熟悉竞品的方式与策略,并合理的应用在公司的产品中。将风格&体验创新融入产品,第⼀时间抓住⽤户视线。
用户通过我们的产品能获得什什么?用户需要什么?
要弄清用户需要什么,就需要先定义我们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体是谁?从⽽针对定义的用户群体进行相关的⽤户研究。
定性调研:用户画像
我们的产品是怎样一群⼈在用?
了解到这部分人群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哪个区间?视觉偏好是什么,用户喜欢什么样的视觉呈现方式?
了解到这部分人群的性别分布、男女比例如何?色彩偏好是什么?用户的视觉偏好是什么样的?
了解到这部分人群的经济价值、购买行为、平台行为是什么样的?用户喜欢什么样的文案?
了解到这部分人群的兴趣特征,业余喜欢干什么?帮助我们找准推广渠道等等
想要解决什么?如何解决,能否复现?
如何还原用户是如何使用你的产品的?如何运用设计师的侦探思维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场景走查方式-4W
有没有替代方案?行业中有没有成熟的方案,是否需要借鉴?为什么用户选择你而不选择别人?
竞品是否更优?如果更优如何解决?
用户都可以在我们的产品上做什么?包括如何提升界面的合理性、做好界面上的信息层级的有强有弱
交互旅程图
这个时候就需要充分思考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诉求,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为路径:用户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场景特征
用户会在哪些时间段使用我们的产品?你如何对场景进行描述
场景特征是明亮的环境还是昏暗的环境,有无干扰?
快速的进行一个强光测试/烛光测试,能帮助我们设计去注意颜色的使用与层次性
用户心理
用户在使用场景中,心态如何?是平稳、焦虑焦躁愤怒的还是具有非常强的行为目的?
对产品需求的功能优先级的划分以及规划排期。
设计师如何排期?这就是需要用到设计理论来支撑,比如我们常说的KANO模型
KANO模型
依据用户满意度、用户需求实现率进行需求点排期,KANO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出目标人群的刚需。
对于那些无差异型因素、反向型因素我们进行一个砍掉,对于必备型因素、期望型因素、以及魅力型因素进行一个排期
这⾥建议初中级的设计师先了解整体的项⽬排期(产品迭代上线的时间与设计的周期)与团队合作流程,逐步整理出⾃己在项⽬中的⻆色定位与规划,⾼级到资深的设计师建议尝试⾃己搭建项目排期并进⾏需求优先级的界定
界面浏览测试与数据角度量化设计
了解一些精细度的提升,包括三个平台的设计规范、控件的建立、图标 组件化以及UI设计工作中常用的一些UI设计样式:比如首页、导航、卡片流、feed流、详情页、加载模式及一些细节元素,以及运营设计版块:包括banner等
所以说设计师并不是埋头苦干的
参与交互设计流程
首先拿到整个原型,观察整个原型,进行可用性测试、MVP原则,快速地走一下原型测试,进行一个原型的梳理,指点出来交互界面上的问题,帮助交互梳理出来一个合理的原型产出
分析出原型有哪几个板块,需要弄清页面的排版布局、功能页面的跳转逻辑、信息层级间的关系、以及页面中元素布局进行一个沟通
在有就是需要问一下整个交互设计师,这几个板块你需要重点凸显哪里?为什么要凸显?
还有就是我们首屏希望展现到哪里?我们希望用户看到哪里?为什么希望展现到这里?希望展现到这里的理由是什么?
然后根据原型图与需求,制定整体风格定义与产品调性,保证设计图高效高质量产出,保证设计方案的精细度及可延续性、同时凸显品牌感
设计评审
接下来进行设计评审:设计评审的时候不应该只是关注视觉层面上的点,应该站在产品的角度,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包括颜色、图标、布局等等
然后就是对每个板块进行微调设计,进行视觉精细度上的设计,秉着让界面更加简洁,让用户操作更加快速为目的,保证设计图高效高质量产出
我们在做完整个页面之后,我们需要做一些设计验证的工作,包括视觉的可用性、了解数据
什么是设计验证?稿件上线之后:设计验证工作,避免出现一些设计事故,保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界面浏览测试
界面浏览测试简单易懂的来说就是让用户来看一下在整个界面的浏览过程之中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个界面中什么地方最吸引你?验证视觉传达是否合理且符合预期
第二个问题:你认为这个页面的作用是什么?界面都是以传递功能为主的
第三个问题:当你使用这个页面,是否会使用它提供的功能?验证产品优点是否传递清楚、验证产品是否有差异化
可用性测试
站在用户的角度,检测功能门槛、易用性
视觉可用性可以验证UI设计产出的合理性,保证用户能较低理解门槛
如何提高可用性?场景分析与任务测试是提高可用性的两个方法
如何判断产品目标是否达成需要进行对应的数据校验,我们产品的核心数据指标是啥?设计是否对其产生影响?
谢谢阅读,喜欢可以点个「赞」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