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想集齐500个应用体验,你可以这样玩
0.0°
2019-06-22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666 1 1 0

你手机里有多少个应用?举 1 个你喜欢的应用。


也许你曾在面试中遇见这样的问题。有玩笑说,没玩过 500 个应用就别说自己是互联网从业者啦。虽是句玩笑话,但应用体验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专业视野格局




同样是玩应用,有两种人

第一种,安装后漫无目的地体验,即使用了好几年,也只能说个大概。


第二种,对应用的整体框架和细节拈手就来,熟悉版本差异,能聊用户群体特征、商业模式、运营方式、技术背景,融资创投情况、公关事件……等等。


两者的差异是,第一种和普通用户没形成差别,提的意见大多早躺在用户反馈里了。视野局限导致观点局限,工作中的表现是说服力低,推动落地能力受限。


第二种人更可能提出多角度、全局性、经过充分优劣对比、能体现未来趋势的观点,甚至单纯吸收他话里的信息,就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提升体验广度和深度的技巧

1. 多逛几个应用商店


App Store、Google Play 和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大家都熟悉,能基本满足需求。

Image title


如果想体验海外应用,但手机没装谷歌框架,缺科学上网条件或者有英语阅读压力,可以试试酷安。酷安的优势是高效同步上架更新 Play 应用,有大量小众应用和独立开发者入驻,有优质的小编点评和用户评论。


如果你是腾讯王卡用户,在户外可以享受应用宝免流下载。


想找历史版本可以用豌豆荚,比如在上面还能找到微信 2014 年的版本。


玩游戏推荐 TapTap ,特点是优质的游戏评分、玩家社区和测试版资源。

Image title




2.  做竞品分析,同时关注应用排行和行业报告


竞品分析大家都熟悉,搭配数据平台使用效率更高。我常看的是艾瑞 APP 指数。


比如,查音乐音频类 APP 可以看月独立设备排行,2019 年 5 月第一是酷狗 3.3 亿台,其次 QQ音乐 3 亿,第三是酷我 1.79亿,第四是网易云音乐 1.67 亿。上 3 亿的属第一梯队,1-2 亿的属第二梯队,第 3 梯队低于 5 千万台……

Image title


根据排名下载竞品后,查行业报告。与信息分散的资讯相对比,报告的优点是,内容基于大数据而非个人观点,会系统浓缩地描述产业链、市场背景、政策法规等。


比如在艾瑞研究报告中搜索“音乐”,可以看到数字音乐商用版权、产业报告、消费报告、音乐直播用户白皮书等。

Image title


除艾瑞外还有很多数据平台,推荐阅读 Product Daily 的文章《如何获得第一手的行业数据报告》。(相关资料我会统一放在文末,不用着急查找噢)




3. 结合平台设计语言,体验各终端差异


体验产品多终端的差异时,建议搭配平台规范使用,这点能区别小白设计师和专业设计师。


比如移动端有谷歌的 Material Design、苹果的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微信小程序设计指南。PC 端有 Mac OS,微软的 Fluent Design System,做电商的同学可能常看阿里的 Ant Design、Advance Design……


移动端:iOS 版、安卓版、小程序/快应用、平板


为节省开发维护成本,大部分应用 iOS 版和安卓版是一样的,如果设计有差异,往往值得关注和思考。


比如微信读书的目录按钮,iOS版和安卓版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向左滑时,iOS版会直接关闭抽屉,而安卓版是滑切到笔记页。我个人觉得放右边更好,因为抽屉在左边时,向左滑确实有“关闭抽屉”和“滑切到书签”两种矛盾的用户预期。接着就是观望 iOS 端新版会否也改放右边。如果不改,则可能因别的理由需使用两套设计。

Image title


再举一个图标的例子,分享按钮。 墨迹天气曾通过 A/B Test 优化分享按钮的点击率,方案 3 相对原始方案 1 点击率增长近 20%。

Image title

问题来了,熟悉安卓和 iOS 设计语言的小伙伴应该能看出,方案 2 和方案 3 分别像安卓和 iOS 的原生分享图标。有可能,方案2对安卓用户而言识别率更高。

Image title

(我用了 Chrome 自带的网页翻译功能)


所以即使墨迹的数据很诱人,也不能直接复用于自家产品。要考虑自家用户在两个平台的分布比例,经测试再选择。这个例子应该可以说明熟读平台设计语言的意义。


小程序/快应用是比较容易被忽略的平台。大部分小程序是 APP 的简化版,偶尔也会有一些惊喜。


比如 36氪的小程序,主打音频资讯。

Image title


PC端:客户端、网页版、浏览器插件


PC 端容易被忽略的是浏览器插件。也举一个我喜欢的例子——印象笔记的剪藏,能一键保存网页到印象笔记,告别复制粘贴。区别于花瓣、Egle 等网页截图,剪藏下来的是文字加图片格式,大大提高了我摘录和编辑笔记的效率。

Image title


车载智能系统


不仅限于传统的界面设计,智能汽车的体验设计将涉及整个汽车及城市空间,相信设计师都会本能地为之兴奋,我就不多说了。

Image title


其它终端还有无人机、智能音响、电视盒子、智能手环/手表、VR头戴设备等。




4. 对比历史版本、当前版本和新版本


看历史版本可以回溯当时的时代背景、产品战略和用户偏好,学习改版背后的思虑。结合历史发布会、项目复盘总结、媒体或用户评论一起看,或许还能感受产品大战的风起云涌,内容可以引起极度舒适。


也推荐两个有趣的网站:

Web Design Museum 收集了很多大公司网站的历史界面。

Noteskey 记录了苹果有史以来所有发布会,及每场发布会的流程、概要和现场视频

Image title


更新应用前我会找两台手机,一台看旧版,另一台升级看新版,对比截图录屏然后存进Egle。截图录屏很宝贵,因为有些更新会下沉到旧版,历史界面便从此消失。或者随着安卓和iOS系统升级,太旧的应用版本可能无法兼容新系统。最严重的是服务器暂时关闭,或应用永久下线。




5. 读不同岗位的书,从不同角度去体验


只有了解不同角色的思路,才能真正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体验产品。比如产品的“三级火箭”、交互的“用户体验五要素”、运营的“AARRR模型”……书本往往系统梳理了思考框架、方法论和案例。而了解基础知识其实花不了多少时间,每月读一本书,一年就能看 12 本了。


Image title


多说一句。设计要不要懂开发?产品要不要懂设计?开发要不要懂用户体验?


这些问题的本质不是“要不要懂”,而是时间管理和个人取舍问题。术业有专攻是否更有竞争力?控制变量对比,答案就很清晰,同样的设计水平,一位了解一点开发,另一位不懂,你会选谁?做好碎片时间管理,就不用面对顾此失彼的取舍问题。


你舍弃的知识,有一天可能会成为别人舍弃你的理由。




6. 深入思考用户画像和用户场景


刚工作时我曾陷入一个误区,认为用户画像是学生才做的东西,做工作需求时没太大作用。后来发现没用的不是用户画像,而是我……没做出好的画像。


后来更深地体会到,用户画像和使用场景勾勒地越丰满,自己对应用每个角落的理解就越清晰。用户画像和场景可以说的太多,这回就不展开了。


分享一件小事:


有天产品拿着 100 人左右的用户反馈说,要调功能入口的位置。


我:用户反馈是哪来的?

产品:在微博上发了问题,评论里收集的。


我:这些用户是什么人?

产品:……


我:有按我们产品的用户分布抓用户样本吗?(翻数据平台然后抛图)

Image title

(不是实际数据,只是我大概画来表达意思)


产品:没有,没时间做这么细的。

我:那这份用户反馈还不足够参考,用户样本差异会直接影响结论。


我:你希望增加哪些用户?极客用户还是小白用户?

产品:……


我:这份反馈来自微博留言,其中可能极客比较多,这样改对他们有好处,但对小白用户有这些坏处 blabla……,所以你看竞品也 blabla……。但如果你确定我们的功能目标是增加极客用户,那可以考虑把小白体验放在其次。

如果真想改,我们了解的用户类型有这些,可以按画像设计用户样本和快速用研方案。或者拉用研同学一起做大一点的调研。


用户分布、用户类型、使用差异这些最基本的用户画像,大概是这样应用到每个日常需求中的。


提淘宝用户时只想到买家,没想到卖家。


提设计网站时只想到阅读场景,没想到发作品的用户对曝光和导流有什么需求。


提社交时只想到守法公民,没准备审核和举报机制规避违法用户。


提发红包或积分换礼物活动时,没想到专业羊毛党有哪些极端捞金行为。


……


所以你看,用户画像不够深,哪哪都是坑。




7. 写体验日志


写体验日志,或者简单养成截图录屏的习惯。我不推荐一开始就写长篇,因为太重的负担和太长的写作周期会打消热情,让日常记录这件事变得不现实。


推荐即刻的“大产品小细节”圈子,我感觉里面至少已经有上千个应用亮点了。比如一位网友分享的,在即刻评论“傻逼”会被官方和谐成“大笨蛋“,十分可爱对吧。也说明即刻是个友善的社区,不用担心键盘侠。

Image title


你也可以从这样一张图一句话一个点起步,记录你的体验日志。


每天坚持写点东西能带来 Buff 级的效果。如果你的技能水平是 A,而你的表达能力是 C,那你的技能就是 C。我非常喜欢“非一日之功”这句话,它给我带来很大的自驱力和安全感,送给你,也祝你每天都离梦想更进一步。




总结


分享了 7 个提升应用体验广度和深度的方法,希望能有所帮助:

多装几个应用商店;做竞品分析时参考应用排行和行业报告;结合平台设计语言,体验各终端差异;对比历史版本、当前版本和新版本;看不同岗位的书,从不同角度去体验;深入思考用户画像和使用场景;写体验日志。




参考资料

艾瑞 APP 指数艾瑞研究报告

Product Daily《如何获得第一首的行业数据报告》

谷歌 Material Design

苹果人机交互指南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微软流畅设计体系 Fluent Design System

Ant DesignAdvance Design

微信小程序设计指南

《AppAdhoc A/B Testing客户案例 墨迹天气分享图标优化》

印象笔记剪藏

网页设计博物馆 Web Design Museum

苹果历年发布会记录 NotesKey




你一定是非常努力的人,才会把这么长的文章看完

点个赞当做是对你也是对我的鼓励吧

Image title







更新:2019-06-22

收藏

1人已收藏

發發fafa

来一打好故事

  • 2

    作品

  • 29

    粉丝

  • 24

    关注

相关标签
用户体验经验

    猜你喜欢

      2019-06-22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666 1 1 0

      想集齐500个应用体验,你可以这样玩

      0.0°

      你确定要举报想集齐500个应用体验,你可以这样玩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3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1
      1
      0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