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终身学习的时代,更要天天向上
0.0°
2017-08-22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1154 1 1 0

这个话题我想了很久,才开始写。最初我怕这个题目太大,写出来会有泛泛而谈的感觉。最终还是写了.


面对真实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冲破思维惯性,要从执行开始,管它结果怎么样了;

Image title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学习似乎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易又从何来呢?我们每天都在看各种文章,接触各种新鲜的信息,一开始挺兴奋,每天都有新鲜的知识更新自己的思维,可回头再回忆时却很难,几乎时间越久越是没印象,有时还会觉得,看那么多顶个屁用!!一放就没了,还很快,哈哈!!开个小玩笑。




更有个一万小时定律(作者格拉德威尔)的概念在脑海里作祟,总觉得积累多点儿就是好的;


翻译成大白话:

在这个世界上要想在某领域有所成就,没有投机取巧的速成办法,只有靠时间、坚持、努力才有可能实现;殊不知这个理念只说对了一半,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科学和效率学习的方法对我们才更加适合,而不能一味相信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量变的想法,而谈到科学和效率这件事就大了,只有针对自己的情况去适配科学和效率的方法,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我在这里浅谈几句;


那么,科学和效率的思维模式,就对学习有要求了;



首先,我们得有自我辨别知识的能力:


你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

学习了是为了用在哪里?

你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怎么去学习?

哪些知识是我现阶段最需要学习的

......


搞清楚上面的几个问题是科学、效率学习的一小步,
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学习,特别是跟风学习,什么火学什么,人云亦云;

上面的种种都是为下面讲学习思维方法做铺垫:




第一,建立知识源


不管是想深入研究某一领域还是去一个全新或者说八分新、五分新的领域先从整体入手是个非常好的开端,有了对大局的把握后,是你定学习目标的前提也是你前行的源动力哟!!学习不是旅游是旅行,你想去哪里之前,得先知道那个地方的整体情况(建立知识框架),分清重点,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搞清楚哪些是主干,哪些是枝节,哪些是重中之重,哪些枝节对你当下理解整体有贯通作用,学习和工作、旅行是一样的道理,排好优先级后,重点突破、方可效率大增。





第二,建立外部大脑


伙计们,首先问个实质的问题,我们的大脑在现在的时代真的够用吗?你先想想,反正我觉得是真的不够用呀,除非你是固态硬盘(至少1T),觉得够用的就不用往下看啦;


如果不够用,那应该怎么去解决呢? 到这里,我默认大家都是普通人哈!!神童请绕道,前方有刺客!!(昭君、阿珂、李白...)

人的记忆都是有遗忘曲线的,这是客观规律,所以呢,不管是学习、工作、旅行,某某也好,不要过余相信我们的脑子或者惯性思维,时间是把杀猪刀,很多事情时间久了,你的记忆就会高斯模糊,模糊过头了,ps也不能还原,直至遗忘;可见我们除了大脑外,还需借助外部其它记忆工具来帮我们储存记忆(记录、搜集、整理),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库以及知识树;这样做的好处良多,一个是在这过程中又一次巩固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一个是形成文档方便日后复习巩固,温故知新,更是可以像编程中的组件,可以直接调用与大脑形成互补。甚至,还可以拿来分享作为讨论的基础资料。
既然如此,那何乐而不为呢?


哎哟!再补充一句,可能还有同学会说啦,今天的互联网什么东西没有,用的时候直接网上查不就完了嘛!!


何必搞得这么长篇大论,注意!!

就像我之前说的,你在本质上没形成你自己的逻辑和知识结构是没办法吸收的,可能你当时是懂了,那是别人理解后讲给你的,过后你会忘记的,而且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你一样做不好。
所以,这一步非常重要。




第三,高频针对性练习


有了上面的积累,那么高频针对性练习的意义在于,重复和试着探索完善;
先看看下面的图:


Image learn


探索学习: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而探索练习指的就是有意在学习区里面练习。


重复练习:

从入门到精通的秘诀是重复,回想我们小时候学习汉字和说话的时候吧,大量的重复训练与应用是入门与精通的水岭。





第四,针对性分解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不要一直停滞不前,先把问题记录下来,继续往前推进,这样不会让这些缺口阻挠我们全面理解这个领域的进程,等到对整体都有一定理解程度后或空余时间点,我们再回去针对问题分而化之,把它切成小知识块,再逐个对付, 这样子既避免产生盲人摸象的理解偏差又把握住了整体,让理解和解决问题多了很多全面理解的空间,问题解决后更是夯实了知识架构。


那具体有哪些方法呢可以借鉴呢?下面有几个可以作为参考:


多类比:

开拓、提炼知识点与某个更易理解的知识点之间的重要相似点,“以熟带生”形成深的关联记忆。举个例子,NBA新闻里要描述某个不知名的球员时,往往喜欢提炼该球员的某一特质,然后通过这个特质“碰瓷”知名的大牌明星,比如“小乔丹、小科比”这一类称谓,就是利用了这一小技巧帮助用户用户增强认知的。


可视化:

抽象的知识概念理解起来往往异常苦涩也难以记忆消化,学会在脑海里把概念具体化,构筑出画面,会加深你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简化:

不能用简单语言解释一样东西,说明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它。提炼简化是一门艺术,它加强了基础概念与复杂想法之间的思维联系。学会用一句话或一小段话总结你对该知识点的理解,这个习惯会让你受益终生。




第五,学会快速收集反馈


上面啰嗦了很多,现实是残酷的呀,面对天生惰性的人性,

坚持不下来,是学习的第一大阻力,而通过快速反馈则可以十分有效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给枯燥的学习过程提供激励与动力,从而提高主观的学习效率。


快速反馈在游戏设计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如等级制度、通关奖励等等都是游戏设计者专门为了降低用户流失和提升获得感而设计的环节,比如最近很火的手游(某厂的5v5即时对战策略游戏);



而回到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这个快速反馈可以是来自外界的认可,如网络平台、行业社区、论坛、各种群号、朋友、老师、上级的认可与赞赏,也可以是自己设计出一套合理的自我奖赏机制,比如每天学习2小时或看完一到三章节的书,奖赏自己打半个小时游戏等等,见仁见智。



上面所有获取反馈的途径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学会表达:

美国学者艾德加·戴尔1946年做过一个关于知识留存率的实验,在相同的时间内用耳朵听讲授知识保留5% ,用眼去阅读知识保留10% , 视听结合知识保留20% ,用演示的办法知识保留30% ,分组讨论法知识保留50% ,练习操作实践知识保留75%,教授给别人知识保留90% 。


Image learntwo


为什么教授他人的知识留存率最高?

原因就在于教授他人的基础是要求你对该知识点熟融于心,并且有所梳理与总结。因此才能够高质量地表达、授以他人,从而不被问倒。同时,这也是创造深层次理解非常重要的一点。


而从另一面来讲,快速获得获得反馈也能让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迅速地通过外界的反应来进行纠错,避在自己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强科学性,再次形成学习的良心循环,持续更新,避免闭门造车。




好了,希望大家能参与到这个良性循环当中来哟!!






更新:2017-08-22

收藏

1人已收藏

ly1410

More than just a UI designer

  • 24

    作品

  • 50

    粉丝

  • 11

    关注

  • UI控件系列(8)—空数据控件
  • UI控件系列(7)—加载类
  • UI控件系列(6)-引导类控件
  • UI控件系列(5)-操作类控件

    猜你喜欢

      2017-08-22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1154 1 1 0

      终身学习的时代,更要天天向上

      0.0°

      你确定要举报终身学习的时代,更要天天向上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1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1
      1
      0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