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成为UI中国推荐设计师 (详情)
//百度统计 20220402 uicn

您的意见是我们 UI 中国进步的动力!
点击立即反馈按钮,发表您的意见!
立即反馈
QQ群反馈
您也可以加入UI中国官方反馈群进行反馈!
群号:302892100
备注:反馈问题后@管理员能让我们及时了解您的意见

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0/20
0/200

设计大赛

  • 设计大赛
  • 发布广告
  • 发布招聘
  • 其它需求

提交完成
感谢您对UI中国的支持和信赖!
新浪微博产品分析---集创堂阿森(原创文章
0.0°
2016-08-12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22848 11 57 2

  新浪微博产品分析


  新浪微博产品分析

此次产品分析主要想明白三个问题:

   1、新浪微博的产品定位是什么?

       2、新浪微博的用户体验真的很差吗?

   3、新浪微博真的衰退了吗?

 

    本文主要从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产品功能、交互细节、总结这六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的。其中,范围层、结构层、产品功能、交互细节都是基于战略层提出的定位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的。

 

一、           战略层

    微博是一款为大众提供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平台。 由于社交与媒体上的模糊定位,很多时候让大家很困惑,微博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所以,在对微博进行分析和研究之后,谈谈自己对微博的“社交”和“媒体”属性定位的理解。

 

(一)社交属性

     我们都知道新浪微博是一个互联网老产品。在还没有微信,陌陌等一类社交细分软件出来时,微博成了一个集大成者。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细分社交软件出现,所以从社交这块来看,新浪微博的位置,变得极其尴尬,以至于让人怀疑,它到底是用来做什么?

     在说出我对新浪微博现在的社交定位,我们先来看一下现在细分微博职能的那些软件,以及其产品存在的功能特点:

     用户需求

现有的产品

产品的功能特点

熟人聊天

微信

1.       偏熟人及时通讯工具

2.       状态私密化,重关系。  

陌生人兴趣交友

陌陌

1.       专注LBS社交软件。

2.       “约炮”标签浓厚

兴趣社交

贴吧、知乎

1.社区性质,封闭性强,专门主题深入交流。

2.消息传播及时性弱,时效性不强

基于此,对于新浪微博社交,我理解饿的定位为——陌生人兴趣“轻”社交。

那么这个“轻社交“主要有三层意思。

    第一指的是相互关注的互动行为:

    指的是区别于像微信,陌陌这样频繁的信息及时交流。而是指的在微博上,通过评论,转发回复,或是更高级带有那么一些IM性质的私信来完成的轻社交行为。这个社交行为,并不是单纯的是获取新的社会深入交往关系。顶多算是一个互相关注的一个互动行为。

    第二指的是浅层次的话题互动:

    有别于百度贴吧这样的专门主题深入交流。“轻”也指的是浅层次的话题互动。并且话题可以是多方面的,现在的微博里面活跃的也主要是这几块:

   (1)明星粉丝之间的互动。这里就牵涉到了那些为明星打榜,刷名次,还有明星的话题提问与粉丝互动回答问题等等行为,这个中间会产生大量的转发,评论私信等行为。

   (2)生活百科微博粉丝数较高类。比如现在微博上有一些植物达人,还有一些热心的各个领域的专家,还是会在微博上面活跃。(比如我所关注的8000多粉的植物达人“辰山帮看君”,313万粉的“博物杂志”。)这些人和粉丝之间的互动很强烈,会通过转发粉丝的微博来互动。

   (这两点来说,其实就算不上是社交,只是一种互动行为而已,但是这种互动行为,也只有在微博上才会有,因为只有微博上有这样大量的名人明星存在,这里是用户最能接近她们,感受到她们真实存在的地方,这点是不可替代性点。)

   (3)兴趣圈的互动。微博上面有很多兴趣团。比如说二次元(2015年,微博泛二次元用户达到1.1亿。较上年增长21.9%。其中核心二次元用户达到1400万),欧美圈,影视圈。这些人一旦圈内有什么消息,她们会通过微博及时发出,比如影视资源链接,圈内名人的在其他社交软件动态等等。并且她们会相关的兴趣爱好者进行平凡的互动。她们看中的就是微博所带有的媒体属性有关——传播速度快,及时性,以及发布消息操作路径短,所需时间短。这一点恰恰是贴吧,知乎所没有的特性。

     第三是指个人状态不公开化:

     作为传统的社交关系中一个重要的联系了解彼此之间——“发自己的状态” 已经很少在微博上有了。一个不争事实——新出现的社交软件的分流,让偏重资讯社交的微博,感受到来自微信那偏重熟人、即时社交的压力,也导致了微博的活跃用户数下降。特别是从一开始就用微博的那些老用户。

     现在的大多数普通用户(指的是普通大众,并不是某一领域的权威人士)微博发状态,已经很少会大量的陌生人来关注,反而是想要关注,甚至需要花钱来推广。相反导致的就是,微博被人当作是一个树洞——发表自己的生活状态,不需要别人来关注。(这个是我在调研中发现的一个现象)

    基于以上分析,新浪微博社交可以理解的定位为——陌生人兴趣“轻”社交。

    对于微博的社交属性,它的定位就是“轻社交”。我认为也不需要再过多的投入和更加功能来完善社交定位,因为已经有其它的社交软件已经可以去细分其职能了。而且,微博的发展更加便向于媒体这块。

 

(二)媒体属性

    对于媒体的分析,是这是本次产品分析的着重点。 

    传统的媒体,都是由专门的组织来传递信息。比如电视,报纸,又或者是现在的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在这里,用户充当的是只是单方面的获取信息。

     而微博的出现,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微博发展到现在,一方面,还是有大量的传统媒体进入充当传播信息者,其次就是广大群众也可以通过“发博”来传递信息,也可以说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另一方面,微博还提供了一个公共讨论平台,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对某一事件的见解(微博话题讨论)。同时因为其“微”的属性,它是比较适合碎片化时间来获取信息的。

     于此,关于微博的媒体属性,我想把它定位为——碎片化的个人信息定制平台+公众网络发言平台。

    说出此定位后,其实可以发现现在有很多的产品完全可以替代微博的这个属性。诚然,微博发展到现在,确实有很多用户因为其现存的一些缺点,还有其他产品的出现,导致很多用户活跃度下降,以及一批优质用户的流失。

    然而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新的一批人走了,还是会有另一批人进来。一个产品要想一直保存活力,一直留在市场,那么就要去不断去研究变化的用户,不断的适应新用户的特点去更新迭代。

    下面我就抽取调研中,基于微博媒体属性,大家提到的比较多的竞品来对比分析一下微博在其中所占有的优势,还有其存在被替代性的缺点(这个缺点是通过调研得到的)

               产品功能的对比分析

产品

新浪微博

新闻其他客户端

微信自媒体公众平台

产品用户数

“随时随地发现身边事”

分享,发现身边事情

 

个性化订阅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节目。比如zaker,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客户端

“在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服务推送,个人企业的宣传运营

信息源

1.大批名人明星,媒体组织。消息的最源头,由本人发表。(这是微博最具有竞争力的资源)

2.每个用户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发布者。每个用户是双向关注。

各种媒体组织编辑发文。

1.主要面向媒体,政府,企业以及名人

2.微信用户中,只有拥有公众号的用户才是资讯的发布者。发布者和接受者是单向关系

平台信息传播特点

1.及时性:一条信息可以立刻发表出来,简单快捷。

2.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关注人与被关注直接的转发,还可以通过实时热搜,热门话题榜被发现。是公开广泛传播

3.自主性:每个人都可以迅速成为信息发布和传播者。

4.微博,140字内容精简,更适合碎片化时间。

1.内容上:严肃认真,都是经过团队编辑,语言严谨。

2.篇幅一般为中长篇,专业性更强,且学术性评论多。

3.分类更为完善。类别更多。

1.互动性:弱,更多的是单向输出,用户接受信息。

2.及时性:每天推送数量有限,不能随时推送。

3.信息传播是私密的朋友圈的闭环内传播

4.内容上更多的是中长篇内容,偏向于博客文章。文章内容比较干货。

缺点(调研收集而来)

1.篇幅较短,很难说明一些事情

2.内容真实可靠性不强。

3.营销广告太多,消息鱼龙混杂

4. 信息分类不够明朗

 

 

1.需专门下载一新闻app,转移成本较大

2.单方面输入内容较多,评论得到的回应较少

3.缺少一个发言的入口

 

1. 作为一个社交软件产品,微信平台只是一个附属的功能。

2.内容篇幅较长

3.获取信息的路径较长

4.关注内容多了,看不完

5.很难与平台的发布者互动交流。

6.微信内容不容易去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且存在一种不安全感。

 

     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对于个性化信息定制,微博占有的优势并不占下风。而且微博现在也已经开放了140字限制和发布“头条新闻”的功能。所以说,对于微博未来发展往个性化信息定制是很占有优势的。

     此次产品分析的就是在个性化定制信息的前提下,以资讯为主,社交为辅的产品定位来结合用户体验来分析其的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还有表现层的优缺点,及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二、范围层

从微博公布的2015年用户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出:

   总体:截止2015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用户数为2.22亿人次,并且在不断的增长。

(一)用户属性Image title

 

   17-33岁年龄段是微博的主力人群

   17-24岁年龄段的女性使用率相对较高;

   24以后年龄段的男性用户占比相对较高。

   拥有大学以上高等学历的用户是微博的主力用户,占比高达76%;

(三)关注内容Image title

(四)用户粘性

Image title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有将近一半的微博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博,媒体发微博的频次会在中午和晚上。这里其实可以发现一个典型的用户使用场景。在本文的后面会说明。

 

    经过用户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到微博的用户群体在像年轻化发展。这里也可以看出,微博这一款老的产品,在那个之前信息past时代,微博上的内容还比较纯粹,优质用户多,氛围较好。

    但是现在的微博,活跃人数的年轻化,其产生的话题娱乐,关注度也不一,我认为这其实是两代人的代沟问题。所以说,活跃度下降,用户粘性不高。我认为很大一部分指的是那些80后的人,由于处于一个努力奋斗的阶段,大家都有要做的事情。然后,关于微博上面火热的话题内容——娱乐明星,社会幽默,使这样一批人不在关注这个内容。因为这些东西不能让它们获取最有价值的东西。(身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之前都是微博的高粘性用户,但是现在刷微博的时间少了,因为自己处于一个争分夺秒的时期,有自己要做的事情,那么在微博上花费的时间就少了,但是还是会在有那么一些空暇的时间集中去看一看,或者去寻找资源)

     总之,这里又谈到了关于用户的心里定位。微博的定位对于大众来说就是娱乐打发无聊的时候又能够获取自己想要有价值的信息的平台 。同时微博也是一个获取资源的一个工具。(比如在微博上面搜索电影资源,获取相关物品的评价),即使微博上有严肃媒体报道,但是他们还说会选择更加严肃的产品来获取社社会新闻,因为更加有,且更加沉浸,有效率;以及微博的消息定位造成(微博上面的新闻偏向于平民大众话的日常)导向造成的。

 

①任务建模

为了更好的了解微博在人们心中的定位,我带着从个性化信息定制平台及其相关功能的角度去去做了一些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新的的问题。

    不过这里我没有将那些名人明星以及微博大号加入。原因有两点,一是自己接触不到,二是他们这些人的目的性十分的明确,并且用户黏度十分强。明星是为了宣传自己,营销号是为了盈利,微博这样一个用户庞大的平台,他们是不会错过的。所以这些人不再我的建模之内Image title

 

 

主要特点:微博使用年限长,平台转移成本大。Image title

 

主要特点:注重内容、偏向于在获取娱乐搞笑信息的时候,也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获取一些额外的碎片化知识。Image title

 

最大的特点是:微博名人明星对她们吸引力特别大,且此类用户群建模偏向于00后。

②场景故事建模:

(基于以上人物建模,还有调研的到的了解到的人们在刷微博时的行为,我这里写了一个场景建模故事。这个主要是针对第二类人建的。调研的人中大部分是这类人群,并且从微博的用户分析数据中也显示拥有大学以上高等学历的用户是微博的主力用户,占比高达76%。)Image title

最后到场景这里,牵涉到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性,我还是想重点说一下,Wi-Fi环境的重要性。因为Wi-Fi环境下,用户微博刷微博的频率会更高,这里也可以从之前的用户刷微博的频次是在中午和晚上有相呼应。这是由于微博的信息展现形式是多样的——图片,视频。(“用户方面,对视频、照片和主要意见领袖内容的旺盛需求正继续推动微博的流量迅猛增长。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2015年9月微博上的日视频浏览量较上年同期增长9.7倍。”)

所以,微博在一直在优化用户体验,从前版本的点击连接看视频,到现在直接可以将视频连接在首页,这些都是微博在投入研发成本。并且随着微博视频的优化的投入增多,视频的观看体验也越来越好。

 

三、           结构层

(这里来看看微博的架构图)Image title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微博的信息架构是,这样广而宽。

    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呢?也是和微博产品扩张,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丰富有关,这也是不得不面对的。

    新浪微博信息结构设计更偏向于信息扁平化设计,入口特别多,当然,个人认为这个是和其商业链生有关,有些信息的浅显层级就是为了促进转化率。

   但是作为手机移动端,屏幕的限制,广而宽的结果特别容易增加用户的选择成本,并且容易让用户对产品核心功能的迷失。

    对于核心功能的使用来说,有些地方确实值得改进,在不动摇商业链生的前提下,把一些信息进行优化组合,减少信息层级,使信息获取的路劲变短,把一些用户关心的内容更加突出,获取信息更加有效率。这里我会在后面讲交互细节的时候详细说明。

四、           产品功能

    从前面分析的微博信息架构可以看出,微博提供的功能和服务特别多,那么哪些功能是微博的核心功能呢?从信息个性化定制和公众网络发言平台的角度看,新浪微博现在产品现在目前的核心功能其实还是围绕微博的一个最原始的本质——信息展开。

    同时也可以从微博的口号“随时随地分享新鲜事”变为了“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可以看出新浪微博的产品定位转向偏离了之前的社交属性,由分享,这样一个主动的行为转变为发现这样一个被动的接受信息行为。

    因此从这一点出发,新浪微博的产品属性,从现在来看可以区分为两个方向,当然,微博的现阶段产品也有存在这个两个方向上已有的功能,表格如下:

 

发展方向:媒体

个性化信息定制

公众网络发言平台

目前已有的功能

发现搜索

关注人分组

好友关注动态

 

热门话题-

实时热搜榜

发微博

评论

转发

 

    个人信息化定制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能够让用户容易发现那些他值得关注的人。同时也是为了过滤那些无用,过于无聊的信息。

    所以在这一点上新浪微博的“找人”机制需要足够优化,因为现在新浪微博上的人鱼龙混杂,如何保证用户能够快速获取那些提供优质用户是一个关键。这里微博提供的一个好友关注动态从侧面解决了一些问题。

    那么下一部的功能,就是如果让用户在关注这么多信息中,不迷失,不遗漏,这个地方非常高兴的是微博有这样一个关注人分组的功能。但是,我想这个功能还要继续优化的空间。

五、           交互细节

(一)历代迭代分析

    本部分主要回答的是前面提出的三个问题中的“新浪微博用户体验真的很差吗”,因此我找了微博之前的一些迭代产品来对比分析。

    分析完之后,我发现总体来说,微博的用户体验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糟糕,(其实在产品分析之前,我也认为微博额体验很糟糕),但可以从这个历代版本迭代图,可以看出来微博的用户体验设计是在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并且产品的架构形态,其实也是在结合着商业目标在不断变动。从这个角度上看,其实微博的体验是在不断提升的 。           

(找的版本不确定是否对应的上,暂且认为它们是对应的版本)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1)     架构设计变化

    总体来说,5个版本都是平行空间tab滑动切换内容。从v2.8~v.4.5这些版本中,可以看到,采取的是5个标签,并且还有一个“更多”来展现信息不够全面的部分。由于之前版本的具体tab内容我没有找到,这里也不好来评估它的分类的合理性。但是我发现之前淘宝的tab标签也是最后有一个“更多”,不知道是不是当时设计的一个流行趋势。

   Tab的细节方面,这里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广场”这个tab。

   首先是icon的图标做了改变。

   在v2.8中更多的“…”其实和前面三个icon图标的一致性不是很强。为了避免产生认知符合和做到一致性,所以它将更多“…”用了类似广场的icon,而把广场换成了搜索“放大镜”的icon。而之后v4.5~v5.0的变化,把“广场”改为了“发现”,我认为这里和它的产品意识形态,产品的定位改变有关——“随时随地发现身边事”。这里做到了设计和产品的识形态保持一致性。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细节的重要性,产品大局观改变,小到icon,文案也是要随着变化的。所以对于gui,这里应该就是他们设计思考的地方吧。

     再来看v5版本后,tab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导航栏变成了舵式导航栏,就是在标签导航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这是用户在微博上输出自己内容对应的功能。

在v2.8   ~v4.1版本中,可以发现用户的输出入口(发微博)是在标题栏上,那里有一个“”的icon。但是随着微博的产品迭代以及用户需求的增多甚至说到本质上的商业链接,把这样一个入口换成“+”确实是比较符合需求的。Image titleImage title

                                        

(2)     标题栏设计变化

     首先是“定位”周边的icon取消,我想这里还是和其产品的意识形态改变有关吧。

     再便是是刷新”的icon取消换成“下拉刷新”。这个交互设计的改变,其实充分分析了当下手机操作特点——触摸。下拉刷新更加符合人的心里行为状态——一种无意识时的状态。下拉简单手势,容易记忆,下并且拉比点击更加有效率。

     最后便是分组。分组的功能很早就有了,那个时候的功能也比较简单,现在的功能比之前要更加强大,更加贴近和解决了用户的现实需求。比如“悄悄关注”,“特别关心”,还有是微博定位摇摆不定新增的“好友圈”。

 

(3)     主内容设计变化

    由一页翻到底,用线条分割信息的展现,变为了卡片式单独展现每个人的微博内容。微博的内容展现比较多,比如图片,视频等等。采用卡片式的信息承载容器,可以将信息分割,让更复杂的信息以这种形式展现而不会破坏整体视觉。同时也更加符合移动的交互手势。

    在使用了卡片式设计后,微博的信息层级结构要更加清晰。大家可以看到在v4.1的版本中,用户的头像,微博发表时间,还有评论,转发这些信息都是零散分布的,用户的视觉对焦是多点的。然而到了v4.5版本之后,可以明显的看出,它们的视觉流是处于典型的F型,用户的视觉焦点落在了卡片的主题内容上。并且将转发,评论,和点赞这些常用的两个功能放大在底部。点赞和评论,这些强关联的行为,更新后将其放在了一起。在这里也可以看出费茨定律的巧妙运用。

总之,微博的总体上的用户体验是在提升的。

 

(二)最新产品分析

这里主要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分析现在的微博。出发点也还是带着之前战略层里提出的定位,以及后面对应的功能点——分组,展开分析。发现微博存在的一些用户体验问题,以及提出个人的改进意见。

(1)整体架构设计

    首先,从整体的导航结构上看,微博还说采用的是舵式标签导航,从前面的微博历代产品变化,到今天这么一个“沉重的产品”这个结构似乎是最合理的结构了。

微博的首页,消息,的架构符合结构一致性原则。状态导航栏+搜索框+主页面。Image titleImage title

                                                          

                                    

 

    首页采用的是沉浸式卡片的信息展现形式,前面历代产品分析说了,这里就不多阐述了。 不过说到在这里,我突然想起调研的时候,在问到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新闻客户端的时候,她说了的这个地方,说因为微博上有很多图片,还有视频,其他软件是没有的。确实是,在这样一个短短卡片信息里,它承载了文字,图片,视频于一体,这样的信息形式多样话的支持,相比也是微博吸引用户的一个潜在的重要原因吧。

     关于首页这里很值得一提的一个小细节就是:

     大家看到这个首页可能会没有看到搜索框,但是,当你下拉刷新的时候,它的搜索框就会出来,在这里大家可以快速搜索微博或者消息里面的人。看起来是一个很人性化的设计,但是这各功能应该是属于专家用户才会去发现。因为在下拉的时候它才会注意到,但是大家在刷新的时候,视觉内容应该关注的是内容。

因为在我调研的过程中,几乎很少人有注意到这个搜索框。大家如果要搜索内容的话,会直接去第3各tab去搜索。因为第三个tab的icon搜索放大镜,更加符合认知。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2)首页内容细节

     大家在刷微博的中途会出现这个好友关注人动态(见上图二)并且,在整个屏幕中它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这样其实对于正在处于沉浸式阅读的体验下,是十分干扰和用户的。对于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我想一个是为了活跃粉丝之间互相关注度,在一个可能是商业上得考虑。但是这里的好友推荐其实在首页已经有一个icon入口了。

    这里我想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第一种方案是是撤销,不要重复推荐。第二种方案是是减少信息占用空间,重新优化设计,不要打断用户的体验阅读。就如同图三的设计。

图三一个广告的推荐,但是我认为他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设计。一个是它的推荐应该是分析了用户关注人的习惯,进行定点定向的推荐,这样很有可能促进转化率。再一个是它的信息展现结构和关注人的信息展现上结构一致,虽然多了关注按钮和推荐按钮女,但是它的整体差别化不大,并没有打断体验阅读。

 

(3)首页左上角的iconImage title

 

    点击进入此icon详情页,发现子页面的内容却存在着题文不符的情况,存在严重的认知负荷,以及信息流混合的状态。

好友关注状态,那么认知上应该内容是好友所关注的人,可是进入之后看到却是“可能感兴趣的人推荐”,“你赞过他的微博的人”的推荐。甚至,刷了下半天,中途又冒出来了“建议开启定位服务”“建议开启通讯录”。而真正是关注人的动态刷了一会才出现。

所以,这里我的改进意见是:

第一种方案:将“感兴趣的人”“赞过的人”,“可能感兴趣的人”“可能喜欢的大咖”这些做成一个子导航放在标题栏下方。

第二种方案:将“关注好友人的状态”这个文案换掉。把好友二字去掉,增强内容的一致性。同时优化一下信息流,将关注人的动态有限放在最前方。

 Image title

  接着是好友关注动态的这个“…”icon,这个地方我一开始以为会是分享之类的,但是进入发现,仅仅是一个“刷新”按钮和“返回首页”。

    这里我的建议是 :

    可以把“刷新:可以直接做成一个icon放在外面,而不是把层级加深。这样就减轻了用户操作路径,更为直接和便捷。

 

(4)好友分组

    着重分析分组这块的内容。因为站在信息化个人定制的角度,如何把海量关注人信息全部收入囊中,这个是个很大的问题。当然,微博这里有这样一个分组的功能。Image title

    刚刚开始,我们在一开始关注那个人时,微博会自动弹出一个pop up的分组框。

    我认为微博的这个pop up 的打断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贴心的。首先是它的数据信息的预判能力强,关注后,会有一个推荐加入的组,这个组是微博自己创立的,这里就为那些选择困难症的用户解决了问题。在一个就是它的选择权还是给了用户,在此框的最下方,会有一个“+新建分组”。

 

     再就是使用分组功能,这个地方就是在微博首页的 标题栏上,也就是点击你的姓名那里会出现一个下拉框。其实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人是不太知道这个地方还可以点击的,除了那个小红点的出现提示之外。

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信息个性化定制的这样一个前提定位,以这样一个掩藏型的功能来达到那样一个目标,我认为在体验和效率上都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状态。至于如何更好的展现,我仍然在思考这个问题。

 

(5)编辑分组

    重新编辑好友分组的时候,微博有提供了几种方法,但是每个设计却都有它的不完美或者说体验不佳的地方。要么操作路径较长,要么就是层级掩埋深,用户找不到方向。由或者是信息展现的位置容易被用户忽略。

 

第一个是通过点击关注人头像进入。

 Image title

   这个方法的使用场景通常是用户在某一组中发现此用户类别出错,进而点击其头像进入。 

第二个方法是通过总关注人来变动。Image title

   这个方法是在调研中发现的,大家会通过这个路径来整理分组。可以发现的是此操作路径十分长。

 

所以在此建议,可以在图一处加一个编辑分组。或者在图二处的分组列表上加入“编辑分组”,以此缩短操作路径。

 

第三个是点击首页我的昵称出现分组列表编辑分组。Image title

 

    这个路径对于那些经常使用分组功能的人来说,是最常用的一种。操作路径也短。

    但是在这里有一个小的细节问题,那就是进入第三个界面时(图三)。

    建议把标题栏的“分组管理”改成小组名字。或者把分组名称放到用户上方。虽然在上一部操作中,用户已经选择了组类别,但是考虑到移动设备的环境,很容易被干扰,当用户从干扰中状态回来时,在看到这一幕的信息时,是一开始看到那些分组用户,会容易迷失的自己刚才编辑的是那一组。

其次就是右上方的“更新“这里存在一个严重的认知符合。点击之后,也没有任何状态反馈。后来才明白。原来是刷新小组的人员变动。

建议在点击刷新后,给一个状态反馈——已更新组内成员。或者直接把更新机制添加在“更多成员” 这个按钮上。

 

第四个是直接在点击在标题栏下方的编辑分组。Image title

 

这个方法应该是所有方法中最为快捷的方法,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应该是个专家用户的功能。因为它很容易被用户忽略。

 

首先是,当一打开微博的时候,这个分组管理是没有显示的。下拉刷新中,它也是隐藏的,然而刷新结束后,刚好那个“反馈状态”遮住了它。

并且现实情况是,用户在刷新的时候,用户的视觉焦点是关注的刷新的内容,视线和动作更本不会停留,在此标签上。所以说,此功能虽然最为快捷,但是却是最容易被用户忽略。

   总的来说,为了让用户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这个分组是值得进一步深思的。

 

(6)发现搜索

                                      

 Image titleImage titleImage title

    这个tab3,通通过用户调研发现,大家常用的功能安优先级排列就是搜索,实时热搜版,热门话题,热门微博。其他的功能几乎很少用到。

    这里就主要说说热搜榜,很多人都会在看完首页之后,来看看实时热搜榜,获取最新的网络动态。但是这里,层级会有点深,对于边缘用户来说,这里不容易被发现。

   

(7)Tab我(信息分组)Image title

      

和“发现”一样,“我”里面有很多附加功能。采取的是这种列表list结构,让信息的可拓展性更加强。如果和微信的发现做对比的话,其实微博很多功能都外露。一眼看上去,觉得很烦杂。

我认为,这里微博可以将信息做进一步分类和聚合,让list条目更加少。

    在这里需要吐槽一下的就是新版本更新后的会员中心出现的位置,这里很容易造成用户的误操作。因为原来这里点击资料栏就可以进入个人主页,而会员出现后,总是会进入会员中心。虽然会员中心也有这样一个查看主页的功能,但是对于已经形成路径依赖的用户来说,这里的改变需要适应。

 

六、           总结

     个性化信息平台+公众网络发言平台,可能是一个发展方向。当然,从微博的更新来说,也有这样的一个趋势。然后,至于那些广告,运营方面的事情,真正考虑到用户需求和商业目标平衡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永恒思考的话题。

     我做了一些调研,还有从知乎等网站上去收集了一些关于新浪微博的一些评价,下面再来看看那些现在依旧存留在微博,以及离开微博的原因:

活跃在微博的理由

离开微博的理由

发状态

一个熟悉好友少的自我状态发表树洞 。

对热门话题发表自己的想法的吐槽地。

1.广告多,营销大号占据大部分话语权。

2.僵尸粉

3.热门话题被营销号占据,社会实事消息变得少

消息缺少严肃性

4.社会资讯的收集,社交交友还有其他,完全可以被一些更好的专门化的软件给替代。

混圈

找各种相同爱好者。二次元圈,欧美圈,国产圈,韩剧圈,很多人都活跃在微博上。

获取各圈的最新动态,大家分享各种资源。

认为贴吧等比较适合低龄用户。

关注人

兴趣导向为主。只关注,小众内容原创优质的内容的人

自动蔽屏大v,名人明星营销号。

对于追星一族来说,微博是最接近偶像,获取偶像动态的一个地方。

资讯

快速了解获取社会或者网络上的消息。

    其实现在的微博是一个集大成的产品。就如同它一开始的产品DNA一样,社交加媒体,它是共存的。也就因为它这样一个共存的特点,也就如离开微博的人说,广告,营销,信息的随意性,多方位功能的可替代性,让微博逐步失去了它最开始的光芒。加上微信在这一时期,微信的“火”起,让大量社交用户关系转移。同时,微博是一开始的定位两边摇摆不定,加上随着微博的商业变现关系,在某些用户体验方面也确实差强人意。

    不过,不得不说,广告,营销,是微博用户流失的一大部分原因。尤其是2013年和阿里采取了战略合作关系之后,微博更是沦为淘宝的前前方宣传战场。各种广告,僵尸粉。用户体验一度引来大量的吐槽。

   但是有这些广告,营销这也是无奈之举并且也是一个正常的发展之道。

   首先,微博一直在困顿于商业模式的探索,而新浪本实质就是一个商业化的公司。大家看一份数据现实: 2015年新浪和微博的截至9月30日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中显示微博的收入在新浪公司的总收入中占比为55%。其次,新浪公司总体86%的成本开支体现在了微博运营和功能开发的投入上

   所以说,如果微博长期不盈利的话,那么公司的发展能力会降低,甚至会威胁到生存。因此,尽快选择最佳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是微博的当务之急。

和阿里的合作,正好各取所需。然而,确实和阿里合作之后,微博的盈利状况发生了转变,下面是我收集的微博财务营收状况和阿里的一些关系:

 Image title

无盈利,哪有成本来投入研发,去投入更多资金去改善用户体验?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微博的广告,真的是生存所必须存在的。并且会长期存在:新浪董事长曹国伟表示:“步入2016年,微博将继续通过移动广告产品的多元化,提升广告效率以及拓展客户群来实现业务增长力。”

    如何在盈利的基础上,更好的顾及用户体验,是一个永远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然微博也确实在不断改善用户体验,从之前分析的产品历代迭代中可以发现。

    并且大家可以看到在2015后,微博的盈利好转,。大家可以感受到的就是,微博上虽然还是存在广告,但是相比之前要好了许多。这个其实也是和微博的投入有关的。

    微博CEO王高飞表示:“去年以来,微博一直对信息流算法进行优化。除了让用户基于关注关系获取信息外,微博还通过对用户浏览习惯的分析,在信息流中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提高用户消费信息的效率。”

其实这个推荐机制引入后,微博的信息传播将更加贴合用户,这里也是在加强微博的媒体属性。

 

 Image title

 

上图是CNNIC在4月8号对微博广告影响做的一个调查统计,其实也可以看的,现在的大部分微博用户对广告已经不在那么在意了。 

 

    终上所有所述,本次产品分析的主题也是围绕微博的个性化定制和公众发言平台展开的。但是前面一直没有数据来证明其合理性。这里在此引用:3月的微博财务报表分析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变化的优势:

1、微博月活用户净增6000万,较2014年多了1300万;

(目前,国内其他新闻APP中,最高的月活也只有1亿左右,而且互动性均弱于微博。)

2、微博移动端月活用户接近2亿;

3、微博移动端日活用户达9400万,同比增长46%;

微博移动端的日活用户增速达46%,高于微信(微信2015年前三个季度月活用户平均增长38%)。

4、用户信息流互动率提高24%。

(微博移动端日活跃用户占比达到89%。这意味着,微博的移动化转型已平稳收官)

 

于此同时,微博015年向自媒体开放运营32个垂直领域,并上线头条文章,这也除是在UGC之外,为了供应更加充足的优质内容。这里也强力验证了微博在强化媒体属性。

同时也可以在CNNI的社交报告中,也可以看出微博在媒体职能上的优势。

 

 

 Image title

  

    最后的最后,所以说到微博是否真的会走向衰退。我认为,在确立了商业模式的情况下,抓好产品的定位,保持现在的轻社交,着重发展媒体。认真研究现存微博用户的特点,考虑如何设计和运营,增强用户粘性,再结合商业价值,变现。

    微博是不会衰退的。

    我今天在这里的分析,也只是冰山一角。


想加入集创堂,请勾搭堂兄

微信号:yyy8010557

大家都叫他:老袁

更新:2016-08-12

收藏

11人已收藏

  • 0

    作品

  • 0

    粉丝

  • 0

    关注

  • 元宇宙越被关注,越说明市场不景气
  • 关于这个时代的机遇和变化,三点思考和你共勉
  • 为什么苹果这些年再也无法带来惊喜?
  • 对2021中国服务设计大会“三大主题”的详细解读
相关标签
设计GUI分享经验

    猜你喜欢

      2016-08-12 原创文章 经验/观点 举报 22848 11 57 2

      新浪微博产品分析---集创堂阿森(原创文章

      0.0°

      你确定要举报新浪微博产品分析---集创堂阿森(原创文章

      如果查出恶意举报,十天内禁止提交任何举报申请。

      0/200

      上传证据: 超过10M的附件请使用网盘地址

      点击上传附件

      对谁可见:

      全部设计师
      • 全部设计师
      • 推荐设计师和认证设计师

      您确认要推荐?

      该作品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2日

      评分

      完整度

      启发性

      勤奋性

      排版布局

      推荐心得

      建议20-200字以内

      0/200

      57
      11
      2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账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登录

      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120s 验证码错误

      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